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罚未来
繁体版

第13章 夜皇拓幽

    北阴极地,又名大夜国,因为秋分之后夜长昼短,甚至靠近北边的地方甚至会有极夜现象,由此得名。

    大概在三百年前,北阴极地并没有立国,南方的萨里汗草原各部在人口和资源上,远多于摩尔族,所以更多的时候,摩尔人是依附于萨里汗草原而存在。

    北地苦寒,但树木高大挺拔,各种珍禽异兽层出不穷,兽皮貂皮都是极好的御寒之物,而且盛产各种珍稀草药,而这些,也都是南方那个彪悍的邻居所稀缺的。

    每年,北阴极地都必须向萨里汗进贡无数的树木,皮革以及草药,如若不然,萨里汗的大军顷刻即至,踏过大青山山脉,摩尔人就无险可守,摩尔人固然长得高大威猛,但无论在兵器锻造上,还是军事战法上,都远远落后于萨里汗人,因此屡战屡败,不得不俯首称臣。

    转机是在萨里汗与墨长河洲的那一场有云之战后,近百万的人马为了争夺交界处的有云河套,搏杀了近两年的时间,最终在付出无数生命的代价之后,墨长河洲各国联军,最终拿下了这个战略要地。

    作为附属部族,摩尔人自然也要派兵参加,带队的是当时的部落王的长子拓幽,很不幸,他战败被俘了,但幸运的是,他并没有被杀。

    他被充入恒国大司马凌士成的府中做奴仆,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他接触到了璨若星河的墨长河文明。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衣服可以做得那么柔软,第一次知道,食物可以做得那么的精致细腻……他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这让他陷入了一种强烈的情绪之中,时而惊喜,时而沮丧。

    他也第一次知道了礼,这似乎是维系恒国乃至墨长河洲各国的政治纽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礼的存在,也保证了君权的存在,而君权至盛,则手之所指,无不摧折。

    权力真是个让人上瘾的东西。

    他开始疯狂的学习各种知识,从庙堂之上到瓦泥之间。

    凌士成甚以为奇,称他有骄人之姿,于是除了贱籍,举荐为官,在恒国一呆就是十六年。

    这一日,传来消息,老部落王殁了。

    拓幽上殿痛哭,恒国皇帝怜其悲苦,准允其返回摩尔族。

    随行五百余人,包括各色工匠技人,这些,都是恒国皇帝送给他的礼物。

    要从陆地穿过萨里汗自然绝无可能,但恒国的航海技术,早就将海洋变成了通途,他们从海上绕过了萨里汗,直到北阴极地。

    老王新丧,王位觊觎者如过江之鲫,但在拓幽面前,都不足为虑,除了自己的三弟木幽,他母亲娘家是摩尔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他的舅舅统辖的地方也是北阴极地最富足的地方。

    然而,木幽却退避三舍,主动放弃了王位。

    三百年前,拓幽登上了王位,他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的开始各项改革,他期待着能把摩尔族团结起来,打造一个新的墨长河洲。

    他几乎照搬了墨长河的政治体系,宣布建国大夜,自己也由王而改成夜皇。上下以礼融人心,以法制规矩,各种传自墨长河的技术也大量使用,开学府备讲堂,宣扬王者之道。若有忤逆不改的,则送他下地狱,如此风行雷厉施行了几年,摩尔族也从一盘散沙的格局,逐渐凝聚起来。

    然而,内忧外患也纷至沓来。

    首先发难的,来自内部,摩尔族的旧贵族,在这场变革中损失最大,原本的权力被分割成了几大块,分了出去。他们原本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是这片土地上生杀予夺的决定者,但夜皇派来了代表他皇权的官员,拿走了本属于他们的东西,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战火从木幽的舅舅那里燃起,他们要求废除拓幽,立木幽为王,一切重回旧制。

    但木幽却坚定的站在了他哥哥一边。

    夜皇拓幽宣布平叛,他为了这一天,也准备了许久,在军事上,他这几年以军法训练的青雉、白凤二军,早就不同于那些混乱的旧军队,严明的纪律和新法打造的各种锋利武器,让他面对叛军时势如破竹。

    很快,叛军大败,木幽的舅舅被俘,一刀祭了天。

    国内大震,再无敢明着跳出来的反对者了。

    接下来就是萨里汗国,有云大败之后,萨里汗国也元气大伤,如此休养生息二十来年,才恢复了些元气。

    他们对墨长河痛恨至极,但一时又没办法。

    自己的北方附庸眼见又要变成了一个新的墨长河,这如何能忍?真的墨长河打不过,收拾你还不是易如反掌?

    当即起兵十余万,征讨大夜。

    兵锋掠过大青山脉,直入北阴极地腹地,一路上虽被各种偷袭侵扰,却也没有遇到什么实质性的抵抗。

    大军直指大夜皇城——凤凰城。

    凤凰城早已变成了一座坚城,城高数十米,集中了大夜大部分的精锐兵力,而且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积累各种物资,兵精粮足。

    骄傲的萨里汗人连攻月余,付出上万兵力的折损之后,寸土未进。

    这时已到十月,天气开始转寒。

    萨里汗大军陷入两难之际,拓幽又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萨里汗的粮仓守备,被白凤军如尖刀一般杀穿,然后一把火把粮食烧了个干净。

    漫长的运粮道上,更是危机四伏,运粮的人少了,直接就被截杀,运粮的人多呢,则被日夜骚扰,迟缓脚步,人多也是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再加上各种损耗,运到前线不过只剩十之二三。

    这仗打到这,萨里汗的主帅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冬天一到,全都得交代在这里,于是命令撤军。

    萨里汗人也是知兵之人,只命大军缓缓而行,一路布置周密,未给摩尔人什么可乘之机。

    然而,在走进大青山,就要踏上国土之时,意外发生了。

    拓幽早就算好萨里汗大军的扎营之地,而事先挖掘好地洞藏了百多名身手敏捷的精兵,是夜夜深之时,这些兵士从洞中混出,四处放火,然后用萨里汗语大呼主帅被杀了,睡梦中的萨里汗兵丁惊醒起来,看到四处火气以及各种混乱,毫无意外的炸了营。

    早已埋伏在四周的青雉、白凤军乘势杀出,萨里汗大败,逃出大青山者十不足三。

    经此大胜,拓幽威望空前绝后,然而也正在此时,他派人向萨里汗求和,提出愿意继续上贡,并立誓永为中立之国,萨里汗自感无法两面对敌,也就只好允了。

    双方迎来了百年的和平。

    拓幽大封功臣,从墨长河随他而来的十三位立下大功的人被册封为贵族,并按摩尔人的习惯赐姓,再派到各地为郡守,世袭罔替。不过经过了两百多年,还是有些家族不可避免的衰亡了,现在只剩下七个家族仍在维系着,而格日朗城城主布洛林一脉,即为其中之一。格日朗城背靠大青山,和萨里汗接壤的边界,重要性自不待言,由此也可见拓幽对于他的倚重。

    如此又过了二十来年,拓幽病死,其后几代大夜国君,也都秉承了拓幽的治国外教方针,大夜也由此渐渐的稳定下来。

    然而,冰河之下,暗流涌动,这最大的矛盾,还是来自新旧贵族。

    虽然已过三百年,但旧贵族仍视七大家族为墨长河洲的后人,对于他们把持了太多资源,忿忿不平,而七大家族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也早就暗暗结盟,以此相抗。

    一直以来,夜皇都摆出一副裁决者的姿态,平衡两方势力。

    到了重幽继位,他建立了牵星使制度,作为七大家族的制约,将当地的大部分兵权归于牵星使手下,尤其是青雉军和白凤军这两支主力,也都派到各个牵星使下当差。

    这风一吹,七大家族顿觉后背发凉,惶惶不可终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