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自爆,实现阶级跃迁
繁体版

第85章:神奇的绿光

    掀开船厢外的门帘,谢文便看到三张熟悉的面孔,连忙拱手为礼道:“让三位久等了,真是抱歉!”

    三人发现有人掀起门帘,本来还有些奇怪,但看到谢文时,脸上都露出了欣喜之色,连忙站了起来迎接。

    “我们也才刚到片刻!未曾等文度前来,便自顾自坐进了船厢之中,才是应当抱歉。”张玄之微笑道。

    “玄之兄就不要客气了,现在人都齐了,不妨让船家开船,咱们也好一览今夜秦淮河之丽景!”谢瑶忽然出现在船厢门口笑道。

    “球度所言甚是。”

    张玄之点头答应一声,连忙朝门口伺候的仆人使了一个眼色,那仆人便快步朝船尾走了去。

    “请众位客官坐稳了,船开动了咯……”

    只听船尾传来的一声呼喊落下,游船便缓缓摇动,在秦淮河中破浪前行。

    这时,原本在船厢里的张玄之、张羽还有张彤云都走到了甲板之上。

    望着河岸上灯火辉煌的街道,听着秦淮河两岸鼎沸的人声,看着车水马龙般来来去去的行人,众人都不禁沉浸其中,怡然自得。

    “真是热闹啊……”

    张羽感叹一声,又忽然指着岸边的一个有如楼阁一般的大灯笼道:“你们看那盏灯笼,也不知是谁家做的,竟然如此之大,那灯罩之中,竟然还能发出绿光,真是神奇!”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好奇地顺着张羽的手指看去,只见那原来并不是一盏灯笼,而是一个六边形的木质的小楼阁式的灯罩,灯罩之下,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台子,台子放在一张肩舆之上,由四个大汉抬着,正沿着河岸朝他们走来。

    等到走得近了些,他们俱都好奇地眺目而望,想要看清那绿光如何发出。

    但毕竟隔着河岸,他们所处的地势又相对来说稍低一些,放眼望去,只能看到那灯罩的上半部分,根本看不到发光之物。

    “你们说他那灯罩之下,究竟是什么东西,竟能发出绿光?”张羽好奇道。

    “我看多半是传说中的深海夜明珠所散发之光。”谢琰大胆的猜测道。

    “我看却不是,据说深海夜明珠虽然可以发光,但须得处于暗室之中,现如今秦淮河岸有如白昼,夜明珠如何能让放出如此夺目之光芒?”谢瑶却摇了摇头道。

    “那兄长以为是何物所发之光?”谢琰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这我却也猜不出来。”谢瑶微微一笑道。

    “文度可有何见解?”张玄之忽然看向若有所思的谢文,问道。

    “以前在山野之间,我曾见过一群萤火虫聚在一起,其散发之光,便与此光类似!可萤火虫向来夏季出现,而且就算捕获了萤火虫,要不了多久,萤火虫便会死亡,再也不能发光,所以其中必然不是萤火虫!天下还有何物能发此种绿光,我还真不知道。”谢文叹息道。

    “彤云,你以为是何物能发绿光呢?”张玄之又看向张彤云,问道。

    他那个样子,看起来似乎已经知道了这绿光是从何而来一般。

    “小妹见识短浅,不敢妄言,但我猜这绿光由来或许与那大红灯笼发出红光的缘由是相同的。”张彤云微笑道。

    大红灯笼能发出红光,其缘由,无非是因为贴在灯笼骨架上的红纱、红纸。

    而绿光的由来,或许也是因为有人用绿布将火光罩住,才散发出绿光的。

    此言一出,谢琰不禁点头道:“看来小娘子才是独具慧眼啊!”

    “诶!你们看那是什么?”

    就在谢琰点头表示赞同的时候,河岸上突然冒出一个不停闪动的黑影,朝着那肩舆追去,引得张羽发出一声惊呼。

    当众人顺着张羽的目光看去,就看到那本来夺目的绿光在那黑影闪过的那一刻瞬间消失。

    “不好!是贼!”

    谢琰大喝一声,想要纵身前去抓贼,可是却因为在河中央,有心也使不上力,只能焦急地望着河岸上的情况。

    只见那四个抬着肩舆的大汉发现那黑影闪过之后,绿光消失,当即大吼道:“站住!哪里跑!”

    话音未落,四人几乎同一时间放下手里的肩舆,迈步追了上去。

    边追还一边吼道:“抓贼!拦住那恶贼,他偷了太原王氏宝物!”

    “谁抓住他,赏钱五千!”

    “快拦住那个黑衣贼!”

    ……

    然而,尽管他们喊得很大声,但当那黑衣人手持匕首向前冲的时候,还是没有遭到半点的抵抗。

    那四人的喊声,甚至还为那黑衣贼开辟了道路。

    见此情状,谢琰不禁扼腕叹息道:“唉……看来是抓不住了!方才听那人说那上面放的是太原王氏之宝,恐怕真是夜明珠!也不知是哪个败家子,竟然将如此贵重的宝物拿出来招摇过市!”

    “现在说抓不住,还为时尚早。”谢瑶看着你黑衣贼逃去的方向道。

    “你看,那好像是戴方!”

    张羽神情激动地望着黑衣贼身后的一个快速追赶青衣男子道。

    “有戴方在,定然不用担心了。”谢琰心头松了一口气,又满怀好奇道:“真想知道,那黑衣贼盗取的究竟是什么宝物!”

    “要想知道还不简单,等会儿下了船,去问问戴方不就知道了。”谢瑶笑道。

    “这倒也是。”

    谢琰转过头,不再去看岸上追贼的热闹,可是岸边的风景,他却也无暇欣赏。

    只见他来到谢文身边,低声打趣道:“佳人在侧,兄长怎么只顾看河岸风光,却冷落了佳人?”

    “这小子,岸上的热闹看不成了,又想来看我的热闹了!”谢文暗自嘀咕一声,笑道:“瑗度岂不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良辰美景,转瞬即逝,若是不好好欣赏一番,岂不徒留遗憾?”

    说罢,他挪步来到张彤云身旁,微笑道:“小娘子一番盛情好意,谢某着实感激不尽。”

    “那郎君将如何报答我这一番好意呢?”张彤云笑道。

    “嗯……谢某无以为敬,但能以身相许!”谢文低声打趣道。

    “哼!我看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张彤云娇嗔道。

    ……

    看到此情此景,谢琰不由得一愣,暗自笑骂道:“你知道你刚才说了什么吗?真是口是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