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72章:发回重审

    这个祺王,似乎并不清楚自己招揽的人是什么德行和风评,更不清楚平南郡太守遇刺案的真相……或者说,他觉得栽赃给平南郡都尉,也不叫事,反正裴刘两家本就不是什么好鸟,还觉着没能把剩下的崔家给收拾了,多少有些可惜,不过,扳倒了刘裴两家,崔家必定畏惧天威,从此收敛,一心报效朝廷,勤政为民,不敢造次……

    只能说,这个祺王多少有点理想化,或者说想当然。

    如果不是皇帝的宠信,他也没机会接触暗行御史并插手其中事务,但也正因为皇帝宠信,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也没人敢提醒。

    罗星算是明白了,不过也无所谓,主要还是看皇帝的意思。

    皇帝丝毫没有责怪祺王的意思,只是了解情况之后,又问了负责审判与刑罚的大理寺卿和御史台尚书,确定裴庆山和裴知度都已经被关押在天牢之内。

    这时候,祺王才问道:“皇兄,此事已经审理结案,为何要再问?”

    皇帝淡淡道:“那就要看祺王招揽的江湖人士郝衽如何解释了。”

    祺王道:“正巧,郝卿家昨日刚回京城。”

    皇帝道:“朕倒是要好好看看祺王招揽的江湖贤才,在朕的江山领土之内,是如何被埋没排挤的……”

    这话似乎有些弦外之音,不过,好像也不是责备祺王,反倒是在向罗星问询,到底是郝衽陷害忠良,还是以裴家为代表的的地方豪强在平南郡独霸一方,垄断人才上升的路径……

    不过,罗星也清楚,这皇帝对祺王着实是宠信过头了,但也不敢得罪修仙者,多少有些两头为难。

    一时之间,朝堂上沉默了下来。

    等了二十分钟,郝衽终于也到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整个大殿都是安静异常,无论是皇帝还是群臣,甚至包括祺王,都特别沉得住气……反倒是罗星这个本该宁静淡泊的修仙者,多少有些无聊。

    罗星看过的古装剧里,一般都会把朝堂之上皇帝召见某某人的等待过程直接跳过,但现实中皇宫也好,京城也好,都是占地极大的,加上交通不算便捷,被召见的人从皇宫之外来到皇帝面前的时间是较为漫长的,就算是事先有准备的,也得在宫外等候,外加一系列安全检查,光是走进皇宫这段路都要走好一阵子……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像古装剧里那样,皇帝一句话,人就被带到金銮殿之上,不过,郝衽并不是以江湖武者,非法杀手组织的身份,而是以祺王王府护卫副统领的身份进入坤舆殿的,当然,他的实际身份是暗查御史,但这个一般不会在庭广众之下强调出来,除非是身份非常之人——包括祺王这样受皇帝宠信的,或者是罗星这样皇权惹不起的世外高人……

    郝衽这家伙在马空山口那边是一副高义侠士大义凛然的模样,到了皇帝面前倒也规矩得很,老老实实跪地叩拜,口呼万岁,让罗星都感觉像是变了个人……不过,这样的时代里,除了极少数无法无天的狂人,普通人对于皇权还是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之心,乃至向往,否则,梁山好汉也不会接受招安,尽管当中有不少人反对,但还是很多人支持的。

    当然了,这听雨楼主郝衽也是没法跟及时雨宋江相比的……

    平身之后,郝衽才看见一边的罗星,自然是心惊不已,外加有机会面见皇帝,整个人都激动得厉害。

    皇帝问了关于平南郡太守一案,郝衽更是紧张,却也只能结结巴巴地承认:“启,启禀陛下,刺杀太守刘毓舟,是微臣迫不得已,那刘裴崔三家雄踞平南郡上百年,多年以来,微臣集结一帮江湖义士暗中抗争,掌握三家无数罪证,却始终无法彻底揭露三家之罪行,而三家势力越发盘根错节,日益隆盛,爪牙更是伸向周边郡县,微臣及诸多志同道合之义士迫不得已,只得东躲西藏不断转移,一路来到山口关北,巧遇棋王殿下,才得以将心中委屈与百姓所受苦难告知于殿下,殿下大义,收留我等,并委以重任,微臣领命南下,奈何三家偏居边陲,藐视天威,微臣无奈之下,只得出此下策,恰逢刘裴两家明和暗斗之际,微臣便……微臣报国心切,铸成大错,还请陛下降罪!只是,降罪之前,微臣恳请陛下彻查三家之罪证,若是三家罪证属实,微臣便甘愿承受天威责罚!”

    罗星就在一旁听着,听得出来,郝衽并没有说谎,但也没有完全说实话……

    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只说真话或者只说谎话,实际上那也是基本做不到的,厉害的人只说自己需要的话——在这一点上,郝衽虽然面对着皇帝和仙人同时在场的压力,依旧说出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话。

    他知道罗星和仙人有着莫大关系,说谎是行不通的,再者,皇帝也会派别的人查清楚,所以没必要说谎,而且,他也清楚,这事不是皇帝想自己问责,两人之间还夹着一个祺王,所以,他在说出真话的同时,也将罪责全都揽在自己头上,保住祺王,如此一来,皇帝就算治罪,也最多让他吃点苦头,而祺王也肯定会反过来保住他……

    所以,说完这这番话,郝衽似乎也是放下了所有负担,一脸坦然地面对罗星。

    罗星其实也知道,事情本就是复杂的,自己也根本不在意什么罪责不罪责的,所以,还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就在那里等着皇帝做出定夺。

    皇帝淡淡的问了一句:“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皇帝显然不是一个专业审案子的法官,不过,没有哪个法官敢质疑他的判决,所以,这是只有他能做决断,至于神大理寺卿御史台中丞那些个官员,也基本都没人敢说话。

    当然,其他大臣更是不能说话……

    皇帝见群臣都不开口,微微点了一下头,当然,不一定是认同,毕竟这么大个事,没人知道也不可能,不过,仅凭罗星、祺王和郝衽的说辞来断案,显然也不对。

    于是他将皮球踢给了罗星,道:“罗上仙以为,此事该如何决断?”

    罗星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贫道并不知晓刘裴崔三家在平南郡多年以来的所作所为,只是郝衽用此等不义之举来达成所谓公平正义之结果,实属不妥,再则,贫道也并非来为裴家求情,让陛下饶恕裴家罪责,只是,裴家二公子裴仲景乃是贫道修行路上的尘缘,裴家数十口人若是就此断送性命,贫道亦无法安心修行,最终或可导致修行毁于一旦,危及性命,因而不得不来此,请求陛下放裴氏家族一条生路,贫道感激不尽,今后,只要符合天道公义,贫道亦可为天下太平尽心尽力,扶保百姓万民安宁。”

    这算是一个承诺,看似又结下一份尘缘因果,不过算起来,今后魔界入侵大劫一来,其实不用做什么承诺——罗星也说了,为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为了他大乾江山社稷……

    不过,这样的空头支票显然没法让皇帝满意,只是他也不敢跟罗星及其背后代表的修仙者翻脸,肯定会给罗星一个相对满意的答复,同时为自己捞得一点好处……

    于是,皇帝只给给大理寺卿下令,将案件发回重审,道了一声:“今后若再有此类案件,先给朕交一份奏折备录。”

    表面上,这是在警告大理寺卿,实际上,也是在暗示祺王做事不够严谨,也不知期望领会到了没有——祺王在得知罗星是“上仙”之后,一直都是一副颇感兴趣要上前搭话的模样。

    大理寺卿急忙领命,皇帝这才问道:“罗上仙,对此可算满意?”

    罗星拱手道:“不敢,陛下明察秋毫,审断有度,恩威并重,贫道并无任何不满之处……”

    皇帝道:“如此,还请上仙稍等几日,待到结案之时,朕会给上仙一个完满答复。”

    罗星朗声道:“如此,贫道便告辞了,今日之事,多有打搅!”

    皇帝还没回话,那祺王便问道:“罗上仙近日是否暂居于登仙塔之上?”

    登仙塔,就是皇宫阴阳鱼眼之上两座高塔的正式称谓。

    罗星看看他,摇头道:“贫道下山历练,只是先来此拜访塔上师门长辈,不知王爷有何指教?”

    祺王眼珠一转,道:“既如此,罗上仙,不若到小王府上小住两日,毕竟此案也是小王监管疏漏所致,待得大理寺再审定案,小王也好与皇兄一道,给上仙一个满意答复。”

    看得出来,祺王完全没把自己的失误放在眼里,毕竟皇帝也舍不得怪他,而他自己,干脆挡着皇帝的面就开始“招揽”罗星了,毕竟,寻常修仙者一般也不会给凡人权贵这样“攀交情”的机会。

    不过,罗星显然不大想理会这些俗事,淡然道:“多谢王爷美意,贫道身为出家修行之人,早已习惯闲云野鹤,受不得这俗世繁华,王爷盛情,贫道心领,待得案情了结,贫道自会再次叨扰……”

    祺王显然有些失望,倒也没有挽留,皇帝道:“既如此,还请上仙慢走。”

    罗星再次拱手告辞,这才施施然离开了坤舆殿,走出门外。

    到得殿门外,却见那两名御前侍卫还拿着铁剑,又道:“也罢,还是我自己还回去吧。”

    两人一听,又把剑还给了罗星。

    罗星就这么拎着剑,施施然走出皇宫,沿着上层门的台阶,一路向下。

    皇宫之内,皇帝和群臣都沉默许久,随后,皇帝才不咸不淡地叮嘱祺王几句诸如“要好好管束手下人”“今后朝廷衙门里有所变动记得知会一声”,简直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

    不过,郝衽这个“管束不严”的手下,就没有祺王这么好的待遇了,直接被当城是案件参与者,直接交给大理寺卿负责重审……

    不过么,祺王站出来一说情,道:“郝卿家也是为了消除积弊,且是个难得的武林高手,正是朝廷急需的异等茂材,还望皇兄从轻发落,予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接着,皇帝自然也应允了,郝衽就跟裴氏家族一般,得到了一个一次性的“免死金牌”。

    接着,祺王也直接离开,都不用等散朝……

    坤舆殿的事情暂告一段,皇帝似乎也因此耗费了精力,道了一声:“众爱卿有事启奏,无退朝。”

    大臣面面相觑,似乎也不大想继续让皇帝操劳,好一会儿都无人应声。

    随即,一直都没有出声,就站在那些有椅子可坐的老臣身边的太子终于发话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皇帝道:“吾儿何事?”

    太子道:“儿臣今日接到消息,北面阳河郡与朔风郡交界处因局部干旱,出了一起暴民抗税,上山为寇的案件,不过,暴民山匪已被剿灭,南方各郡近两年来也偶有暴雨山洪,儿臣以为,各地应及时上报,并多向当地仙门馆求助。”

    皇帝低声道:“求助仙人……自然,是应该的……旱涝天灾,本就是仙人该出手的……”也不知是在回应太子,还是在自言自语。

    随后,他才提高声音道:“皇儿此言有理,天降灾祸,本就不是朕的朝廷所能左右,自然,是要归给仙人们的,不过么,各郡县地方的仙门馆,也要做好维持修缮,此事便有你主持。”

    太子拱手躬身道:“儿臣遵旨!”

    皇帝又问:“众卿可还有事禀奏?”

    这时候,才有一位老臣颤巍巍站了起来,开始禀报关于修缮皇城西北天元江口堤岸的“小事”。

    而罗星,已经走到了皇宫之外。

    这时候,御林军早已恢复原位,罗星直接找了一个禁卫就问:“昨夜值守的将军哪里去了?”

    禁卫已经换了一茬,显然不太清楚昨晚的事,不过见罗星从上面下来,自然不敢怠慢,很快,便将那些晋扬将军找了过来。

    见到罗星,晋扬将军这回客气多了,直接抱拳拱手道:“见过上仙!”

    罗星将铁剑还给他,道:“昨日是贫道莽撞了,还强行借走将军佩剑,多有得罪,还望海涵。”

    将军连忙道:“此剑能被上仙看中,是末将的荣幸。”

    罗星笑着摇头:“贫道现学现卖,倒是让将军看了笑话。”

    将军连忙道:“上仙道法玄通,法力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