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自爆,实现阶级跃迁
繁体版

第87章:春风得意迎亲路

    元宵过后的好几天,建康城里公卿百姓都在传元宵夜发生在秦淮河岸的趣事。

    有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戴方勇擒盗贼“草上飞”的侠义壮举。

    也有变成茶余饭后笑谈的王坦之怒骂王国宝携宝招摇、丢人现眼的闾巷秘闻。

    而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为广泛的,还是谢文那几十首惊才绝艳的诗文。

    不过一两日的时间,他的名声就已经传出了建康城,开始在整个江左大地散播。

    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连沦落在苻秦治下的中原大地,也将为他的斐然文采而惊叹。

    但不论是怎样轰动的大事,在不停流逝的时间面前,总是会被逐渐抹去痕迹,只留下一个事件名字,被有心人所铭记。

    而对那些本就只当做笑谈的看客来说,就算是改天换地的大事,也只会被当成过眼云烟,转瞬即忘。

    更何况那不过是在一个稍稍不平凡的夜里,发生的几件稍稍不平凡的小事。

    当二月春风吹拂江南水岸,剪出一片片嫩绿的柳叶,人们早已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所吸引,哪里还记得元宵之夜发生的趣事。

    等人们再一次注意到谢文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是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百花盛开了。

    那是三月初八,风和日丽,喜鹊喳喳。

    乌衣巷内,熙熙攘攘,谢、张府前,门庭若市。

    只见谢文身穿红袍,头戴一梁进贤冠,跨坐高头大马,右手揽着缰绳,引领一队鼓吹人众,抬着花轿,从谢安府门前轻驱马蹄,顺着乌衣巷,吹吹打打地往张府而去。

    也不知是不是太久没看到如此盛大的高门士族成婚大礼,不仅乌衣巷内挤满了人,就连与乌衣巷连通的街道和小巷之中,都凑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看到一路上人群涌动,络绎不绝,一个个比肩继踵,全都伸头探脑观望着迎亲的队伍,谢文的内心无疑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要是换做以前在山野之中,这样盛大的婚礼,他简直连想都不敢想。

    尽管现在置身其中,成为了婚礼的主角,但他依然感觉有些恍惚,感觉这是一场梦。

    谢安给他的礼遇,实在是太到位,让他简直挑不出半点毛病。

    到这一刻,他才真正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决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真真切切的谢家人,当成谢安至亲的子侄。

    他将不遗余力,为了谢氏家族更加绵长的繁荣昌盛而奉献一生。

    而今天,将是他奉献的起点。

    张府离谢府其实并不远,走了没多久,他们就来到了张府之外。

    谢文快速下了马,恭敬地候在府门前,准备接亲。

    只见张府门前也是张灯结彩,到处贴着喜字,就连地上都铺上了红毯,一派喜庆气氛。

    在府门前等了没多久,就看到张彤云在张彭祖的牵引下,由张玄之、张羽相送,出现在了门框之内。

    只见张彤云头戴凤冠,脸遮红纱,身穿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肩披霞帛,手臂缠着“定手银”,下身穿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缓移莲步,五步一回眸,十步一回头,缓缓地走出门来。

    虽然隔着红纱,看不到张彤云的神情,但谢文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张彤云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虽然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十几年养育之恩,怎能一旦割舍,十几年生活之地,怎会没有半分留恋。

    也不知等了多久,张彤云终于跨出了门槛,来到了谢文的面前。

    谢文不敢有半点怠慢,连忙躬身拜道:“拜见岳父大人。”

    “贤婿请起,今日老夫将彤云交到你手,望你二人桃李同心,举案齐眉,白首不相离。”张彭祖微笑道。

    “小婿定不负所托,给娘子一个美满的未来。”谢文再次拱手为礼道。

    “好,你牵彤云入轿吧。”

    张彭祖微微点头,不再多言,将张彤云的手递给谢文。

    谢文连忙接过,只觉入手有一丝温凉之感,肌肤相触,柔若无骨,滑软细腻,让他的心不禁都酥了。

    从认识到现在,他还是第一次牵到张彤云那肤如凝脂般的柔荑。

    他本以为,已经有了三个美婢,他在美色面前会有足够的定力。

    但这一刻,他才发现他错了。

    至少张彤云现在便让他心底泛起了一股原始的冲动。

    而对于张彤云来说,她虽然不是第一次碰男人的手,但父亲、兄长之手,和爱侣之手,又有着根本的区别。

    她只觉一股热气从谢文的手心传来,顺着她的手臂,直击她的心灵。

    让她感到心头被小鹿乱撞,害羞不已,几乎有失力瘫软之忧,她不禁想要即刻将手抽出来,却又怕伤了情郎的心,不敢乱动。

    好在轿子停放的地方距离府门前并不远,她勉强可以忍耐得住。

    走过这一段距离短却历时漫长的阶梯,跨过压低的轿前横木,从谢文掀起的轿帘跨入轿中,然后稳稳坐下,她那颗悬着的心才堪堪放下。

    她不禁轻抚着胸口,暗惊道:“这就是成婚的感觉吗?真是不可思议!”

    谢文却不知道轿内发生了什么,连忙跨上马背,准备出发。

    “起轿!”

    只听一人高声一喝,谢文便轻拍马屁,领着队伍朝谢府而去。

    相对于来张府之前,回去的队伍又长了一大截。

    多出来的不仅有挑着十来箱嫁妆的挑夫,还有两个老妈子,四个小丫鬟,以及本来随身伺候张彤云的莲儿。

    浩浩荡荡的队伍,缓慢地穿过乌衣巷,引得无数路人露出艳羡不已的神色驻足眺望,谢文在马背上将这一场景尽收眼底,一种无比的自豪感,瞬间油然而生。

    这种感觉,比他来时更加强烈。

    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孟郊”内心深处的憧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他虽未“登科”,却已经体会到了胜过“登科”的喜悦。

    时光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他们就回到了谢府门前。

    只见此刻的谢府门外,早已是宾客盈门,一个个翘首望着花轿,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谢家新妇出轿时的绰约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