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便宜国舅生存记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君臣二人还想详聊,可朝事众多,最近兵部有上书哭穷,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实在是疲于应付。

    眼看着要过新年,玄武门之变的影响还没有在整个大唐消散,李世民与他的一干幕僚们精神紧绷,就怕贞观元年再生事端。

    至于长孙安业,没有李世民这个大户的打扰,他的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临近年关,让管家将要送回老家的年礼备好,长孙安业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写了封家书问候老家的儿女,至于那些小妾啥的,不好意思,长孙安业这个母胎单身是真的没有想起来。

    年关刚过,长安城内的年味还没有散去,矜矜业业的朝堂又像个机器一样重新运作起来。

    每每冬春两季,边关的狼烟就没有停止过,一封封边关急报从边关八百里加急送到立政殿,愁的李世民眼圈都熬黑了。

    胡商事宜的解决,让国库重新丰裕,年关之前,又有一批新粮入库,此刻的李世民,心里蠢蠢欲动,但又碍于渭水之盟的签订与文官集团的拒绝,李世民最近几日左右为难。

    李世民的班底都是武将出身,得知突厥人扰乱边关,一个个拍案而起,就差立个军令状,誓要将颉利斩于马下,用他的人头祭旗。

    就连李世民,心里也是这样想,自从去年渭水之盟后,李世民每天心心念念的,就是打死突厥、碾压颉利,只是时机一直不成熟。

    眼下倒是有个上好的时机,突厥人扰边,大唐自然是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再加上这大半年的积累,大唐军粮都不缺,如果能成功的话,说不定大唐就此就能直接报仇。

    但文官集团不这样想,他们有的是从前隋遗留下来的老臣,有的是李渊建国之后的班底,还有的是旧太子李建成的幕僚,他们对于李世民,心中很是复杂。

    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的上位在他们看来又是那样的大逆不道,在心里,那些大儒清流对李世民这个皇帝本就很有想法。

    李世民又因为这些文臣原先的主子对他们心有隔阂。

    彼此对立之间,只能是君臣不和结局,朝堂表面的平静也是君臣双方的勉强维持。

    渭水之盟,在文官们看来都是李世民问题,现在大唐好不容易得到了片刻的安静,他们怎么可能会容许陛下胡来。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大唐现在还不稳定,更是需要修养时间,此刻要是发动战事,那大唐岂不是也要走上前隋穷兵黩武的境地?

    有历史教训在前,就算是心理再想教训颉利,他也不能不管整个大唐百姓死活。

    所以一时之间,文武双方将朝堂当做了辩论赛,李世民心中没底,一直犹犹豫豫的没有下定决心。

    一场早朝下来,李世民的脸色漆黑。

    等到所有大臣全部退下,房玄龄这才犹豫地提议:

    “陛下,是不是可以去问一下那位大才?”

    朝堂中的利益关系太过复杂,身在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顾及的东西,唯有去征询一下旁观者,才能让陛下更好的看到这件事的得失。

    李世民眼睛一亮,急忙让人将便衣准备好,让房玄龄穿着麻衣,让李君羡驾驶着马车,三人朝着迎客楼奔驰而去。

    今日的长孙安业,正在酒楼之中琢磨如何才能将暖气管道给制作出来。

    起初,长孙安业想的是金属管,可在这个盐铁接受管制,铜又是国家钱币的时代,先不说他能不能解决金属管道散热的问题,只是制造成管状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金属管没有了指望,长孙安业又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用陶瓷了。

    用不到瓷器那样的精细,只需要用最粗糙的陶土,制造出大小不同的管状物那就可以。

    可经过了解,长孙安业这才发现,原来现在的技术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看着院子里的陶土,长孙安业正发愁呢,就听到前厅传来了些许的嘈杂之声。

    “小五,是谁啊?”

    “掌柜的,是李老爷他们!”

    小五很敬业,后院这个地方,因为位置隐蔽,早早地就被长孙安业当成了实验场所,至于长孙府,早就被长孙安业当成了一处宅子。

    那边世家林立,耳目众多,一点点的动静都能引起众人的关注。

    长孙安业本就不是一个能闲的出的,制作出来的东西又都是跨时代的,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专利概念,这要是被人学了去,长孙安业都没地方找理去。

    “老弟,过年好啊,怎么,大过年的都没有回家过年?”

    拍拍手上的尘土,长孙安业踱步来到前厅,看着风尘仆仆的李世民三人,神情很是疑惑。

    “哎,这不是生意出现问题了吗?前段时间边境发生了动乱,各支商队都受到了影响,我这手上还有一批货囤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商路才能稳定下来。”

    李世民装作哀声叹气,好似自己的生意真的受到了多大的打击一样。

    可能真的被突厥人气到了,李世民直接拎起酒瓶就开始狂灌,看的长孙安业一阵的心惊。

    既心惊这人的不要命,又心疼自己好不容易酿造出来的高度酒就这样被人牛嚼牡丹了。

    房玄龄在一边很是尴尬,陛下这还没有介绍自己,自己要是贸贸然撞上去,好像很没有礼仪。

    “这位是?”

    李世民可以忽略,可长孙安业不能,这么大的一个人站在那里,注意力拉满好不好?!

    “哦,这是我家的账房,姓房,这不到年关了吗,他特意前来报账的,边境生意也是由他负责,一大批货物都被那些突厥人给抢走了,这一年也算是白干了。”

    李世民入戏很深,房玄龄眼角微抽,可陛下终究就是陛下,房玄龄总不能不给面子,只能站起来给长孙安业行了一个礼,微笑表示友善。

    这瓶酒本就是上次酒的升级版,一咕噜喝下去当时可能没什么感觉,可高度酒最强烈的就是它的后劲,酒味上涌,李世民面色赤红,显然,这人已经有几分醉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