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27章:早课

    这时候,天色终于有了一丝亮起来的意思。

    峰底杂役馆前农田边上果园花坛尽头的鸡舍里,有公鸡开始打鸣……

    其实这会儿大约也就是早上四五点多,不过,鸡打鸣这事儿就这么随意——并不是说天亮了公鸡就准时,有些时候公鸡受到了意外的刺激,也会开始打鸣,然后一呼百应,所有的公鸡一起打鸣,这就是半夜鸡叫的由来……

    不过,修仙弟子看来也挺勤快的,不多时就有几个年轻的修仙者来登上阁楼,进入大厅。

    这些人有的是御剑飞上来,还带着别的弟子,有的是腾空跳上来的,进来就看见罗星四人,多少有些惊讶,纷纷过来给罗长老和岑执事行礼,找到自己的蒲团就坐了下去,看见罗星这个陌生人,虽然也有些好奇,但也没人多问,很是恬淡平和。

    罗长老交代罗星一声便和岑执事一起走到了大厅最深处——那里就相当于是讲台了,只是没有高出地面的台子,只有四个略显不同的蒲团。

    “讲台”背后是一幅字画,上面只有一个苍劲古朴的字——道。

    这幅字是罗星觉得最不意外的——反正总得有点什么,穿越前还是穿越后,他都见多了,也算是两个世界的相通之处吧,毕竟两边的文化底层还是有很多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华夏古典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修仙弟子们的“早课”,也就是罗星的第一堂“修仙课”,即将开始了。

    弟子越来越多,不过,坐满了三分之二的蒲团之后,基本就没有人来了,也不知道是迟到了还是有别的事情,或者干脆不用来——毕竟修仙不是上课。

    这些弟子中,也没有熟面孔,毕竟当初招仆役时见过的,也都是能御剑飞行的,除了岑执事和唐总管,也就是现在的岑师叔和唐立轩师兄,估计也没必要再来。

    最后来的,是一对约莫三十来岁,容貌俊朗秀美的男女,比唐立轩还年轻,不过两人直奔罗长老和岑执事而去,显然就是云鹤峰另外两名执事了。

    这两人,男的叫叶典章,女的叫顾惜若,是罗长老和岑执事的师弟师妹,乃是一对道侣夫妻,也就是云鹤峰弟子们的师叔师婶——罗星很小的时候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门派里师傅的师弟师妹都叫师叔,师傅的师兄师姐叫师伯,而不是叫师婶师姑,哪怕是女人为主的门派……后来才知道啊,其实女性为主的这些称呼也是有的,只是寻常的作品里很难看到。

    四人齐聚,罗长老朗声宣布讲经即将开始,那位容貌秀美的女执事顾师婶挥挥手,场中忽然飘散出阵阵烟气,罗星鼻中嗅到一股提气醒神的熏香,不知何时,大厅墙壁之上多出了几盏木制香炉。

    罗星好奇张望几眼,罗长老便道:“今日多了一位弟子,乃是老夫新收的罗昊辰,也是你们的小师弟,今后大家相互扶持,多加照拂。”

    众弟子都朝着罗星看来,罗星多少有些不自在——六七十名弟子之中,有如同唐立轩这般的中年人,甚至有面容苍老的,都能给叶师叔顾师婶当爹了,这些人还则罢了,还有些一看就是小小年纪,给罗星当儿子……不是,当侄子外甥都够了,而罗星,却成了他们所有人的小师弟!

    看来,还真是拜师有先后啊……

    当然,修仙者不可貌相,说不定那老者年纪确实比前方四位师长还小,而那几个一脸稚气的师兄师姐,要论年龄可能都比罗星大……虽然弟子们修为不算很高,但以罗星目前的修仙知识储备,根本无从分辨。

    所以,罗星只能乖乖认了,道一声:“弟子见过叶师叔顾师婶,各位师兄师姐!”至于多多关照之类的,也懒得说了。

    罗星忽然感觉,自己就像是穿越前各种校园剧里的插班生,尽管他自己一路求学都挺顺利,但也见过几个插班进来,大概也能理解他们刚到新学校新班级的心情了……

    不过么,作为离开校园走上社会的半躺打工青年,罗星自认为脸皮比校园里的学生们更厚一点,除了成为“小师弟”略有不爽,倒也没感到紧张窘迫之类的,很是坦然。

    毕竟,这里是修仙门派,不是校园,也不是公司单位,有些东西,终归不一样的。

    “新生介绍”,也就真么简单随意,接着,罗长老开始讲解打坐练气筑基的方式——从青云门的功法讲起,也不管弟子们学习进度如何,上来就是从头讲起,倒不像学校,更像职业培训班……

    青云门的基础功法,也就是所有内门外门弟子都能修习的功法,叫做《青云道经》,罗星都没有课本就稀里糊涂听了好一会儿,过了开头几句,后面的内容忽然有些莫名的熟悉感。

    “可言说之道,非天地之恒道,可称谓之名,非万物之常名……宇宙洪荒,天地玄黄……纵古横今,造化流变……天地一气,衍生万类……观想本心,意沉识海,若江河之纳下,若空谷之虚怀……”

    罗星行走江湖,也懂点说书人的陈词滥调,算命先生的胡诌八扯,穿越前也学过一点古文,自然听得出来,这第一句,就是化用的《老子道德经》第一句,后边的有《千字文》,还有貌似是来自武侠小说的台词……

    总之一句话,就是一个大杂烩,说的好像挺有道理,又好像没什么道理……反正天地大道就摆在那儿,你没那个悟性,就听不懂,有那个悟性,这些话其实也很普通,开始就扯一点闲片儿,讲点天地至理,然后就开始转移到如何吸收天地灵气给自己开光筑基,什么江河纳下,什么空谷虚怀,甚至有种练习“吸星大法”的味道。

    老实说罗星是半懂不懂,但也好歹听进去了一些,总之就是把心沉下来,感受空气中的灵气,然后,“誊空”自己,把灵气吸进来。

    老实说,罗星上半夜刚刚失去了所有的内力,这会儿体内真是空空如也,也达到了能够吸收灵气修仙的程度,真的是已经“誊空”了,不过,暂时还没有找到所谓的“气感”。

    回想起来,自己当初练出内力来的时候,也是突然间出现,然后以此为“引子”,才吸收到了更多的内力。

    所以罗星现在需要的是第一股灵气,作为“启动资金”,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更多灵气。

    而根据岑执事先前的讲解,武者修炼的所谓内力,不过是天地之间驳杂的灵气,反过来说修仙者吸收的,那肯定就是纯正的纯净的灵气,而这其中的区别就是武者的体质跟普通人相差不大,而修仙者天赋异禀,体质纯净,能直接吸收最纯正的灵气。

    现在罗星也算是完成了从武者到修仙者的蜕变,理论上可以吸收纯正纯净灵气,就差一点点气感。

    而气感,就看天资和灵根,偏偏他是下品天资和杂灵根。

    罗长老念了一段《青云道经》之后,稍作讲解,意思其实也跟罗星理解的差不多,这个气感的问题,罗长老还是“特意”为罗星做了讲解,一般来说,就算是天赋极佳之人也需要好几天才能生出气感,这就算快了,天资差一些的,几十天半年一年才感悟也有可能,不必着急……

    罗星心里还是忍不住吐槽——那些天资好的还需要好几天,大概也是因为要理解那段文字,毕竟人家是年纪轻轻就被带到山门里来了,社会阅历都不足,有些可能都不识字,起码得给他讲明白……自己就不一样了,好歹也是在世俗间行走过的,有些基础。

    不过,自己习武也是花了一些日子才练出内力来的,现在刚刚突破桎梏,想要开始吸收纯正的灵气成为修仙者,多等一段日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所以罗星的心态也很快就平和下来。

    罗长老讲了一段儿,也就开始让弟子们自己练习——有些老手其实早已熟门熟路,可能就是练到某个瓶颈,正好四位老师都在,有疑问的也可以提出来,好让他们答疑解惑,不光解决了这些弟子的问题,也正好为其他弟子将来修行到那一步时做一个心理预防。

    罗星其实也有疑问——自己身上一点灵气都没有,所以才是誊空的状态,但罗长老讲的这一段,所谓的誊空并不是针对自己一个人,而是所有的师兄师姐,可问题是他们基本上都已经练出气感来了,体内多少都有灵气,难不成每一次打坐都需要重誊空吗?这不就跟自己刚开始练习控制内力的时候玩贪吃蛇一样吗?每天都得把贪吃蛇连起来,然后在体内运行一个周天,练完了,贪吃蛇又散开了——修仙总不会跟练内功一样吧?

    于是乎,罗星在自己都没有练出一丝气感来的时候,就举手提问。

    罗长老和岑执事其实都已经领教过了罗星旺盛的好奇心,不过他们觉得那些都是罗星在山下自己胡乱琢磨出来的,所以还警告罗星不要胡思乱想,免得将来走火入魔,但现在罗星有疑问,该回答还是要回答的。

    听了罗星的问题,罗长老却是淡淡一笑:“天地灵气本无形无质,只有我辈修行之人能够感知体察,驭使驱遣,却也不是我等私有之物,乃是天地万物所共有,将其吸纳入体,亦不是为占有,而是为体悟天地之恒道,感应天地自然,进而熟练精进运用天地灵气的本领,最终领悟大道,与道合一,羽化登仙,逍遥长生,昊辰你本是山下习武之人,以为体内灵力越多越好,是误入歧途,好在你及时打破桎梏,这些谬误见识,也该抛下了,至于空谷虚怀,江海纳下,也不是每一次都必须誊空体内灵气,只是不必贪多挽留,至于能留下多少,则看你天资和灵根。”

    罗星恍然——大致意思就是,自己的理解有些错误,这修炼不是拼命往体内塞灵气,塞的越多就越强,而是说你得把这东西引到体内,好好观察研究,然后再学习怎么运用它,至于自己的容纳上限,早就已经被自己的天赋和灵根给限定了,就跟游戏里一样——多少级有多少红和蓝,而你要是有别的渠道提升自己的红和蓝,那就不在讲解范围之内了,那叫奇遇……

    于是,罗星也装模作样感慨道:“弟子明白了,天地灵气无穷无尽,而我等修行中人能够容纳的灵气是有限的,以有限求无限,本就是痴心妄想,况且,我等体内灵气有限,面对天地之间无限灵气,应当如同江海空谷一般虚怀纳下,却不必执着于挽留……”

    罗长老和岑执事自然是满意点头,叶师叔和顾师婶对罗星似乎也是颇感惊喜,不少弟看罗星的眼神也多了些敬佩之意,当然,也有不太当回事儿的,至于羡慕嫉妒的,大概没有……毕竟是新来的小师弟。

    答疑解惑和练习仍在继续,罗星也继续尝试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完成——尽管按照罗长老的说辞,今天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大概都没什么希望。

    这时候,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失去所有内力的时候,经历的那一场荒诞得像是做梦的“幻境”。

    梦里的满天星斗,梦里的三重丹田,梦里的吞噬星河……似乎,不能完全的归咎于幻觉。

    那漫天的星辰之力,总不能仅仅是为了把自己体内的内力全部挤走吧?

    而且,按照罗长老的讲法,《青云道经》心法入门,也就是找到气感,将灵气引入体内,而存储灵气的部位,则是脐下三寸的丹田,这跟习武之人的差别也不大……

    那三个丹田,能容纳满天星辰,自然也能容纳比别人多的灵气,这倒也能解释自己是五系杂灵根,有五个需要装满的“水池”。

    不过,五个水池和三个丹田,多少有些对不上号……

    似乎,哪里理解有误……

    况且,弟子们要将灵气存在下丹田,能留多少算多少,不能贪心,自己在“梦”里,似乎是先从上丹田被星辰之力灌满的……这也很难解释得通,总不能,自己就照着梦里来,从头顶上丹田开始吸收灵气吧?

    这样一来,怕不是惹的罗长老都懒得再次警告,直接把自己驱逐出云鹤峰山门?

    想到此处,罗星决定还是老老实实按着罗长老的教导,慢慢寻找气感。

    至于梦境幻觉中的景象,暂时不去管他它……

    正想到此处,却感觉浑身一阵清凉,接着,就有一股子灵气,从头顶泥丸宫缓缓倾注而下,进入了上丹田之内。

    罗星只感觉浑身再一次被“醍醐灌顶”,虽然,这次灌顶的“液体”不太一样。

    这时候,大厅窗户之外,也露出了黎明的第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