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太后别这样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大司马

    太后已经一连好几天都懒得去理会朝政了,大小事务几乎全都由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处理。

    相比于朝堂上的繁琐碎务,符婷婷却是觉得,抓紧时间将系统爆给她的书吃透更加要紧。

    这本书从制度层面很详细的分析了唐宋两朝在政治上的得与失,宋,对他来说是未来的事情,但也恰好能帮他指引方向。

    实际上北宋是近乎原封不动的继承了周朝的,宋初改革基本上其实完全都是奔着削禁军,削牙兵,削藩镇这种兵事上去做的,除了兵事之外,其他方面的制度与周朝的区别还真就是不大。

    此时看来,倒觉得这书,是有一位大圣贤人在对着他们大周的政治制度在指指点点,鞭辟入里,让她觉得这书的字里行间都使他看了之后受益匪浅。

    至于唐朝政治制度的分析,对她来说也可以说是起到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效果,毕竟唐朝对她来说并不远,本质上五代时的政治制度就是一点一点的从唐朝的政治制度中演变出来的。

    看着作者点评唐朝制度,却是有一种乖乖做好在听一位很值得尊重的大儒学者在给她讲课的感觉。

    当即就啥都顾不得,捧着这本书自己个儿闭关去了。

    也就是又要憋大招了。

    却是把朝堂之上给整得乱成了一锅粥。

    一些琐碎常务,范质等人处理起来自然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前几天这疯太后刚刚埋下了大雷啊。

    她不但将修河的公务给停了,要外包给场院,甚至还要把府库给开开让场院的人清点。

    这不胡闹的么?

    但偏偏由于场院的特殊性,再加上朝中现在已经没有一个镇得住场面的威权帝王了,偏偏这个事儿还谁都没法阻止。

    按照这符婷婷的旨意,后天,朝廷就要跟那些场院的管事们图穷匕见了。

    大家都不知道她这个太后干出这么逆天的事儿,是有什么后手啊,还是有什么打算啊,总不能真的打算让那些场院的人把府库搬空吧?

    可要是不让他们搬空,这旨意都已经下来了,五代以来兵将骄横霸道惯了,这怕不是真要闹出乱子来的,场院,和禁军,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大家都是束手无策的,还全都指望符婷婷这个太后,想看看她要怎么做呢,结果,她不管了?

    符家的女人拉完屎都不擦屁股的么?

    哦~,也不是不擦屁股,而是传出了命令,这些事情她要一律统统交给新任的兵部尚书,也就是李崇训来全权处理。

    这特娘的不就纯是胡搞,瞎搞,乱搞么?!

    这个太后,她,她拿着天下江山,到底当什么了啊!

    李崇训是什么人?那是……那是……

    这不就是武周时期的张昌宗、薛怀义之流么?这都不如那宫里随便派个亲信太监呢。

    这种人,他能办什么事?

    这么大的事交给这种人,简直是对这大周天下,苍生黎民的不负责任啊。

    当然,满朝文武之中,其实也没几个真是心忧这大周天下的。

    本来大家就都觉得这孤儿寡妇不可能守得住江山,现在看她这般的瞎搞胡搞,真的忧思悲愤,为大周国运怒发冲冠的人不多,自然也就不会像武周时那样大家背着太后组个团去诛杀奸夫为国除贼。

    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看笑话、乐子。

    颇有一点嗑着瓜子吃着瓜,要眼看他们两口子起高楼、宴宾客,然后等着楼塌了的看热闹心态。

    同时也四处窜连,到处商议,以图议论一下这大好河山终会要落于谁手。

    而此时,正在被天下人所看不起,在等着看笑话的李崇训,却是正在招待几个收破烂的。

    “几位,都坐吧,小蝶,看茶。就这么几样东西了,你们也看到了,全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啊,无一不是柴荣用过的,皇家的东西,再烂,流落到民间也是值钱的,给开个价吧,给钱就卖,别客气,尽管砸。”

    几名“收破烂”的见状也是面面相觑,最终,却是由其中的一名女子,站起身来抱拳道:“听闻,太后将修河之事,已经全权交托给大司马您来处置,敢问,可是真的?”

    李崇训笑着道:“怎么,我若是说我不管这事儿,这破烂,你们还不收了?”

    “岂敢,岂敢,只是……呵呵呵。”

    “你们倒是直接。”

    女子道:“在下虽是女流之辈,但常年生活在军中,都已经习惯了。”

    “嗯……好,挺好,直接一点我也喜欢,说来,我也是出身于将门啊,你刚刚叫我什么?”

    “大司马。”

    “哈哈哈哈哈哈。”

    李崇训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却是缓缓摇了摇头,道:“过了,不敢当啊”

    古时,称官职的时候用古称会显得更加尊重一些,比如一般外人称呼知府的时候会叫太守,见了御史要是尊敬一些就叫刺史之类的。

    兵部尚书这个职位,也确实是可以尊称一声大司马,至少放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以及明清两朝来说这么叫绝对不是什么毛病。

    本质上,这是在尊称一国的最高军事长官。

    当然,名义上,兵部尚书确实仍然是这大周朝的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上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不得不说这个马屁虽然拍的挺巧,但也挺浮夸的,让李崇训听了这样的称呼之后都会感到浮夸。

    摆摆手道:“大司马这三个字,我是万万担当不起的,这三个字,还是老赵比较合适,你们休要乱叫,嗯,以后这样叫老赵,倒是不错。”

    一众“收破烂”的闻言,顿时神情一肃,忙问到:“您,和赵点检莫非也是相熟的?”

    “还行,他那人兄弟多,我应该也算一个,昔日他流落江湖之时,曾在我家中盘桓了一些时日,十年前郭威攻河中,他当时正好做先锋,说来,若不是他网开一面,我怕是也活不到这个时候,呵呵,十年前我就知道此人将来会有出息,没想到,他都当了这么大的官了。”

    说完,就见那些原本姿态还比较随意的“收破烂”的们,一个个的全都正襟危坐,面上也严肃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