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太后别这样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棉花,太后,与天雄军

    五代时期虽然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但却是中华历史上城市化和手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产业发展这东西真不是渐进的,手工业发展和农业发达之间好像确实不是因果关系。

    这个手工业的主体其实就是场院。

    因为大量的全职士兵带着家属住进兵营,而士兵家属因为进了城没有办法继续种地,所以不得不聚在一起搞手工业,还能通过规模化生产、逃税、殴打胥吏甚至小文官等方式去卷死那些村里的乡下的小手工业主,彻底瓦解了统治中华千年之久的豪强经济,直到明朝以后才死灰复燃。

    得益于大量的手工业人才,黄道婆纺织机其实几天之前就已经照着图纸给做出来了,而且李崇训离开之后当天,工匠们也已经按照他所改良的图纸做出了新的滑轮组。

    以前大家不知道这玩意是织什么的,所以不会用,被李崇训这么一点,立刻就有那纺织小能手,只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把宫里养着当花卉的棉花全都给织完了,织出了半匹棉布给符婷婷。

    符婷婷又快马加鞭,将东西直接送去了雄州符彦卿处。

    符彦卿都懵了,连忙召集账下诸将及众管事议事道:“诸位,此物,名曰棉布,乃是以棉花织造而成,目前全天下仅此一匹,乃是我那女儿孝敬与我,诸位看看,此物,如何啊?”

    说话间,这老符同志的脸上已经是红光满面,洋洋自得,仿佛是刚喝了一斤酒一样。

    众将士自然也纷纷附和。

    “宫中宝物果然是多,这天下,居然还有如此亲肤之物,这是太后知您年事已高,在孝敬您呢,魏王,末将听闻您以前的亲兵中有一个叫冯一刀的,现在退休后做了个裁缝,号称是大名府第一剪刀,不如,将此物交给此人,让他为魏王量体裁衣?也不枉太后对您老的一片孝心啊。”

    “呵呵。”

    明里暗里,这话其实是有点讽刺他年老的意思。

    所谓人老不以筋骨为能,这符彦卿年轻时也是以勇猛而闻名天下的,但他现在老了,确实是很多事都已经力不从心了。

    最关键的,还是他后继无人。

    事实上前些年的时候符彦卿就已经要逐步退居二线,将天雄军的事物交给儿子了,他的长子符昭信曾任衙内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这是摆明了要接班了。

    谁曾想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个短命的,反而在去年死在符彦卿前面了。

    不得已,符彦卿只得又重新回来执掌兵权,但这么个搞法,自然就会导致下边的人有点心理不爽么。

    新老交替都完成一大半了,突然老的那个又重新回来了,那些原本追随符昭信的中生代,新生代,本都已经走到了中高层,结果符彦卿一回来,那些老一代也又都全回来了。

    而且这长子既然早死,符彦卿肯定也要去培养老二老三,但偏偏这老二老三从小是当纨绔养的,本就有点扶不起来,还跟这些老大的旧部有一些利益冲突。

    整个天雄军,就因为符昭信的死,内部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

    本来,这一切都还是在水面之下的,结果因为前几天,符婷婷一封召符彦卿进京的诏书,被符彦卿推辞拒绝之后,这些矛盾一下子就上了水面,中低层的将士们对符彦卿越来越不满了。

    很简单的理由:你特么不想当杨坚,我们可想当杨素啊!

    你今年六十多了,老头子了,不想抢女儿的江山,你特么的这辈子算是享受到了,五代第一武将,完美武将,天下唯一异姓王。

    可我们还没享受过呢啊。

    你问过我们下面这些人的意见了么?你凭什么就拒绝?

    符彦卿这个老江湖,对下边的想法当然全都明白,在他看来,符婷婷的那封诏书真的是臭棋中的臭棋,一下子就把他这个亲爹给搞得极其被动。

    瞥了一眼自家的二儿子符昭愿和三子符昭寿,这俩货的眼珠子都还盯在那棉布上啧啧称奇呢,居然愣是没听出这话中的机锋。

    亦或者是听出来了,但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这个老父亲,不敢直面这些老大留下来的这些人,告诉他们符家后面还有人呢。

    哎~

    就冲这两个货色,他当个屁的杨坚啊。

    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就算当皇帝又还能当几年?你看这俩货,有一个能接得住这泼天富贵的么?当杨广都不够资格!

    不过,今天他却是没因这些许的话中刺而生气,反而是乐乐呵呵地点头:“是啊,我老了,老了啊,后生可畏,这天下,终将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的。”

    众将士一懵,一时间都有些诧异,要知道,自从符昭信死了之后,符彦卿是从来不在外人提他一个老字的。

    “此布,叫做棉布,目前全天下确实是仅此一匹,然而明年,可就不一样了。”

    说着,拿出了改良版黄道婆纺织机的图:“此物,叫做纺织机,有了此物,便可以将棉花织造成此布,太后已经下诏,要在大名府,订两万匹棉布,以做宫中用度,每匹,二十贯钱。”

    说完,底下轰得一下就炸了。

    谁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这其中的巨大利润,而且这东西真要是棉花织出来的,这东西以后的量分明就是无限的啊。

    “此物真是棉花产的?咱们河北……咱们河北非常适合种棉花啊!”

    符彦卿笑着道:“宫中先订这二十万匹,不过是给咱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罢了,本质上,只要咱们能种足够多的棉花,这棉布,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此物,乃是太后所制,目前为止,这张图,只有咱们有,而棉花这东西,目前为止还是花卉,若是能提前一步将这些棉花种子尽数收了,至少十数年内,这棉花棉布,只有咱们河北能有,你们说,我这女儿,是不是很孝顺?”

    “这……这……此物竟是太后所制?”

    “不想,太后居然还如此精于女红之事。”

    谁都不傻,稍一琢磨就能琢磨出这小小的棉花棉布的背后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

    这还真是给个皇位都不换呢。

    毕竟就算这符彦卿当了皇帝,那又如何?无非也就是中高层受益而已,对于底层的将士来说,顶多也就是分一点赏钱。

    可是这棉花,棉布,这要真是独门买卖的话,这钱财可是源源不绝的啊。

    当天晚上,符彦卿就派人找了能工巧匠连夜做出了一台新的织布机,按照符婷婷教授的方法开始织棉布。

    当第一匹棉布从织布机上下来的时候,这些整日里与契丹人厮杀的厮杀汉全都跟娘们一样围着这匹棉布又是摸又是亲,愣是把这块白布给摸得都染上色了。

    “易染色,易水洗,保暖,亲肤,吸汗,这棉布比丝绸可好太多太多了啊。”

    半宿没睡,符彦卿又带着众将士满大街的抓园丁,以了解棉花这东西的习性,当听说棉花这东西耐寒耐旱,不结霜就能活,天太热太潮反而容易死之后,更是兴奋得无以言表。

    这简直是为他们河北道量身定做的天赐神物啊!

    “太后啊,有好东西还是率先想着咱们河北的。”

    “那是啊,咱们是太后的自己人啊,那能一样么?”

    却听符彦卿道:“各位,棉花这东西,中原其实也是能种的,怕就怕到时候,禁军那边有人会对太后不满啊,唐末以来,兵将桀骜,这棉花这么大的利益,我是真有点怕,她会守不住啊。”

    刚说完,底下的众将士便群情激奋:“他敢!!哪个禁军敢欺负太后?韩通还是赵匡胤?当咱们娘家没人了么?”

    “就是,我河北凋敝至此,棉花这东西真要是大规模种植的话,全天下的棉花种子加一块恐怕也收不上来多少,不种在河北,难道还要种在中原么?中原都已经那么有钱了,还差这一点棉花么?太后这分明就是以国事为重,河北道位于前线,加上这棉花,这叫做雪中送炭,中原都那么富了,这叫锦上添花,这有什么意思?这分明就是为国为民,哪有私心?哪有私心?”

    “就有私心了,怎么了?这是太后在孝敬咱们魏王,做女儿的孝敬爹,天经地义!谁敢有意见?咱们天雄军,是太后的娘家啊,魏王,末将听说,京师内,有禁军将领桀骜不逊,末将担心太后被人欺负,咱们这些娘家人,可一定得给太后撑腰啊。”

    符彦卿顺水推舟地道:“这是自然,谁想欺负本王的女儿,都要他先问问本王手中的马朔!老二。”

    “父亲。”

    “明日起,你,代表我天雄军,进京,让太后随便给你安排个什么职位都行,告诉禁军的那些人,太后,是有娘家的。”

    “知道了,父亲。”

    说着,符彦卿的心中却在感慨:自家的这个女儿,成熟了啊,原来,她是明白手中的权柄要怎么用的。

    并不是当了太后,就可以母仪天下,更不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天雄军就可以做你的靠山。

    天雄军终究不是他符彦卿一个人的天雄军,你这个太后是我一个人的女儿而不是整个天雄军的女儿。

    但现在你给了天雄军棉花,棉布,那,你这个太后就可以是天雄军的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