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中平
繁体版

第3章 这是学堂?

    学堂离住处不远,一路上陶寨的部分样子映入眼帘,平石阡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穷苦,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小茅草屋,就看见一户人家有鸡窝,里面就那么几只老母鸡,估计还是留着下蛋的。

    本还想着至少在这儿能过个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可终究还是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平石阡猜到这儿比较穷,但没想到这么穷。就陶寨的这副光景能维持到现在都实属不易,可知陶龙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平公子,这便是学堂了。”陶龙指着前方对平石阡说道。

    瞧着眼前学堂的样子,平石阡僵在原地说不出话来。这比自己所认知的山村里的教室还要破,不,严格来讲这根本不是什么教室,分明就是一个支起来的大棚子而已,四周没有墙壁,不避寒不避热,观摩着棚顶那满目疮痍的样子,怕是连雨都可以轻易地打进来。

    “平公子,这里条件简陋,还望您多多包涵。不过有您在,我也可放心多挣些银钱,一旦有了闲钱,我会去请木匠重新修缮一下。”

    陶龙看向学堂,眼睛里充满了心酸,平时既要给这些孩子教书,还要出外挣钱,并无太多空闲时间,他挣来的每一笔钱都要散出去,而这也仅仅勉强让山寨的众人吃个饭罢了,哪里还有钱改善其他的地方。

    此时平石阡却面无表情的听着陶龙的话,自始至终一言未发。随后他目光平静地看向正在惆怅的陶龙,但很快又把头默默地转了回去,脸上露出一丝嘲弄的神情,微微摇了摇头,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先行进入了学堂。

    学堂里的正前方放着一张长桌、一张木凳,但上面并没有什么笔墨纸砚,只有旁边放着的一个大沙盘,上面插着十几根细直的树枝。而底下的孩子们看到平石阡这副生面孔,都在好奇地打量着他。

    “平公子,”陶龙紧随其后,把手里的几本旧书递给平石阡,“这是我平日里教书时所用的几本书籍,平公子饱读诗书,想必这几本书早已熟读于心。而陶某还有要事要做,这里就交给您了。”

    平石阡双手接过旧书,静静地看着它们,他早已恢复成了一副正常的脸色,“陶兄放心,我定会尽到先生的职责。”

    听闻此言,陶龙深深地鞠了一躬,便放心地离去了。

    平石阡看着陶龙离开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心中所想。

    还记得在那个破庙,差点射死自己的那只箭矢,那分明是一支三棱箭,这种箭至少在这个时代造价不菲,但陶龙带领的手下竟然像不要钱一样都配备着,按理说这陶寨也算是一个山贼之处,可如此贫穷的地方怎会有这种力量?很难想象陶龙在背后做的什么勾当。

    但自己又觉得陶龙不是这种打家劫道的人,这其中定有隐情。

    “罢了,等他回来再问个清楚吧。”

    平石阡收回目光,重整思绪,低头看了下手中的这几本旧书,《礼训》、《诗义》、《正己》等,这几本书他闻所未闻,不过翻开大致一看,其实和自己理解的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些礼仪、诗文、做人之类的东西,但奇怪的是书上竟然写的都是简体字,天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许别人早来了一步推广了简体字也不无可能,凭什么穿越这种事情只能在自己身上发生。

    不管了,这个世界历史的走向与自己有何干系,先把眼前的事儿做好了再说吧,眼光放在未来,没必要纠结过去。

    合上旧书,平石阡把它们放到一旁,一开始他就没打算给孩子讲这些东西,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怎么都是男孩?”

    平石阡这才发现学堂里并无一位女儿身,看来这些人的封建思想还是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这些人的脑中。

    “你是新来的教书先生吗?”底下的一个小男孩壮着胆子问道。

    平石阡脸色端正,拿出教师应有的威严,“不错,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平,从今天起,就由我来代替你们的陶叔叔授课!”

    冒出来的这个小男孩又道:“可书上说授课的要叫先生,不能叫陶叔叔,要叫陶先生!”

    ……

    一句话,平石阡无地自容,自己哪清楚这世界什么文化习俗,“先生”这两个字在他的大脑里是用来形容年纪比较大的老师,谁能想到这里不分年纪大小,统一就叫先生。

    不过平石阡还是点了点头,摆出一副颇为欣赏的模样,“很好!看来你的知识学的牢固!值得表扬!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看到先生当众夸奖自己,很是高兴,便大声地回答道:“我叫李南孩!”

    李男孩?这什么鬼名字?平石阡心里实在忍不住吐槽,但他并不知道此“南”非彼“男”。

    “李男孩,嗯,大家都要向他学习!要有自信!有胆量提出质疑!”

    平石阡在讲台上信口开河,这话一听着就尴尬无比,幸亏附近没有大人,要不然看见自己如此欺骗孩童,这张老脸该往哪搁……”

    “好了,都静下来吧。”

    身为先生的威严还是在的,尊师重道的传统早已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自是不会忤逆先生的话。于是一个个闭上嘴巴,静静地等他讲话。

    “我是今日第一天授课,那今天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

    一听到讲故事,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个个翘首以盼,神色激动的等待故事的到来。

    可是该讲什么呢?平石阡犯了愁,白雪公主?这地方又不是欧洲,哪有什么中世纪巫婆;小红帽?也不太适合,主要这些童话都太短了,长的童话他又不会,还是传统一点的长篇小说比较好。

    仔细斟酌了一下,结合这群孩子的出身环境,再加上这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似乎没有什么比三国更适合的了,本想着西游的故事会更好一些,但奈何自己很少看原著,所有的理解都是电视剧里看的,只能说很熟悉,但完整的说不出来,反倒是三国自己研究颇多,反复读了无数遍、看了无数遍、听了无数遍,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无比真切,讲起来也最有自信,就是不知道这群孩子是否喜欢。

    平石阡大致想了一下故事情节,清了清嗓,开口道:“据说,在离我们很远的一个地方,有这样一个朝代——汉朝,可惜的是这个朝代落寞了,在汉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随后出现了黄巾军起义,他们想推翻这个政权,而黄巾军就是平民凑成的军队……”

    平石阡滔滔不绝的讲着,从桃园三结义到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直讲到过五关斩六将这才草草结束。

    果然如他所料,这些孩子生长在陶寨,这寨子一猜就是尚武的地方,孩子多少会受到影响,再结合四朝乱世的背景,三国这部小说也是更好的贴合了时代,这十几个孩子眼睛里直放光,然而正听到精彩处故事戛然而止,脸上纷纷露出不舍的表情。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所有人都到前面来。”平石阡喝了口中间小青送来的茶水,站起身来说道。

    孩子们纷纷恋恋不舍地走上前,见到平石阡正在沙盘上用树枝画着他们看不懂的符号,一个个疑惑不已,这貌似是陶先生从未教过他们的东西。

    “今天要教给你们的很简单,所有人,跟我读,”平石阡用树枝指着沙盘,“1像树枝细又直,2像小鸭水中游,3像……”

    平石阡把从0到10的阿拉伯数字写在沙盘上,并用儿歌的方式教给他们,让他们先学会最基础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现在没什么用处,但学成之后肯定会大有建树,没准还能成为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名人,而且他总有一种预感,自己将阿拉伯数字教出去,这件事在将来对自己定会有大用处。

    “你们要把这些数字牢牢地记住,明天我会逐个检查,什么时候所有人都会写了,我再给你们讲后面发生的事,记住了吗?”平石阡对孩子们说道。

    “记住啦!”

    孩子们整齐的声音进入到平石阡的耳朵里。看着他们在前面围着沙盘,用树枝开始认真学习的样子,平石阡欣慰不已,这地方虽然穷,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还是非常高的。

    “竟然已经这个时辰了!”

    平石阡才注意到外面的天色,很明显都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他中间还好歹喝了几口茶水,可这孩子们都已经饿了一天了,即便如此他们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打断过自己,这心里着实有些过意不去。

    最主要的是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讲了这么久,可能是三国这本书他实在是太喜欢了,沉浸其中而忘记了时间。

    “孩子们!”,平石阡用力拍了拍手,孩子们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回过头来看着他。

    “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我很满意,这些东西咱们明日再学,今天就先这样,散学!”平石阡一挥手,示意已经可以离开学堂了。

    “好耶好耶!”

    “散学喽!”

    ……

    先生已经发令,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树枝,个个欢欣鼓舞,高兴的向外面跑去。

    平石阡笑着摇了摇头,看来放学还是更吸引孩子的,这和他小时候简直如出一辙。随后端起桌子上放着茶壶茶杯的托盘,胳肢窝夹着那几本旧书,也准备离开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