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后重归顶级强者
繁体版

第十四章 颠覆

    见周海洋不停地摇头,裴晓虹叹了口气:“唉,要是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该多好,我可以现场演示给你看。

    空对空的,即便我这么好的口才,也讲不清楚。”

    周海洋闻言,立刻站住了:“那咱们往回走吧!饭店里应该有能上网的电脑,你说是吧?”说完就拉着裴晓虹往山下走。

    周海洋站在紫霞山饭店的大堂,好奇地东张西望。

    裴晓虹却显得十分老练似的,拽着他的胳膊说道:“走,咱们去商务中心。”

    到了商务中心,裴晓虹问工作人员:“小姐,请问你们这儿有能上网的电脑吗?”

    小姐站起身,往房间角落的一张电脑桌上一指。

    裴晓虹又接着问道:“怎么收费?按流量还是按时间?”

    小姐反问道:“请问您是要上网做什么?”

    “嗯……浏览网页,收邮件。”

    “哦,那就计时吧,一个小时二十元。”

    “这么贵?外面都才十块。”裴晓虹诈道。

    “这是饭店的统一收费标准。”小姐又接着说了一句:“除非你们是住店的客人,可以按照八折。”

    “不住宿,我们是来吃饭的。”裴晓虹接着说道:“算了,二十就二十吧。麻烦你给连一下网。”

    小姐走过来,打开了电脑,并在电脑上打开一个小窗口,顿时想起一串奇特的声响。

    周海洋闻声,睁大眼睛连忙四下搜寻:“怎么回事?这是什么声音?”

    小姐与裴晓虹见状,都不由得一愣。

    裴晓虹连忙笑着解释说:“这是‘猫’正在拨号呀,不然怎么上网?”

    “猫?怎么这声音?在哪儿?”周海洋依然目瞪口呆的私下搜索。

    裴晓虹见状,接着解释道:“就是modem,调制解调器。你怎么会没听说这个?”

    周海洋嘀咕道:“以前电脑不是都用网线和主机连接的吗?”

    “你说的那是局域网,拜托好不好,咱们现在是要上互联网。”裴晓虹教训道。

    小姐在一旁帮腔道:“这位先生如果要上局域网,我们这里也有。

    我那台电脑就连着饭店机房里的主机,你们这台是专门供客人拨号上网用的。”

    说话间,网络已经连好了,小姐把浏览器打开之后,便走了回去。

    裴晓虹则坐了下来,一边敲着键盘一边说道:“先上网易吧,其实我们不用看它的新闻,主要是用它的邮箱。

    哎对了,我先给你建一个网易的电子邮箱吧。”

    “昨天我已经嘱咐林楠了,让她帮我建一个。”

    裴晓虹闻言,转过脸瞟了一眼周海洋,顿时有些不悦了:“我就纳闷了,林楠是你的什么人?

    你怎么什么事情都要找她?别人不行吗?”

    “行,行!你们谁都可以当我师傅。”周海洋讪笑道。

    “哼!你愿意找谁找谁,我懒得管你。”

    此时此刻,裴晓虹的兴致已经大受挫伤。

    接下来,便有一搭无一搭地继续介绍道:“这个是搜狐,我平时看的也不多……

    这个是新浪,刚搞不久,不过我觉得它最像是专业的新闻网站,值得好好学学。”

    周海洋好奇地俯在裴晓虹身边,认真端详着显示屏上的一张张网页,偶尔让裴晓虹点开某个版块或标题。

    正当他看得如饥似渴的时候,只见裴晓虹气呼呼的把鼠标往旁边一推,噘着嘴说道:“我饿了,去吃饭吧。”

    “好吧!”周海洋只得关闭网页,请小姐来把网断开,然后掏钱结帐。

    他平生以来第一次的上网经历,就在裴晓虹的怏怏不乐中草草的结束了。

    当两人走进饭店一层餐厅的时候,中午的就餐高峰已接近尾声。

    落座之后,裴晓虹点了三菜一汤和两碗米饭。

    周海洋便急不可耐地问道:“你现在做的事情,和网易、搜狐差不多吗?”

    裴晓虹白了周海洋一眼:“你以为我傻呀?要是跟他们走一条路,还能有我的活路吗?我必须另辟蹊径。

    你刚才发现没?他们几家网站的路数,都跟我师傅当年说的一模一样。

    也就是把传统方式采写的新闻,经由网站编辑加工后刊登出来,仅此而已。

    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原先是印在纸上,如今是放在网上,只是变成了一个电子版而已。

    而我要做的,是来一个彻底的颠覆……”

    只见裴晓虹抬起右手,用力向下一砍,一脸写满了杀气腾腾,狠狠地说道:“干掉编辑!干掉记者!”

    周海洋见状,顿时一惊,不由得下意识地瞟了一眼四周。

    只见相邻几桌已经空了,旋即吐出了长长的一口气。

    他半开玩笑地问道:“难道你对你的同行,就这么恨之入骨吗?”

    “你想哪儿去了?不是杀人,是铲除这些岗位和职业。

    我的目标,就是要彻底颠覆新闻界的整个生态系统。

    哎海洋你说,什么叫新闻?无非就是在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件事情。

    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即便再加上些深度报道,比如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乃至前因后果。

    根本谈不上有多么复杂多么深奥的东西,你说是吧?

    这些东西,难道一般人就写不出来吗?我就不信!

    为什么非得由记者写出来,然后再由编辑决定要不要发表?

    凭什么由记者和编辑垄断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凭什么由他们裁定一个新闻有无价值?是否应该让人们知晓?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我觉得,任何一个当事人、旁观者,甚至是道听途说的普通人,都可以从他个人的视野和角度,把所见所闻写出来让别人知道。

    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是记者、也是编辑,每个人都既是新闻的浏览者,也是新闻的参与者、记录者和传播者。”

    周海洋听裴晓虹这么一说,随即回味了一番,便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要做的是,把记者与编辑短路掉,跳过这一中间环节,让新闻的传播渠道扁平化。

    每个人都在看他人的新闻,同时每个人也在为他人提供新闻。

    在这个新闻生态圈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管理者,也没有仲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