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122章 绕道宾州

    缐国安是孔有德最为倚重的大将,负责镇守柳州。柳州与昆仑关唇亡齿寒,缐国安不得不救。

    不过,他与孔有德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境:部下兵马总数虽多,但分散各地,既要防备大西军,还得防备境内的明军。加上贪图安乐,部将大多不愿出兵。

    这一次,缐国安只带来一千兵马。他与孔有德是皮岛时的老战友,深感愧疚,便亲自统军来援。

    缐国安说道:“王爷,人心散了。广西事多,咱们当初就不该分兵略取四方。现在急时用兵,各地抽调不及,诸将也多存有私心。”

    清初四个汉人藩王,是正儿八经的藩王,有军队,有封地。孔有德在广西就藩,就是广西的土皇帝。

    手下诸将分守各地,各自有了地盘,俨然就是当地的土皇帝。遇有急事,再让他们出兵死战,可就难了。

    孔有德叹道:“广西的明军多,老百姓又穷。我们要养活四五万大军,就得占领各地,就不得不分兵。只是,覆水难收,撒出去的兵,再收回来就难了。”

    缐国安说道:“我们只有三千多东江子弟兵,来广西前增募至两万人,尚算精锐。到了广西后,又收降两三万明军。此辈只求富贵,寡廉鲜耻,目无忠义,临事退缩。

    “此战之后,王爷还应痛加整顿,去小人,裁老弱,收缩兵马,强干弱枝。如此,我们才能在广西站稳脚跟,三千东江镇子弟才能子子孙孙就食广西。”

    孔有德点点头,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了。他说:“当务之急是守住昆仑关,阻止赤军北上。国安,怎么看?”

    缐国安略一思考,说道:“镇南关为南国雄关,易守难攻。赤匪以东路入梧州,必会走贵县,经宾州,绕到昆仑关的侧背。

    “有宾州,就有昆仑关,有昆仑关,就可保柳州、桂林的安宁。我愿领军驻守宾州,请王爷坐镇古漏关,居中策应,可保昆仑关无虞。”

    古漏关位于昆仑关西北处,与昆仑关、宾州形成犄角之势。

    缐国安的意见与孔有德不谋而合。

    孔有德勉励他道:“国安,我们相识多年,官爵虽有高低,但我一直把你当兄弟看。赤军气候已成,这次来势汹汹,你我总得勠力同心,方可共克时艰,保全富贵。”

    缐国安明白他的意思,说道:“要不是王爷,缐某不知都死几次了。我们是过命的交情,缐某誓死追随王爷。”

    孔有德放心了,说道:“路遥知马力,久后识人心。此战之后,我必要上书朝廷,保举你一个伯爵。”

    缐国安大喜,说道:“谢王爷恩典,缐某必当竭尽全力,为王爷守住宾州。”

    赤军进入广西,宣布均田免赋、废除贱籍、提倡平等,很快得到广西百姓的拥护。

    沈赤心率军向宾州进发,路过武罗乡,一群义军前来投效。

    首领名叫秦茂国,年纪三十上下,见到沈赤心滚鞍下马,叩头就拜,说道:“小民秦茂国,原是宾阳煤矿上的矿头。清虏搜刮甚烈,我等走投无路,起而造反,在镇龙山结寨抗拒官府。

    “听说元帅为民做主,特意下山投效赤军。我部有一千兵马,全都是宾阳煤矿上的矿工,吃苦耐劳,纪律严明,都愿誓死追随元帅,抗击清虏,追取富贵。”

    沈赤心击毙珠玛喇,声名在震,又鼓吹为民谋利,加之弥勒下凡的传说,老百姓早已将其视作救星。赤军进入广西,散布在各处山寨的义军纷纷来附。

    这位秦茂国长得身材短小,皮肤黝黑,面目不善,大概是长年在井下作业,微微有些驼背。身后跟着两名亲兵,同样个子矮小,坚毅的神情中带着几分凶恶。

    广西民风剽悍,俍兵声名赫赫。桂西、桂南一带多土司,土司兵吃苦耐劳,是很好的兵源。

    沈赤心猛然想起来,太平天国也有一员煤矿工人出身的大将:燕王秦日纲。秦日纲执行命令最为坚决,麾下两千煤矿工人吃苦耐劳,纪律严明,是早期太平军中的劲旅。

    眼下这个秦茂国,岂不就是秦日纲一样的猛将?

    沈赤心十分高兴,对秦茂国说道:“赤军正要进攻昆仑关,你就率军来投,真是天助我也。可见古人说得不假,‘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

    “秦茂国,你是宾州本地人,熟悉宾州情形。如今清虏派重兵防守宾州,依你看,我军该如何夺取宾州?”

    出谋划策非秦茂国所擅长,但他能成为煤矿工头,又能率领矿工起义,并非泛泛之辈。

    他略一思索,说道:“镇龙山、平天山为宾州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清虏兵马单薄,无力防守镇龙山、平天山,只在露圩、古辣两地设防。

    “露圩、古辣地处交通要道,但不够险要,守军势单力孤。依愚之见,不如先派精兵夺取露圩、古辣,再以重兵围攻宾州。秦某乃矿工出身,所部一千兵马擅长挖掘地道,可用穴地攻城的办法夺取宾州。”

    沈赤心大喜,说道:“好!秦茂国,我封你为工兵营长。这次进攻宾州,就请你穴地攻城,在赤军面前好好露一手!”

    于是,沈赤心派李来享进攻露圩、古辣,自己统率大军继后。

    又两日,赤军攻占露圩、古辣,逼近宾州南郊。

    缐国安统领清军,已在宾州严阵以待。赤军势强,缐国安不敢接战,只得把兵马收缩进宾州城,依靠城外的战壕、城头的红衣大炮抗拒赤军。

    赤军骑兵没有携带红衣大炮,以九节十成炮还不足以压制清军炮火。

    相比于架设云梯,穴地攻城可以有效地减少伤亡。在明末,穴地攻城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攻城方式。工兵挖掘地道,直至城墙根下,再设法破除城墙。

    破除城墙亦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埋设大量火药,在地下爆破,炸塌城墙。

    农民军缺少火药,还有另外一种土办法,即掏空城墙下的黄土,只留几根土柱。或用火药炸塌土柱,或用绳索套紧土柱,用蛮力拉垮。土柱一倒,城墙亦轰然倒塌。

    穴地攻城法也有缺点,最主要的就是费时费力,且要测算好距离、位置。

    好在秦茂国是煤矿矿工出身,对此最为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