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女帝抓走的我,真不想当反派啊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夜来忽梦杏花声

    近来世人眼中的魔教岁末山,山门内发生的大事极多。

    先是自修道来无敌手,登顶天下第一人之位长达十数载的魔教教主离歌,突然领着一个年轻人登山修行。

    整座岁末山风风雨雨数种传言不绝于耳,在以言无风为首的祖师堂长老有意控制下,这些个传闻只在山门内流传,山外仙家宗门看得是云遮又雾绕。

    然后岁末山上又接连发生了两起怪事,一是有个外门弟子持有仙兵至宝,重伤了祖师堂内门长老,后被流放入万魔境地中,生死至今未知;二是那场让世上无数练气士、妖魔鬼怪震撼的“天变”,导致七国近半数王朝气运凭空消失的“天变”,正是缘起岁末山。

    这一场令全天下修道之人侧目的天变,彻底坐实了岁末山忤逆天道的魔教名头,一时间凡是修道者无不想要手刃杀入魔教祖地,只可惜儒释道三教对此无动于衷,没有发布任何“谴责声明”。

    待这两件令人捉摸不透的怪事相继过去,合欢宗与岁末山“联姻”祈福顺利结束,涉及到人间练气士不得不关心的大事终于要来揭开了帷幕。

    天人名正。

    先有天人之争,后有名正之分。

    “天人名正”一甲子举行一次,儒释道三教与天下仙家宗门派出年轻后辈参加,于落魄小天地内争夺年轻十人之名。

    若是“天人名正”只如此由着小儿辈打闹,也吸引不得天底下无数练气士的关注,天人之争只是其次,重头戏在于后面的“名正之分”,和落魄小天地内一甲子才能凝聚成型的天道灵蕴。

    名正之分就是彻底定下后面一甲子内的正魔之分,天人名正往前上数个三千年,儒释道三教从未有过败绩,不过随着魔教教主离歌的强横崛起,独霸天下十人榜首之位长达十数年,就让这一次的天人名正之争充满了变数。

    “可惜离歌早生了十年,不然哪还要看这些小辈的笑话。”

    一声苍老的感慨传入山林间,惊起飞鸟数只。

    岁末山主峰,玄御文楼,一座八卦台上。

    有个身披道袍的老头接连感慨几句,都没了喝酒的兴致。

    老头国字脸,一字眉,白发白须,世外高人的气质都被这张饱经沧桑的面庞冲淡的许多,乍一看倒像是个山下俗世王朝中身穿紫蟒袍的一品大官。

    摊开一地宽大道袍,国字脸老头坐在席上,对着浊酒一壶,醉眼看着山外风景。

    山外青山楼外楼,半城烟雨半城愁。

    身后有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老头也只当没有听见,丝毫未将这般小事放在心上。

    啪!

    有书本坠地声传来。

    老头打了个哈欠,醉眯起了眼,瞌瞌欲睡。

    “叔叔,需要我帮忙吗?”

    稚声稚气的话语传来,一个扎着两团冲天鬏的小孩扬起脑袋,大大的眼睛打量着身前年轻男子。

    “不,不用,哥哥我自己来。”钟贞捡起地上的书籍,收入储物玉佩中,“老先生,十三本书我借走三天,记在教主离歌头上。”

    说完头也不回地快步下楼离开。

    稚童歪着脑袋看了半天,懵懵懂懂进了八卦台里,“师父,咱们藏经阁不是不允许借书外赌吗?”

    老头睁开眼,端起酒杯,却只抿了口酒水:

    “刚才发生了什么,师父睡着了什么都没看见。”

    稚童也没放在心上,坐在国字脸老头身旁,托着腮,“师父,刚才那人谁啊?”

    老头笑眯眯反问,“你不喜欢他?”

    “不知道,那人感觉怪怪的,头顶冒着紫气,盯着看眼睛好疼。”

    “那不看了便是。”

    “师父你在看什么呢?大白天的,不刺眼吗?”

    “白日见鬼,肯定刺眼呀。”

    “鬼?哪里有鬼?”

    老头没答话,目光从山下岁末城中移开,望向了中洲那条奔流到海的长河。

    长河之上,云彩之间,有座学宫,有座杏坛。

    他也曾端坐其上,与众鬼说着几十年鸿业。

    ……

    “天道灵蕴,简单说,就是真我境修士破境的关键所在?”

    临水的小楼,烛光清亮透彻的书房内,钟贞双手十指交握,目光落在桌案上这部厚重古青色书卷上。

    《岁末万年谱》,一部由儒家学宫编纂修订,并付梓的万言巨著。

    身体后靠椅背,钟贞闭上双眼,数个时辰的翻阅让他有些心疲力竭,思考能力持续下滑。

    “如果天道灵蕴六十年熟成一次,离歌是如何成为闻道境修士的?”

    “不依靠天道灵蕴的话,又和儒家编纂的书籍相悖…算了,我一个练气三阶的小人物,没必要考虑天下年轻十人的事情…”

    “未来能不能跨越筑基境,这道拦下九成练气士的大门槛都难说……”

    合上这部历代儒家圣贤编纂而成的巨著,钟贞继续翻读起介绍天下七国风闻的文人札记和一些名字奇特的拾遗录,一目十行扫过几本,终于找到了想要见到信息。

    汤国:二百年前,汤国皇帝钟知颢恢复本姓李氏,割据八州之地建国李汤,后七十年其九世孙李荆去帝号,称国主,并向凉国称臣;六十年前汤国国主李景通奉道宗正名教为国教,封正名教掌教真人为国师,再次叛离凉国称帝,直至今日。

    “现在的皇帝叫李光重,十年前曾赴凉国为质子,被凉国老皇帝强行改名钟冲,呃……嗯?”

    “颇有龙阳之姿?曾经被纳入后宫为妃七年,汤国皇帝病逝后回国继位,极度仇视凉国钟氏……”

    这本书有奇怪的味道……钟贞嘴角微动,有些理解汤国皇室为什么一定要针对他了。

    “老皇帝一命呜呼驾鹤西去,你要是真想报仇,跟着一块去不行?非要把仇恨算在我头上,典型的欺软怕硬啊……”

    随口感慨几句,目光落在下一条信息上:道宗二教。

    约莫一千年前,力压佛儒两教的道宗突然分裂成两派,一派打着“仙道贵生”的名号,不问俗世红尘,一心登山修仙以求得长生大道,另一派则打着“尊道贵德”,借人间功德气运以证天命,前者名为真我教,修行清净无为,讲究儒释道三教合一,后者名为正名教,教众修士多入俗世红尘历练。

    “自分裂后,道宗再无修士飞升……听起来像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钟贞打着哈欠,盯着灯火下泛黄书籍的视线有些模糊,没再强求一夜挑灯通读十三本古书,吹了几口气也未曾将卓岸上的灯火吹灭掉,他这才记起案上烛灯已经换成了那盏瞧着赏心悦目的琉璃灯。

    迷迷糊糊间熟睡了过去,夜幕淡淡蒙上月辉,静谧宁人。

    不知何时,一层红茫茫的薄纱自桌案上一块玉璞涌出,包裹住钟贞的身体,迅速蔓延吞噬了全部,随即陷入无边无际的深红黑暗中。

    ……

    心中忽地一悸,好似被人突然一巴掌拍醒,钟贞睁开双眼,愕然发现自己身处的地方不再是画楼中的书房,而是变成了一处杏叶飘飘的讲坛。

    他正站在讲坛中央。

    视线之内,一棵参天杏树下,摆放着七八个草垫坐席,上面坐着五个面容模糊只见身影朦胧的人。

    讲坛最上方,坐着个身穿宽大道袍的高瘦老道士,手抚长须,笑而不言。

    一个雍容雅贵的女子,坐在靠近讲坛的坐席上,她修长双腿交叠在一块,侧蜷曲着,光洁皎滑让人怦然心动,臀部的弧线即使在朦胧之中也清晰可辨,丰满的胸脯如山峰般傲然屹立,二者衬托之下的纤纤细腰似会随时不堪重负。

    她清冷如月中仙子,眼波淡淡扫来,便一直细致打量着新进入讲坛这片幻境的年轻人。

    剩下三道模糊则是没什么辨识度。

    一人作儒生装扮,高冠博带,士子风流,腰间悬挂有一块玉佩,带着笑意转头望来。

    一人身着戎装,双手捧着一柄三尺长剑,虎背熊腰,肌肉撑起轻甲,凛凛之间杀气逼人。

    最后一人则是个懒洋洋的年轻道士,单手托着下巴,随着几人的目光一同望来,无精打采的模样,似乎见到了新人才稍提起着兴致。

    钟贞嘴角一动,只一眼就认出了讲坛上的高瘦老道士是谁。

    自称道门真人的沈梦存,真实身份极有可能是儒家圣人。

    所以,这地方是……

    传说中的,只有天纵奇才,身带主角光环的人才能进入的神秘聚会?

    让我想到了上辈子读过小说里的聊天群,不过这里是直接面基……

    钟贞用自嘲压下惊慌失措的情绪,看见自称沈梦存的高瘦老道抬手示意,笑着做起了介绍:

    “小友,我们又见面了,这里乃是我道门圣地太虚幻境,每过一旬便会有一次讲学在此举行,贫道特意为你留了一个坐席,如若今日无事,不妨坐下来听一听。”

    “这四位先你进入幻境的友人,每人都有自己定下的名号,专门用于讲学之中,分别是如梦令,减字,酹江月,山渐青,在这里小友也可称呼贫道太乙。”

    “小友也可以给自己寻个名号,凡是能够进入这片幻境的人,无不是身负大气运大福源,日后必定登临山巅之人,借此太虚幻境打破时空地域限制,不失为人世机缘一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嘛。”

    我有说过同意加入你们这个词牌名聚会吗?钟贞眉头微动,发现这老道是直接要生米煮成熟饭,根本就没给他拒绝或是讨价还价的机会。

    要是拒绝的话,是不是今天就走不出这个太虚幻境了?默然了几秒钟,钟贞没有傻乎乎地询问这老道为何会挑中自己,又为何会组织起这样的讲学聚会,拉他入幻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安静坐在名号为“如命令”的女子身边,波澜不惊的神色倒是让杏坛几人心中惊奇,简洁明了的行事风格也让众人纷纷高看一眼。

    高瘦老道笑抚长须,瞧着杏坛人数越来越多,心中愈发期待未来十数年的山巅风景,“小友可想好了名号?”

    和你们一样,挑选个词牌名?但这样不是没有任何辨识度……钟贞点了点头,“元始天尊如何?”

    杏坛上陡然陷入了沉默。

    过了几息,号为“山渐青”的年轻道士微微一笑,“道门圣地内,道友使用这些在外界都能引落天劫的名字,真是让小道惊叹。”

    老道士轻轻咳嗽一声,接过话道:

    “这名号太大,在道门圣地内直呼其名恐有意外,小友不妨向诸位学习一二,取一词牌名如何?”

    “那就霸王?”钟贞道。

    名号“酹江月”的捧剑男子双手倏地一紧,很快便不着痕迹地松开,恢复了冷漠神情,“今人何必不如古人,不必限于史书,请再换一名。”

    这么强硬,霸王两个字是占你们家族谱了?钟贞目光从披甲男子身上收回,想了想道:

    “仙道至圣?”

    腰悬玉佩的风流士子“减字”讶然侧目,手掐剑诀轻轻敲打着手心,稍稍犹豫一二,便笑说道:

    “兄台此名让我想起儒家学宫的至圣先师,此处又为杏坛,若是以至圣相称引得天人感应,许是有所不妥,不如再换一名?”

    “儒家学宫君子正名有四则,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湖海,不以世间圣人,兄台再思量一二?”

    言外之意你在想不出来,那他们就替你想出一个名号。

    呵,两个道士看重宗门声誉可以理解,儒家不是追求弟子不必不如师?你们这四个人,雷点这么多,还能不能愉快玩耍了……钟贞心诽了两句,随口说道:

    “天可汗?”

    不知是不是错觉,钟贞余光瞄见身旁雍容华贵宛如月宫仙子般的女子娇躯一颤,好似有惊雷炸响于她的耳畔。

    这…反应好大,我只是动了动嘴……钟贞嘴角微动,果不其然就看见身旁女子换了个姿势,修长美腿盘叠交错,打坐修道般坐直了身体。

    “道友何不用上破阵子这一名号?”身段诱人的清冷女子维持住了表面的平静,只以寻常的语气提出建议,悦耳动听的嗓音如冰雪漫天中相互交接碰撞的冰块,仿佛能够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不,我不要……钟贞目光投向讲坛最上方,投向一直看着热闹的老道,他怀疑这五人是在故意为难他胖虎。

    而此时,杏坛上的五人也意识到他们接连几次拒绝,好像隐隐有点合伙欺负新人的意思,一时不知该不该冒着身份暴露的风险,对这个新人解释一二。

    PS:更新的有些晚了,本章修改多次,都不是很满意,可能因为最近身体状态很差,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