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繁体版

第13章:踏浪勇卒

    开春之后,又有事情可忙了,不过,罗星对业务越来越熟练,无论是兵营还县府衙门,人脉越来越稳固,当然,武技也没有落下。

    如果有条件抛下这些俗务专心修行,不必担心每天的衣食用度,那才是最美好的……

    小圈子里的应酬也依然在,得知罗星跟着裴校尉去了东山书院,其他几个账丁甚至是县尉那边的账师都有些羡慕——这帮子放在穿越前属于会计行业底层员工的“半吊子文人”,对于读书人的圈子还有有些向往的,所以,也有些附庸风雅的意思,给自己取了个字,裴校尉给罗星取字“昊辰”,除了裴校尉自己,就是这帮会计叫得最勤,从最初的“罗老弟”到到“昊辰老弟”再到“昊辰兄”,罗星都快成为他们这个小圈子的老大了,尤其是在他们得知罗星救了王主簿的外甥小胖子之后,更是殷勤有加,于是乎,更多本地八卦消息也就从他们嘴里漏了出来。

    比如,东山书院原本不在山上,就在山下湖边,叫“湖畔书院”,因为百年前一场豪雨,湖水暴涨淹没书院,才搬到了山上,改名东山书院,当时还有些人觉的湖边风景优美,城中人纷纷前来游船赏景,搅扰学子专心苦读,于是主张将书院搬到县府城北面,也就是入山营附近的山头,那边山头是附近最高的,每天日出最先照山峰,几百年前民间便称其为“太阳山”,以讹传讹成了“太山”,所以,主张北迁的人也准备将书院改名为“太山书院”,两派争执十余年,学院一度面临分裂倒闭,耽误了整整两届学子。

    顺带一说,大乾王朝的科考取士,时间是五年一届,按说这样安排,很多学子一生能参加可考的次数就减少了许多,这里人均寿命虽然可能比华夏古代长一点,但也比不上现代社会,所以,设计上就有些不近人情,不过,当中有个隐情,就是这进京赶考之路太过漫长,往往一去就是一年多,回来也要一年多,考生总得留出两三年来复习……

    看得出来,这大乾王朝的疆域面积不小,可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华夏古代疆域最大的时代。

    说回东山书院,当时湖畔学院面临分裂,东山派和太山派相持不下,整个县府的学生都分成两派,终于有一位进京为官的读书人告老还乡,解决了这场争执,拍板决定支持东山派,才有了今日的东山书院,而这个人,便是如今同样从京城太学告老还乡的简夫子的太祖父……

    听完八卦,众人又是一阵感慨,个个都觉得自己也有读书考学的资质,奈何出身和家世不允许,只能屈居于此,整日与钱粮财货为伴……

    罗星也跟他们一起慨叹,反正大家吃喝正高兴,没必要像面对裴校尉那样说些发自真心的话。

    至于裴校尉所说的踏浪勇卒,几个本地的账丁倒是都听说过,不过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候的苍龙泽比现在更大,大概延伸到近水营附近,兵营出了门就能下水,所以有专门的水兵,后来湖水退了,露出许多肥沃泥田,就取消了水兵的编制。

    大致了解之后,罗星心里倒是有了一个计划,不过,也不着急。

    开春之后,事情并不忙,直到——仙门又来招仆,兵营也开始招新……

    仙门的修仙者又来了,这一次来的也是上次的中年道人,跟班却都是男的,还带回来几个几年前被挑中的仆役。

    这些仆役来到仙门馆,拜谢修仙者之后,便回去找自己的亲人了,听周围人议论,罗星知道,这些人基本都是去了五到十年的,家都在城里或者附近。

    看这些“退役”仙门仆役的状态,倒是比寻常百姓好很多,虽然也是给修仙者打杂的,精气神都很不错,甚至,有个中年仙门仆役刚来到人群中,似乎有些不舒服,用衣袖捂住口鼻,仿佛是闻到了什么污浊气味……颇有点城里人到乡下闻到了什么家畜粪便一般,多少有些矫情,不过,这也难免。

    有人认识他们,纷纷喊着“是谁谁谁家的谁谁谁”,这些仙门仆人自然也有些高傲的模样——毕竟是去仙门“镀金”回来的,气质不一样了,身体也更加健康,还赚了不少钱财,家里人应该是满心欢喜的,乡里乡亲的熟人也会高看一眼,而且,今后他们也有了足够的谈资,在左邻右舍和村民面前说话的份量自然也更重。

    说白了,就有点像罗星穿越前更早一些时候,那些离开华夏到国外深造实则没学会多少本事的海归,光是去过一趟,也是高人一等的……

    至于新招的仆人,也都是男人,这倒是让那些满心期待的女人一阵失落。

    本来一切顺利,忽的,一个女人哭喊着冲进人群,罗星一行人正准备拦住,却见女子怀里抱着脸色发青的婴儿,身后跟着一个农家汉子,顿时也明白过来,拉住众兵丁,任其闯到修仙者跟前。

    女子和汉子给修仙者跪下,口中喊着:“求求仙人,救救我家孩儿!”

    中年道士自然没有拒绝,只是询问起了病情。

    却听女人道出病情,原来这婴儿出生时就体弱,勉强养到三个月,依旧是没有丝毫好转,也看了不少郎中,找了各种偏方,实在没办法,恰逢仙门招仆,才装着胆子来“打搅仙驾”——显然,这词是有人教的,大概就是束手无策的郎中。

    罗星没有多少医学常识,但也觉得,孩子要么是肠胃不好贫血,要么就是先天性的心脏发育不良,血液中含氧量不足才会这样,如果是贫血,应该勉强能调养,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那就……可以看看修仙者的手段了。

    中年道人一番试探,用的大抵也是“望闻问切”的法子,似乎是明白了病因,说道:“此子先天生气不足,五行弱火,寻常药方无法可治,却也不是必死之症,贫道可助他稳住病情,今后你夫妻好生育养,切不可让他做重活,亦不可受寒受热受惊吓,细心照料,寿数不会低于五十载。”

    夫妇俩听完先是一愣,随后磕头感激。

    中年道人稳住二人,又伸手在婴儿额头和心口轻轻指点。

    罗星在一旁看的仔细,想要感受一下修仙者的“内力”,却什么都没有感觉到,就仿佛中年道人只是随意点按,完全没有动用体内的“灵气”。

    不过,婴儿的脸色确实好转了不少。

    夫妇俩再次谢恩,中年道人再次阻拦,随后,告辞而去。

    眼看着修仙者离开,罗星又对自己的内力感到了一丝怀疑——虽然感觉,武道修炼到极致,大概就能摸到修仙的底线,但这也仅仅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猜测,修仙者的手段,在自己已经练出内力的情况下,依旧没有任何头绪,仿佛着两个体系完全不相同。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境界太低了,或许等内力变得更加充沛,更加粗大,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不久之后,兵营也招新了,裴校尉禀报县尉的提议得到许可,罗星也开始筹备建立约有五十多人的“踏浪勇卒”水兵队。

    当然,这个踏浪勇卒的编制是归县尉管辖的,里面的兵丁也是从各个校尉手下抽调出来,名义上归裴校尉代管,实际负责人,却是罗星。

    裴校尉是真把罗星当接班人了,甚至还另招了一个账丁给罗星当副手,正好,这账丁就是王主簿外甥胖子少爷的一个堂弟,搞得好像要在县府衙门的关系网外围再加上一根线……

    单凭裴校尉一个人显然没这个实力,想必是裴校尉的父兄那边也有些影响力。

    这般安排,可见裴校尉对罗星的器重,基本已经到顶了,到时候他调任升迁,罗星就是下一个校尉,跟其他几个校尉平级,还掌握了自己的水兵班底。

    修仙者都预言了未来十年的气候变化,水兵编制,自然是一口铁饭碗。

    换做是寻常平民出身的人,应该感激涕零,毕竟此生已经有了指望,继续攀登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了,罗星不是那样的人。

    感激还是有些的,但,也渐渐成了负担。

    不过换个角度,罗星也大致能理解——裴校尉的确是惜才之人,不忍浪费罗星的资质,为本地百姓着想,提拔一个品行不错的军官,也算是一件善事,但是,换个角度将,罗星以后要是真混开了,对于裴校尉极其父兄一系列的文武官员来说,也是多了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选,扩充了自己的人脉。

    这倒不是什么坏事,更没有上升到“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这么恶劣的程度。

    这仅仅是生活在古代,生活在农耕、封建、帝制、集权时代的官场中人正常的行为,就算是两袖清风的好官,也好歹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党,裴校尉的提拔重视,也不是坏事。

    总之,这份知遇之恩是不能随意放下的,但不该为此背负太多,毕竟也没到救命之恩的程度,更不能因此就改变了自己的初心。

    想到此处,罗星也是打开了心结,开始着手组建踏浪勇卒水兵队的建设。

    首先,人才方面相对简单,从别校尉手下调来的都比较一般,但是也有一些本就是住在湖边的渔家子弟,新招的兵丁里也有几个水性出众,还略有些练武天赋的渔家子弟,这些人重点培养,不会太差。

    其次是军备,其他的暂且不说,最要紧的就是要有船只,寻常百姓和商人用的船只不太行,要专门定制,甚至要去东边的平湖县找匠人,一时半会儿做不好,只能先拿普通木船做练习。

    至于操练,罗星干脆大胆一些,用上了大学军训时的一些手段,训了两个月不到,踏浪勇卒的精气神就比其他新兵好了不少,尤其是统一口号,统一指令之后,那种整齐划一的阵型,甚至是叠被子的要求,都让裴校尉眼前一亮,不过,其他几个校尉极其手下人,只是看热闹。

    罗星是把自己军训时能用到的知识都留了下来,除了枪械——毕竟这里也没条件,射箭训练也只有专门的弓手队才会经常练习。

    再者,罗星参加的军训也是以陆军操典为主,海军那边的,也不熟悉,只能按照渔家子弟们的经验和自己的猜测来。

    陆地上操演,是做到了最好,水上练习,还是要有个参照,于是,罗星和一众踏浪勇卒还四处采访,问那些见识过之前踏浪勇卒的中老年一辈,将曾经的训练方式复现了个七七八八。

    一整个夏天,也就勉强把“踏浪勇卒”这个名号打出来,真要拿得出手,应该练足一年再说——那时候,裴校尉也该走了。

    罗星也想着,把踏浪勇卒练出来,把裴校尉的赏识之恩,传递给几个颇有前途的渔家子弟,自己差不多就该离开了……

    到了盛夏时节,罗星的修行又有了新的进展。

    就是训练踏浪勇卒们按照自己当年大学军训时的格斗演练开展比赛,搞了一场军中竞技,胜者由罗星自掏腰包买一双上好的野猪皮靴——这种操练法确实有些费鞋……

    裴校尉正好来视察,也来了兴致,要跟罗星切磋,若是他输了,便追加两双野猪皮靴,顿时,新丁们群情亢奋,纷纷叫喊着“罗教官一定不能输”。

    结果,罗星居然,赢了。

    其实,也不算意外。

    罗星自己早在完成内力的循环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自己已经踏出了裴校尉理解不了但明显没有错的道路。

    罗星的拳脚,比一年前更加沉重却又灵活,配合上内力,裴校尉也是满脸的惊讶之色。

    罗星却没有停手,而是继续攻击。

    裴校尉心中更惊,明知不敌还是匆忙格挡,却发现罗兴其实不是真要打他,于是心中了然,和罗星对了一拳,两人都后退几步,然后罗星假装手上吃痛,不住甩手。

    在新丁们的欢笑声中,两人算是打成平手,裴校尉承诺两双野猪皮靴依然作数,新丁们更是欢喜。

    事后,裴校尉也没有提及此事,只是任由兵营之中四处流传罗星已经和裴校尉打成平手的“流言”,其实两人都心知肚明……

    过了忙碌的秋天,和忙于应酬的冬天,又一年过去了。

    新岁节后,裴校尉似乎已经知道了调任的消息,特地找了罗星和其他几个信得过的手下人聊了聊,拍着肩膀说:“这里,就要交给你们了。”

    罗星没有说什么煽情的感激之言,只是默默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