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繁体版

第二百七十一章 将他们碾进历史车轮里(元旦快乐)

    “砰砰砰砰砰砰砰!”

    汴梁京城外,火器司,曾公亮看着五十步外被击穿的上百个枪靶,目光充满了平静。

    这已经是第不知道多少次试验了。

    火器的原理其实不用说赵骏,宋人就知道,《武经总要》有记载。

    南宋发明的突火枪是枪械鼻祖不谈,北宋的震天雷,其实就是底部火药,一旦触发,通过爆炸将陶瓷碎片溅射出去。

    所以宋人很早就明白,可以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力量,推进一些东西,然后利用推进出去的破片伤人。

    但直到南宋才发明突火枪,而且枪管还是竹子,并不是后来明朝时期的铁器枪械。

    不是因为宋人不够聪明,而是材料不过关。

    北宋的铁器粗制滥造,即便精心打造的刀剑,在与敌人战斗的时候,也是脆得更纸一样,一个碰撞,很容易就被西夏和辽人的武器给打断。

    因此别说制造枪炮,就算是制造刀枪都比较勉强,自然也就不可能把枪炮发明出来。

    不过赵骏上台之后,狠抓铁器质量,虽然没有用焦炭炼铁,可直接弯道超车,在汴梁建设小型钢铁厂,制造质量更好的钢材出来。

    而这些钢材,首要供应的就是火器司。

    如此一来,火器司终于摒弃了造价昂贵的铜器,开始使用钢材制造大炮和枪械。

    在曾公亮的主持下,他发明了线膛枪,并且还是直接跳过火绳枪,用的是燧石,最远有效射出大概是400米,不过最佳射程是180米。

    枪膛用的模具,工匠先用钢铁打磨出一根约1.2厘米厚的钢柱,在钢柱上磨出凸出的波纹线,再在上面贴上隔热黏土,把钢柱放进套筒当中,最后将钢水灌入。

    如此就能得到一根口径大概在16毫米,内部有螺旋膛线的枪膛。内部构造也由燧石夹、燧石、火镰、药池、火镰簧、弹簧、枪管、枪托组成。

    整体枪械设计与明朝燧发枪以及明清同时代的西方燧发枪没太大区别,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并且子弹还是专门设计的米尼弹。

    根据多次试验。

    燧发枪的威力喜人,搞定冷兵器没什么问题,而且由于有火镰盖,即便刮风和下雨也能使用,比火绳枪强太多。

    但缺陷也很明显,燧石触发点火的几率不是很高,只有60%到70%左右,一千人一次射击,运气不好的时候,有大半可能发射不出去,要重新扣回燧石夹再次击发。

    并且上弹速度较慢,一名经验丰富的枪手在每次燧石都成功地情况下,一分钟最多也就射击5到6次。正常情况下,出现燧石点火失败,就只能射3次。

    另外就是射击70次左右,就得清洗火药池,哪怕赵骏发明的颗粒火药燃烧率已经很高了,可依旧还是有一点火药残渣,很容易堵塞枪管。

    所以论起在火器当中的威力,燧发枪依旧排不上号。

    然而在雷酸汞发明出来之前,燧发枪已经算是火器当中的王者,几乎完全可以替代冷兵器,对付西夏和辽人的骑兵,绰绰有余。

    “报告知司,此次射击击发率已经达到了七成,三段射击的话,足以覆盖前方百步所有范围!”

    新任火器营指挥使杨文广前来向曾公亮汇报情况。

    他现在手底下有一千名火枪手,五十名大炮手,如今面对辽国骑兵,他有信心让对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曾公亮目光深沉,微微点头道:“嗯,做得很好,我会向官家上报你的功劳。”

    “多谢知司。”

    杨文广大喜。

    曾公亮随即回了自己营房,开始写报告。

    五月份,在化学、力学、机械学、材料学等现代科学没有发展出来之前,火器研发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不仅仅是燧发枪,经过数年研究和发展,大炮也已经愈发精进,甚至还发明了开花弹。

    炮弹外部包裹一层铁皮,内部是火药,引线非常长,点燃之后迅速放入炮筒里,再点燃大炮,将正处于燃烧状态的炮弹推出去。

    一旦在人群里炸开,造成的威力非常可观。

    只是开花弹实际杀伤力还是不如实心弹,因此目前大宋的火炮队伍里,还是以实心弹为主。

    五月八日,张亢被调任为枢密院副使,由范仲淹主持,调狄青、张玉、折继闵、郭遵等十余名在宋夏战争、宋辽战争中功勋卓著的青年将领组成新军。

    这支新军的军备将不再从原来的民间以及各个官营工坊采购,而是从河北武安县的钢铁厂采购。

    那边如今除了钢铁厂以外,赵骏也已经下令让火器司成立下属国营火器制造公司,将会在武安设置火器制造坊,汴梁的一些工匠和作坊也要陆陆续续搬迁过去。

    政制院内,在早朝结束之后,开启了新一轮政制院常例会议。赵骏依旧担任主持,在先说了今年国内治理指导方向之后。

    贾昌朝才第一个问道:“知院?”

    “嗯?”

    赵骏扭过头看向他道:“怎么了?黄河治理那边出了什么岔子吗?”

    由于历史上贾昌朝提出的黄河治理办法是最靠谱的,所以在去年工部尚书韩琚忽然病逝之后,就从教育部尚书转了工部尚书职,以同知政制院,主持修汴河、黄河的工程。

    目前他已经完成了不少小项目,而且还成功地挖建出了第一条分流河,将黄河与御河连接。下面的规划基本上已经做好,因此他也没在现场监督。

    贾昌朝就问道:“今天早上官家忽然要组建新军,下官是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组建新军是正常的发展方向,有什么问题吗?”

    赵骏反问。

    “但是不是应该跟政制院沟通一下?”

    吕夷简略有些不满地说道:“如此忽然行事,实在是让我等没有任何防备。”

    “这要什么防备。”

    赵骏笑道:“兵权在官家手里,你还敢对官家指手画脚?”

    “额”

    吕夷简一时噎住,随后说道:“那自然不是,只是这么大的事情,终究要大家商议一下才行。”

    赵骏想了想道:“其实也没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火器升级,未来需要将冷兵器时代转化成火器时代,这是时代的发展,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滚滚车轮。”

    “清朝就是在火器时代处于落后,野蛮固执地认为骑射才是他们的根本,不再致力于发展,故步自封,最终才被时代抛弃。”

    “所以手榴弹和大炮还只是增加打仗胜算,火枪的出现才是划时代的产物,让热武器成为主流。”

    “眼下这个东西已经完成了一切设计、制造、实验,在几年之内,我们达到了明朝巅峰水准,差不多也是非工业化时代的巅峰,完全能够做到碾压传统骑兵。”

    “但这些东西肯定是机密,一旦被辽国人知道了,必然会举全国之力南下。再加上刚刚才实行量产,军队又一直是官家控制,暂时先组建一支火器新军,进行秘密实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环顾众人说道:“此事是大宋最高的机密,尔等千万不能外传。若非大家都是政制院的同僚,我也不会把这件事情轻易告诉大家。”

    这个说辞显然是很合理合逻辑的事情。

    众人也没有多想,吕夷简不由得感叹了一句:“火器时代终究是来了,未来恐怕不知道多少家汴梁的武器装备制造工坊要倒闭。”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赵骏说道:“不过他们也可以转民用,未来优质钢材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在没有工业化、机械化的时代,手工匠人还是需要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只是如此,会不会引起朝野反对?”

    王曾犹豫。

    赵骏纳闷道:“朝野为啥要反对?”

    “因为里面有很多利益相关的人,包括你妻子的曹家。”

    吕夷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曹家?”

    赵骏不解道:“这跟曹家有什么关系?”

    蔡齐说道:“曹家在汴梁有武器制造工坊三处,皆供应捧日、虎翼、马司等二十余营。”

    “前几年就有李家、王家、石家、高家、刘家等数个勋贵家族的人希望朝廷能够把火器司的手榴弹制作交给他们,当时你正在南巡,被官家和我等拒绝了。”

    宋绶也说道:“我们也知道火药是机密,必不能外泄。但随着火药出现,寻常的武器装备显然不再需要,这严重地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赵骏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曹家供应二十余营,就是一万余人的武器装备制造,禁军一套武器装备少则二三十贯,多则上百贯,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你猜猜有多少?若是全面替换成火器,他们损失会多大?”

    吕夷简看着他不由得露出微笑。

    宋初时期,赵匡胤禁止地方打造武器装备,将大量手工艺匠人迁至汴梁,设立军器监,建立起官营武器打造体系。

    这一举措一来可以集中产业规模,打造出整武器装备制造的上下游结构体系;二来也能够削弱地方上的武器制造,达到赵匡胤最初设定的“强干弱枝”战略。

    但随着时间推移,官营打造的武器装备质量差、效率低、管理混乱等等问题凸显出来,使得朝廷的军队都不愿意使用这些武器,干脆从民间采办。

    而且民间也逐渐放开了武器打造,就连一些禁用武器都可以私下生产。

    这其中主要的经营者就是权贵和将门,他们从官营武器工坊当中大量招募熟练工匠,办私营武器工坊,慢慢成为朝廷的武器供应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个有利的改革。

    毕竟以前的官营工坊工匠们收入是恒定的,监管制度又差,使得很多工匠都敷衍了事,没有了制造好武器的动力。

    私营化后,为了抢占市场,汴梁的大量私营制造工坊就必须要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到了宋仁宗时期的北宋中期,又随着朝廷的武器供应慢慢被这些私营企业占据,蛋糕恒定下来,他们的资本家面目就暴露,产品质量开始下滑得严重。

    宋夏战争当中甚至还出现过宋军的刀剑完全砍不破西夏人的甲胄,而西夏人的刀剑却能轻易砍折宋军的武器,刺破他们的铠甲这种现象。

    以至于当时在夏竦帐下担任判官的田况非常震惊,表示“今贼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

    此事上报到朝廷,朝廷无奈之下,甚至只能打开仓库,将赵匡胤时期的甲胄发往西北。因为宋初的盔甲质量更高,将被岁月侵蚀的皮绳替换后依旧能用。

    从这里就能看出赵匡胤时期到赵祯时期,八十年的历史,北宋的军备产业经历过先国营,国营烂,再私营,私营烂的四个阶段。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初年,在见识到自家武器稀碎之后,赵构才给军队开绿灯,允许武将自己打造甲胄和武器,才算是勉强让宋军的武器装备能与金军抗衡。

    但至少现在还正处于私营烂的情况,八十万禁军,拢共由殿司、马司、步司1927个营组成,每个营满编应该是500人,大抵缺额至少二十万。

    二十万人的空饷先不谈,光这八十万人的武器装备又被将门勋贵的武器制造工坊瓜分,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可能达千万贯。

    这就意味着赵骏还没开始大裁军呢,就已经先动起将门勋贵们的蛋糕了。

    也难怪吕夷简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合着这一刀还真就先砍自己,虽然跟自己没什么利益瓜葛,可牵扯到了老婆家。

    想到这里,赵骏不由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色严肃起来,说道:“我没有调查过宋军的武器装备制造情况,看来确实要了解一下了。”

    “如果未来真要全面把冷兵器改成火器,各路既得利益者必然群起反对,你打算如何面对这个局面?”

    吕夷简又问。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吧。”

    赵骏长叹一声:“别说我不给他们机会,这是大势所趋,你们也应该明白。若是冥顽不灵,我也只能用晓之以氰,动之以理了。”

    “这反过来有什么区别吗?”

    众人纳闷。

    “区别很大,晓之以氰,这个氰是毒药,动之以理,这个理是物理!”

    赵骏右手比划了一下,狠狠地下划道:“如果他们不愿意跟着国家大势走,那就说明他们跟不上历史前进的脚步,也到了该淘汰的时候。”

    刹那间。

    所有人的身上,都不自觉地感受到了一股深寒。

    未来。

    若是那些利益既得者真要反对历史车轮,怕是要被碾进滚滚洪流当中了。

    主角当然不是说开杀就开杀,肯定还是有策略和办法,不可能这么无脑。只有实在的顽固派份子,才会遭难,所以杀十万以上就别想了,又不是朱元璋为了稳固皇权,真没必要。

    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