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当个地主
繁体版

第九章:我想找人聊聊天

    到底说还是要传统香烟

    新时代的赛博香烟是确实不行,味不够

    16年没再抽过烟的李逸闲第一口就给呛的不行

    “咳咳咳,之前我是怎么抽的下去这个东西的啊?还得是原来的味道好呀,话说布布,有没有其他牌子的啊?”

    “啊?你要其他牌子的?可以啊,我回来在你奖池里加点。这味道肯定地道啊,我专门去你之前的那地方学的,用的都是同一种烟草。”

    看着布布的尾巴像是打算伸向兑换阁中添加其他品牌李逸闲赶忙阻止

    “等等等等,不用不用,就这一个就够了,再多了我还抽不抽了,华子就华子,这个也够味。对了,我在这边能弄出这东西不?”

    “当然可以啊,你找找这边的烟草哪里有,然后自己种不就是了嘛,再换本《如何制作香烟》。我看看噢,额,要2级,4千万点。很简单的啦!”

    布布说起来风轻云淡的,如同人需要喝水一样稀疏平常

    可李逸闲想了想自己硬是用了8年才勉强攒够的11W点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布布看着沉默不语的李逸闲,像是明白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一般

    “你这11W点只是1成利啊,你要是能拿到全部的利,点数不是来的飞快?”

    “理是这么个理,算了,今天怪晦气的。先睡觉去!对了,布布,你是只有今天才还是以后一直都会在这里?”

    “这个嘛,一般来说,我是不会出来的!这系统就这么点东西,你还要我讲解啥?赶快问,有这时间我不如好好地在后面休息。”

    李逸闲沉默了一会,再次看向布布的时候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着对此故乡的思念。随后缓缓的说道

    “噢,没事,我就是想找人聊聊天而已。”

    前世的他活过了25个年头,这一世他又是从婴儿开始出生的,身边的大人们看他总是当他是个小孩子,而学堂里的同学年纪又尚小。

    慢慢的便也不怎么愿意出去玩耍,每天过着3点一线的生活,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朋友。

    布布还是趴在原处,但是抬起头看了一会李逸闲

    “行”

    “那好,我每次唤出系统,你都要在这里噢。对了你能rua不?”

    “死变态,离老娘远点。滚!”

    “得嘞!”

    说罢李逸闲收起了系统,打算明日沐浴更衣,去祠堂与西边紫云山上的寺院拜一拜再来这次新手10连

    正当起身要脱去身上的衣物去进行冲洗之时,又看到了在桌子上的华子。又默默地点燃了一根,回忆起了之前的味道

    -----------------

    第二日

    太阳照常的从东边升起,阳光透过床窗照入了李逸闲的房间,照在了李逸闲的脸上

    “妈的,明天就去我爹的布店里整几个帘子过来,兄弟之前要去书堂也就算了,现在都成年了,还不能好好的睡一会嘛?”

    抱怨归抱怨,但常年的习惯已养成生物钟,李逸闲也从床上起来,收拾好了衣物走向了膳厅

    “娘!今天谭姨做了些啥呀?”

    “一大早的就大呼小叫,成何体统?你是成年了,不是成仙了。今天谭姨煮的白粥,快过来喝两碗吧”

    “来嘞!对了娘,我等一下想去一趟西山上的紫云寺。”

    紫云寺位于泉城西门40里的紫云山上,泉城人也都比较的信奉佛教。所以一直以来紫云寺的香火也是十分的旺盛

    “你去紫云寺做甚?”

    “没什么事情,就是想去拜一下,毕竟我这也是刚成年。上次你跟爹的时候我染上风寒不也没去嘛。”

    “闲儿,你要去的话你也顺便帮你大哥求根事业签吧,今年8月马上就要大考了。”原先在一旁吃饭的大太太赵蕙忽然说道

    “好嘞,大娘。大哥今年准备的怎么样呀?”

    “嗯,应该是准备的挺充分的,前日去跟傅先生探讨过文章。傅先生说文章写的甚好。昨夜说是灵感来了,写文章写到了子时,现在还未起呢”

    “逸竹是个好孩子,也确实是个读书的料子。不像逸闲,一点书不会读,从傅先生那边毕业的文章还是托逸竹写的然后他自己再改”

    “娘,这个事情就别一直说了吧”

    “呦,你还知道害臊?前些日子去城西买鲍师傅茶点的热心劲呢?”

    李逸闲听闻也不再多说,夹起饭桌上的萝卜头,用力地咀嚼了起来

    “等会喊王伯跟你一起去吧,记得给你大哥求签噢。想起一个事情,话说你这也成年了,是不是该给你买个丫鬟了呀?”

    这片大陆虽已入封建社会,但是不知道为何却保留了奴隶的买卖,一般大户人家的丫鬟和家丁也都是已买的为主,少有长租

    在李逸闲10岁的时候,便自己要求要了个房间自己住了起来。方雨凝原本打算给其安排两个丫鬟以伺候李逸闲的日常起居

    可却遭到了李逸闲的强力拒绝,说自己能照顾自己。方雨凝看孩子如此坚决,加上年级尚小便也没有再多提此事

    “哎,娘,真不用,我自己一个人不是挺好的嘛。我都自己睡了这么久了,你再安排个人会很不习惯的”

    “那是你此前未成年,现在成年了,不买一个以后怎么会习惯。明日我便去找牙商,你要不就跟我一起去自己选,要不就我自己去选。这事情由不得你,你堂堂李家的二少爷,连一个丫鬟都没有。这出去了怎么见人啊!”

    牙商是这片大陆常见的商人,他们从各地收来穷苦人家的孩子,当然这需要是自愿的。

    将孩子买来转手卖给青楼或是需要丫鬟、家丁的大户人家。有的年纪小的买回去当个童养媳,有的没办法只得将其养大之后再卖

    李逸闲看了眼方雨凝好像没有在开玩笑的样子,便装作没有听到一般。迅速地吃完了早饭扭脸对着王伯喊道

    “王伯,走吧,咱们去紫云寺。”

    “好嘞,二少爷。您先稍等,我去备一下马车。”

    “你听到没有!明天你跟我去还是我自己去?”方雨凝吃饭的碗筷已然放下,怒斥着李逸闲

    “娘,真不用买,我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

    “那就是我自己去是吧?”方雨凝没有理会李逸闲的反驳,皱着眉双眼怒视着李逸闲

    李逸闲生怕自己的母亲给自己买来好几个,便只得同意下来

    “好好好,我跟你去”

    方雨凝见李逸闲同意了下来,便不再过多纠缠。

    不多时,便听到门外王伯在大喊

    “二少爷,马车备好了,咱们走吧”

    “来嘞”听到王伯大喊,李逸闲也没有再做逗留,便直接起身出门上了马车

    “二少爷,紫云寺离咱们这还蛮远的,你看你要不要在车上小息一会。”

    “不用,王伯,就这马车的颠簸程度能睡着才有鬼了,你走吧,我沿途看看。此前基本上也都没怎么出城”

    “好嘞,二少爷,那您坐好咯。咱们这就出发”

    由王伯驾车,马场慢慢的向着西城门出发,出了城门约莫是有个一里地便是一座石桥

    泉城依水而建,西门外便是泉城的母亲河‘晋江’

    虽说是晋江,但是也不过是一条河罢了,遇到降雨充足,水位会猛涨,可称之为江

    但是若是遇上枯水期,周围村落以及泉城的用水,水位线下降的飞快。低时可至一成年人的腰处

    整条的河流并不算十分的长,约莫有个3-4里地

    此前西门村落的人们都是靠着小船往返于村落与泉城

    大约是20年前,泉城的上一任县令丘公号召泉城的乡绅以及富商一同出资修建一座桥

    开始时无人响应,后是给予了一定的减税政策,而后便各家出资,周围的村民出力修了这么一座桥并起名‘万安桥’

    两人此次前去紫云寺并非什么急事,王伯也就没有着急驾车,便开始与李逸闲聊了起来

    “二少爷,这万安桥此前在修建的时候,老爷也来募捐了呢。我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老爷”

    “王伯是这个时候才来的李家嘛?”

    “嗯,之前一直在四处做短工,弄些体力活。修桥的时候,遇到了老爷。老爷看我人做事踏实,便问我要不要来李家。于是我便就答应了。”

    “那这么看来,我爹看人还蛮准的噢,王伯这两年你也应该攒了不少银两吧?不打算讨个老婆?”

    “哈哈哈哈,二少爷您说笑了,我这不过是一个管家,而且都已年过半百了,去哪里讨什么媳妇啊!”

    “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不要因为年龄的问题而苦恼啦王伯。”

    “二少爷不要拿老朽开玩笑了,倒是二少爷你该找个媳妇了吧!”

    “王伯,聊这个就没有意思了,我这才刚成年呢”

    “刚成年怎么了?有多少人在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

    李逸闲平日里与同学接触并不多,反而与王伯接触不少,年纪尚小时便是由王伯接送上下学堂,在家里除了亲人关系最好的便是王伯。在与王伯聊天的时候让他想起了前世的父母,大学高中的时候不让谈恋爱,一出来工作了就想马上抱孙子。去领养的还不成,这不是难为人嘛。

    “对了王伯,托你帮我在紫云村还有依江村买的地如何了?”

    紫云村位于过桥后约莫6里地左右,紫云山下在晋江处于上游,而依江村则在过桥后下游,两村的交界则是官府修的官路

    泉城在周朝地处东南,在其西面则是广城。两座城池都是周朝重要的通商港口。这条官路便是直通广城的,再往西则是茶国的所在地了。

    李逸闲此前有1成的私人定制利润,点数的计算是不会再二次的进行扣除的,也就是如果这笔钱的点数已经扣过了是不会再二次扣除的。此前李逸闲吃住家中也没有什么想要买的,多出的钱便委托王伯到这两个村里买地

    “嗯,有卖的都买了。都是以市场的价格买的地,不过倒也没让村里的人搬走,让他们先住着,地租也便宜了些给他们住。反正二少爷你不也不着急用嘛。还有些乡绅,想着坐地起价,我便也没有着急买。”

    “嗯,如此甚好,此前也是我考虑不周,忘记交代了。就让村里的人留着吧。此前我也一直没有用”

    “对了王伯,依江村南面的那些荒地呢?”

    “那些啊,我还没去问呢,我买的都是大家开垦过的地了。二少爷你要是有空可以明日买完丫鬟正好去官府问问。不过南面的那些已经靠海了,种地的话基本上也都种不出什么呀。”

    “明日再说吧,王伯还要有多久能到啊?”

    “再有半个时辰吧,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