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公子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命悬一线

    叶雷非常生气,但明白发火无济于事,于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叶雷表示在州衙待了一夜,没有休息好,需要回家休息。

    说完,不等薛祥同意不同意,便转身离开了。

    叶雷回家后,跟叶青辰了解情况后,大骂叶青辰:“你好糊涂,怎么能说考题是你胡乱猜的,只要说出真相,不管孙三承认不承认,总是要查出个结果来,这下倒好,证据从你这直接断了。”

    叶雷说完后,再不搭理儿子,他在思考该怎么办?

    叶雷最后决定,把叶青辰所知道的和薛祥安排草草审结的情况向官家写成奏章,命人火速送往京城。

    他不能让官家听取一面之词,并说明了鲁州所呈奏章未经他过目和签署。

    鲁州的奏章先到了进奏院,由进奏院先是转送到同中书门下省参知政事胥涛处。

    而胥涛同时接到的还有一份薛祥送的私信,信中委婉地问到中秋贺礼是否收到,并提到沈冲是个癫狂之人,曾在街市无故打人,还伤及到了自己的儿子。

    胥涛看了薛祥的私信,就明白了胥涛的意图。

    对于这种事,本想自己做主,批复同意鲁州的意见。

    近年来,胥涛得宠,好多事瞒着皇帝就办了。

    同中书门下省首相和次相为了自身利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解试中断不是件小事,官家迟早会知道。

    最后胥涛决定,不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启德商议,直接奏报官家。

    胥涛着重强调了沈冲有癫狂之症。

    并指出鲁州在对此案取证时,得知沈冲在参加考试前,曾于鲁州街市无故打过人。

    官家听后大为震怒,说我朝虽有不杀读书人的祖训,但这个沈冲不管是不是患有癫狂,总之太狂妄了,竟敢扰乱科举,眼中还有没有朝廷,哪里还有一点读书的斯文可言。

    如果查实正如鲁州所报,应对胆大包天的狂徒施以重刑,给天下读书人一个警示。

    之后,官家诏御史中丞黄则天觐见,下旨由御史台派监察御史葛发扬到鲁州监督复审沈冲一案。

    官家认为鲁州的解试组织不力,各方出现纰漏,取消鲁州今科解试资格。

    葛发扬到了鲁州,薛祥摆宴,为葛发扬接风洗尘。

    薛祥只安排诸葛聪、徐明作陪,并没有通知叶雷到场。

    葛发扬之所以能到鲁州,也是胥涛运作的结果。

    葛发扬、薛祥等人都是胥祥这条线上的人。

    席上少不了山珍海味,也少不了歌妓助兴,葛发扬美美地感受了一下京官到地方的待遇。

    第三天,葛发扬查看了鲁州刑曹的卷宗,内容跟参知政事胥涛给官家奏报的大体一致。

    沈冲的供词中只提到考题是叶青辰给他的,并没有涉及孙三、刘通财的内容。

    葛发扬并不知道还有孙三和刘通财的事,所以从卷宗来看,逻辑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之后,葛发扬要求对沈冲进行重审。判官徐明负责审问,葛发扬旁听。

    沈冲被带上堂来,徐明问:“你为何要大闹考场,从实招来?”

    “晚生当时糊涂,说不清为什么,现在后悔莫及,还望判官从轻发落。”沈冲回话。

    “你不听劝阻,执意要叫停考试时,就不怕闯下大祸,受到重判吗?”

    “晚生当时一看考题,跟叶青辰说的不一致,便心中发慌,觉得是叶青辰把真题给了别人,给我的是假题。

    想着那些拿到真题的考生正在答题的情景,我一下子控制不了自己,便不自主要叫停考试。”

    “你怎么认为叶青辰没有给你真题,而给了别人假题?”

    “因为第一场的考题跟叶青辰给我的丝毫不差,所以我断定叶青辰知道所有考题。

    第一场我就按事先准备好的进行了作答,而到第二场时题目完全不同,我开始怀疑叶青辰少给我一题,到了第三场,我就彻底无法平复自个儿的心情了。”

    “你说第二场、第三场考题不同,那叶青辰给你的第二场、第三场考题是什么?”

    “第二场是给词牌《清平乐》填词,第三场是《论‘朋党’之弊》”

    “你扰乱考场,官家震怒,取消鲁州今科解试,你可是犯下滔天大罪。”

    “小人一时糊涂,自知犯下大错,望判官从轻发落,小人感恩不尽。”

    “你方才所说,可有虚言?”

    “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句假话,小人甘愿重判。”

    “好,既然如此,那就画押待判吧!”

    监察御史葛发扬听得明明白白,按照叶青辰之前的供述,就是考前叶青辰的戏言中,不巧押中了一题。

    而就是有了这一题,让沈冲深信叶青辰肯定拿到了考题,但叶青辰并没有把考题全给自己,而是给了别人。

    沈冲在盛怒和不甘中失去了理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这样一来,沈冲的供词和叶青辰的供述完全对上了。

    沈冲当堂供认不讳,此案也就没有遗漏。

    本来葛发扬还想听一下叶青辰的供词,但薛祥等人说没有那个必要了,整个证据链都能对上。

    再说了,叶青辰是叶通判之子,怎么也得给叶通判一个面子。

    之后薛祥又偷偷给了葛发扬一张二百两雪花银的“飞钱”,葛发扬也就不再坚持,认定之前鲁州上报的奏章基本无误,他也可以回京复命了。

    等葛发扬离开后,叶雷得知了重审的消息。

    让他不敢相信的是,沈冲这次竟然如此招供,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沈冲招架不住刑讯逼供?

    如果葛发扬的汇报得到官家的认可,刑部复核了鲁州提点刑狱司的判罚,不久,沈冲将被执行“黥刑”,面部刺字后配发涯州,永不还乡。

    叶雷送往朝廷的奏章,官家是否看到,没有任何消息。

    薛祥又下令,他儿子与沈冲一案有牵连,让他回避此案,不准接近沈冲。

    叶雷想救沈冲,但感觉力不从心,还有一点,取消鲁州解试,鲁州学子整体将被耽搁一至三年,而自己儿子叶青辰的仕途也就暗淡了。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叶雷给自己的恩师三司使夏迪送了信,希望夏迪能把此案的真实情况禀报给官家。

    夏迪回复说,当下胥涛正得宠,风头正盛,朝中的很多要事已撇开了首相陈启德,由胥涛直接禀报官家定夺。

    他是三司使,不能越职言事,话说不好,不但帮不了叶雷,还有可能害了叶雷。

    葛发扬回到御史台汇报了沈冲一案的复审情况后,御史中丞黄则天立即向官家进行了禀报。

    之前听沈冲敢扰乱科举,官家很是生气,有了一段时间的缓冲后,对沈冲也就不怎么生气了。

    但是,官家又把气生在了州县两级官吏的身上,沈冲这样的狂徒也能进入解试的考场,都是怎么审核的。

    县里的担保官员必须要受到连坐的惩处。

    在一旁的参知政事胥涛听官家这么说,便应声道:“是要惩处一下渎职的官吏,不过臣听说,鲁州学事司副监司俞阳探和知州薛祥,在审核推荐和担保文书时,就认为这个沈冲没有读书人的样子,不予报名,最后在通判叶雷的干预下才报了名。”

    “这个叶雷!”官家叹了声气又说,“鲁州奏章中所说的叶青辰,跟叶雷有无关系?”

    “是叶雷的儿子。”

    官家“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官家在想,这叶雷在朝中任殿中侍御史的时候,品行端正,敢于直言,这外放没多久,就变了?

    见官家不再说话,胥涛试探地问:“陛下以为,对沈冲该如何处置?”

    “就由胥卿酌情处理吧!”对于这些事情,官家不想直接给出意见,让臣子处理,只要不出格就行了。

    之后,胥涛为了给足薛祥面子,直接同意了鲁州方面关于沈冲的处理意见,对于涉及到的渎职官吏的惩处,由鲁州自行处置,不必上报朝廷。

    几日后,这个消息便传到了鲁州。

    而收到朝廷的批复时,薛祥正在青楼倚红偎翠。

    葛发扬走后,薛祥一直担心此事出现变故,也在焦急地等待着上面的消息,所以吩咐了下去,有了朝廷的消息,不管他在什么地方,都要第一时间报告。

    当薛祥得知朝廷支持了他的意见时,在内心感叹银子真是个好东西。

    他在兴奋之余,心里骂道:“沈冲啊沈冲,你一个小小的乡下田舍郎,竟敢打我儿子,给我难堪,这下,我让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叶雷啊叶雷,你以为官家器重你,有计相护着你,就敢跑来跟我叫板,你还是嫩了点,等我慢慢再收拾你吧!”

    本来想连夜通知徐明,立即完成对沈冲刺配涯州的相关手续,尽快让沈冲滚出鲁州。

    又想,反正这事已板上钉钉了,让这家伙在牢房中多“享受”几日也无妨。

    而在通判府的叶雷,得到这个消息后,更是坐立不安。

    就在前几日,他已向朝廷上报了第二份奏折,但依然是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