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当个地主
繁体版

第二章:爹,我有个赚钱的路子

    李逸闲,八年前在这周朝的泉城诞生,可能是孟婆忘记了或者给别人安排的奇遇给他遇上了,是的他重生穿越了并带上了个系统,穿越到了这么个一个平行的世界中。

    不知道该说幸运还是不幸这个世界还处于封建社会,科技也都还没有发展。虽不至于到原始社会,所有的工业品也都没有。李逸闲重生识字后也认真的翻看了家中的书籍了解了一下历史。

    目前的时间上有点类似古时的唐朝,但是不同的是,这片大陆并不是大一统的,大约为1000年前整片大陆还是统一的,被名为昆的一个国家统一着,长时间的统治加上封建社会的弊端,而后便是常见的阶级矛盾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最终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旱灾后爆发了分裂以及内乱。

    经300年的乱战,庞大的帝国现被分裂成了5个国家,分别为地处北部的夏,东北方向的金,西南方向的茶,位于中部的乾,以及现在李逸闲所处的周

    由于乾地处中部,但平原较多,故粮产丰富,自内战后乾朝的皇帝也都尽心尽责,出过几代明君,现实力也最为雄厚。其中文人雅士,或是工匠技艺都比其他几个国家强上不少。

    而李逸闲所处的周朝则不同,地处东南河流复杂,物产丰富,水运发达为其通商创造了天然的便利。是故周朝的贸易最为发达。虽南周想大力发展文学,可会读书之人不知为何少之又少,少有的天才也大多更愿意前往乾国进行学习,可去的大多也都没有再回来。

    周朝与乾朝边界接壤,此前700年也发生过几次战争,也是由于南周的河流复杂,而周朝的士兵相较于他国大多熟悉水性,所以也都没有什么国土上的变化。而周朝想要向乾朝进攻,又苦于骑兵太少,与金朝以及夏朝的贸易线路又被乾朝所隔断,两国也发现似乎谁也无法奈何的了谁,故渐渐地大家也就不打了,并开放了小量的通商。毕竟两国的也都为汉人,没有,必要整个你死我活。

    ------

    周朝泉城李府

    今日是李府的家宴,全家人都出现在这餐桌之上

    “爹,听说咱们家最近的生意好像不是很好?”李逸闲一边用嘴挑着鱼刺,一边问着李裕威

    原本正在吃饭的李裕威抬头看了一眼坐在角落的李逸闲,生气的训斥道“吃饭的时候,别说话,也不怕鱼刺卡了喉咙,回来又在那边哭嚎。”

    在一旁吃饭的李逸竹也停下了手中的碗筷,自己平时也十分的喜爱这个弟弟,虽然说书读的不是很好,但是往日里倒也讨喜,而且弟弟李逸闲长着张娃娃脸,肉嘟嘟的,每次读书累时都去抓着脸揉搓一会,心情也会好上很多。想罢为逸闲开脱起来

    “爹,逸闲不也是关心咱们家的情况嘛”

    “哎,我知道,这个也不需要你们关心,逸竹你好好读好你的书,争取看能否做个进士,为咱们李府光宗耀祖。李府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说哪个人读书有你这么好的,你争取做咱们李府的第一个读书人,至于生意上的事不需要你跟逸闲操心了。”

    李逸闲也终于挑完了这肉鱼的鱼刺,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看向李裕威

    “爹,是不是因为钱家进了批新布啊?”

    “你听王伯说了?是啊,是这泉城附近没有听说的新布料,已经派人去北上查看去了,看着应该像是京都附近的料子。应该过几日就就会带回来了。”

    “只进了相同的布料吗?”李逸闲微微皱眉

    “嗯,昨日收到了来信,只有找到相同的布料,没有什么其他新的布料,倒也离咱们泉城倒是不远。我就让先带着这批没见过的先回来。”

    “爹,这生意上一步慢步步慢啊,如果是跟着钱家这么走,会流失不少客户呀。”

    “嗯,这倒也不用担心,我也有派另外一批人去汴京那边进一些丝绸。是刚有的布料,在泉城没有看到有人有,钱家目前也还没有这方面的动作,之前去汴京那边的商家给咱们留的一批布料,虽然不多,但是在这泉城也是极为独特了。”

    “嗯~~不过,爹我有一个赚钱的路子,你想不想了解一下啊”

    “你能有什么路子?违法乱纪的事情咱们李家可不搞噢。今天先生又来家中了,跟我说你又没有做昨日的功课。你等会先给我把昨日的功课做了。小小年纪关心这么多”坐在李逸闲一旁的二太太方氏听不下去了,拿手轻轻的拍打了一下啊李逸闲的脑袋

    “不是,真的,爹你听我说,整个泉城总共就这么些客户,又大多基本固定,咱们可以自从两个方向进行下手,一个是服务,一个是特色方面”

    “雨凝,你让孩子接着说下去”李裕威听着李逸闲所说,忽然来了兴致,也放下了碗筷看向了李逸闲

    “爹,咱们现在尚未交付的订单还有多少?”

    “大多都还没有交付,还有一小部分让丫鬟过来取了,这段时间尚未回春,有几家太太嫌天气冷也不想动弹,就连丫鬟都没有派来。”

    “那咱们新订的那批丝绸有成品一起寄来吗?话说那批布料是在那商家独有的嘛?”

    “嗯,独有的,有一起带来一些但是很少量,毕竟是快马大约就只能制成一件成衣的量。”

    “爹,这批特有的丝绸不再对外做售卖,这样,你安排点人,去将咱们最好的布料每一种都切下一个小角制成册子。记得是最好的布料。大约都要有手掌大,爹,咱们高端的丝绸布料有多少款?”

    “大约有个10至20款。”

    “够了,就这10至20款,用样的产品不同颜色的也要做上,记得多做几个,然后把其他几家富商的布直接安排人送过去。送过去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关乎到这事能不能成。”

    “啊?什么事情?”李裕威满脸疑问的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有点没有想通李逸闲要做什么

    “找裁缝,把城里的最好的几个裁缝都招来咱们这边。记住要给高价,工钱哪怕没有活都要给。哪怕是开价1两一个月也要让其为咱们布庄单独做衣服,后期如果订单开始多起来的时候,记得裁缝每做一件衣服都要给相应的利润抽成。”

    “嗯?你是想我们直接给城里订购布料的夫人们直接制成成衣送过去?”

    “是但又不全是,记得记录一下各个裁缝做衣服的手艺如何?都有何特点,也制成册子,然后让送布料的时候。记得带着我们布料的册子以及裁缝的册子,对了还要带上裁缝或者裁缝的助手,如果是此前客户就是找的这裁缝做,那就还让他去,为客户重新量好尺寸,记录好每个人衣服的尺寸。特别记得为客户说明咱们最新的这一批丝绸不在对外做销售,需要订购。”

    “这能行吗?太太们这一批的布料刚到手,应该是不会再次购买的吧?”

    “这次不一样,爹,你要找能说会道的下人去,而且要对布庄的布料足够了解,可以为太太们介绍咱们的布料,顺便你也让大娘还有母亲也去打听一下各个夫人之间的习性。例如:大娘就很喜欢那深红红色的布料。大娘的7成衣服也都为深红。”

    “嗯~~前面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这裁缝要是跟咱们狮子大开口该如何是好?而且每月哪里有那么多的需求给到裁缝呢?还有在咱们这定制的衣服该如何定价?”

    “对的,这很重要,裁缝的剩余时间也一定要利用起来,这每月工钱可不好拿,咱们也将少部分的价格较为低廉的布料拿来直接制成一款成衣,分成4个码数3个型号分别为小、中、大、加大这么四个码数分别为:男、女、儿童三个型号。而后记得在咱们布庄分出一小部分为成衣区,将这些制成的成衣挂上。定价不要太高,此前一匹布料大约可制成一家四口一人一套成衣,咱们所低廉的成衣4件要略微的高于整匹布料的价格。但是又不能高出太多,这批产品主打的是利薄多销。至于尺码的制定,就需要爹您安排人在城中进行观察采集了,看看较为常见的体型,以及大小来制定这成衣的生产数量”

    “嗯~~~有一定的空间,那富家的钱呢?那个如何定价呢?而且就算价格,这些低廉的成衣如果销售较好的话,几个裁缝也不够呀,而且你不觉得咱们泉城最好的几个裁缝过来给你做普通的成衣有些大材小用吗?”李裕威越听越来兴致,看着李逸闲开始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总觉得可能有些问题,但整体的下来是有利可图的

    “当然不是要他们来做这些低廉的成衣。而是开始的时候临时过渡而已,这些低廉的成衣可以由裁缝们的学徒来,或者爹从各穷苦人家的妇女让其来做,而知名的裁缝平时需研究不同的款式,以方便往后成衣的制作,若有太太指名某位裁缝来制衣的话,就优先为太太们制定。对了爹,有茶嘛?口渴了”

    “你小子还找我要起水来了?王伯你备一下茶送去书房,我吃好了,走吧我们去书房详聊吧。”李裕威看着李逸闲笑着骂道,说罢便起身往着书房走去“你们吃,逸闲跟我来书房来跟我详细的聊聊”

    “来嘞,大哥,大娘,妈我吃好了,我去跟我爹详细的聊聊。”李裕威起身向着其他3人打了声招呼别向着书房走去

    “嗯,你去吧”二太太方雨凝开始思考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好像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今日先生又到了府中告状,此前还是一周一次,现在已经慢慢地从3天一次变成了现在的隔天一次

    李逸闲一路小跑到了书房,王伯已经备好了茶水,正在为李裕威倒上

    “坐吧,王伯也给他来一杯。”

    王伯搬起了一把椅子放在了李裕威的书桌前,为李逸闲倒了一杯茶水。

    李逸闲看到也就直接爬上了凳子,吹了吹手中的热茶,品起了全程的铁观音,还别说,这铁观音味道是好噢

    “来吧,说说看,这高端的定制该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