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97章 水战大胜

    先锋官吴六奇好勇斗狠,不肯轻易服输。他一面收拢败兵,退后五里扎营,一面向许尔显、尚可喜求援,全然不知危险将至。

    吴六奇还有一件杀手锏:他派人联络了赤军水师第一标副标统徐图隆,许以总兵官之职,引诱徐图隆投降。

    徐图隆曾做过红旗水寇的头目。赤军水师在广州全歼红旗水寇,徐图隆投降赤军,所部被打散编入赤军水师。

    吴六奇认为徐图隆被架空了兵权,在赤军水师一定不得意,派人诱降徐图隆。

    原来,徐图隆是潮州府澄海县人。澄海县位于粤、闽两省交界处,大名鼎鼎的南澳岛就属于澄海县。澄海县多海盗,不少人被吴六奇收编。

    吴六奇的军中便有一员千总,是徐图隆的同乡,也是他的发小。这名千总化装成海商,到廉州找到徐图隆,游说徐图隆投降清军。

    此事很快被赤军情报局保卫科侦知。经过近一年的相处,徐图隆已经被沈赤心的领导魅力所折服,也认识到了赤军的强大潜力。

    根据情报局的策划,徐图隆将计就计,向吴六奇诈降。双方约定,两军海战时,徐图隆将率领亲信倒戈,清军水师将里应外合,一举击溃赤军水师。

    这天,赤军水师进入雷州湾,逼近雷江口。第一标、第二标共有两百余艘战船,船帆如雪,声势浩大,直扑雷州港。

    清军占据了大半个广东,又据有珠江三角洲等富庶之地,财政充足,战争潜力更大。通过招募水兵,收编海盗,征用民船,督造新船,清军也拼凑出了两百多艘战船。

    昨日攻城,清军损失惨重。吴六奇正想在水师上扳回一局,有徐图隆做内应,还不胜券在握?面对赤军水师的大举进攻,吴六奇毫不示弱,下令扬帆迎战赤军。

    上午巳时,两军在海上排好阵势,前锋相距不到十里。

    已是初夏。广东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则盛行偏南风。赤军处于顺风位置,占到了天时。

    吴六奇闯荡江湖多年,经历传奇,还在浙江、福建做过一段时间的海盗,自诩熟悉水战。

    赤军水师声势浩大,吴六奇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这次对阵赤军水师,他照例亲临战阵,希望可以一雪前耻。

    两军前锋越来越近,前锋相距仅剩六里。突然,清军惊喜地发现:赤军船队里出现了爆炸声,冒出了浓烟!

    吴六奇取过一支“千里眼”,透过镜片,他看到赤军发生内讧,中军两艘战船中炮,船身倾斜,即将沉没。周围几艘战船仍在不停发炮,赤军已经陷入了混乱,队形大乱。

    “发动了!”吴六奇忍不住叫好,说道:“徐图隆这老小子真是好样的!不愧是红旗水师,有仇必报,说到做到!赤匪发生内乱,此天助我也!消灭赤匪水师,正当时也!”

    他心花怒放,立即下令向赤军水师发起冲击,好与徐图隆里应外合。

    这时候,赤军的队形也发生了变换。徐图隆位于中军,发炮击毁了两艘靶船。这正是变换队形的信号。赤军水师两翼向外分散,逐渐形成一个倒“V”字形。

    在海平面上,从清军的方向看,倒“V”字形并不特别明显。吴六奇也发现赤军在变换队形,却以为赤军真的发生了内乱,两翼要躲避中军的炮火。他不想错失良机,责令清军加速前进。

    两军越来越近,前锋距离已经不到五里。清军水师率先开炮,但炮弹打偏,落在了赤军战船前面。

    赤军水师统领杨彦迪倒很沉得住气,直到两军相距不到三里时,才下令开炮。

    在这样长的距离上,要想有效杀伤敌军,还得用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重量较大,后座力也很大,在明清两代主要用于陆战。但红夷大炮最早是用于水战的。

    红夷大炮,实际上就是前膛装的加农炮。明朝第一次大规模引进红夷大炮,源于万历四十八年。当时的广东官员,从沉没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独角兽号”,打捞出来二十二门舰载加农炮。

    这种火炮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淘汰了明朝的铳炮。

    明人接触的外国人多为红头发,这种来自外国的舰载加农炮,被明人命名为红夷大炮。清朝避讳“夷”字,把红夷大炮改为红衣大炮。

    赤军军工局在沈赤心的指导下改进了炼钢技术,然后开足马力,加紧铸炮。水师不少主力战船换装了新铸造的红夷大炮,质量更轻,炮管更为坚固。

    眼见清军战船已经进入射程,杨彦迪下令旗舰升起黑色大旗。

    此为开炮的信号,赤军等待已久,把烧红的铁钎插入舰炮的火门。舰炮发出怒吼,把一发发葡萄弹射向清军战船。

    若论水战,最有效的还是以红衣大炮发射葡萄弹。所谓葡萄弹,是用绳索网兜把若干个小型实心弹捆成一束,形如葡萄。

    开炮时,葡萄弹飞出炮膛,绳索网兜在空中解体。几枚、十几枚实心弹四散迸出,可以击穿敌军船壳、船帆、水手。

    这就有些像劈山炮了。但劈山炮使用铅子,数量虽多,威力却不够。

    葡萄弹一发炮弹,可以分散出十几枚小型实心弹,炮弹命中率大为提高。清军战船纷纷中招。

    赤军又使用一种链弹。这种链弹由两枚实心弹组成,中间由一条铁链连结。发射时,两枚实心弹互相牵引,把铁链绷得笔直。

    链弹同样增加了打击面,主要用于击打桅杆、船帆,使敌军战船失去动力。

    一时间,清军战船接连被赤军的葡萄弹、链弹命中,木屑横飞,伤亡惨重。

    赤军临时变换为倒“V”字形阵型,又处于上风向,更有利于包围敌军。

    清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毫无还手之力。吴六奇这才明白过来,徐图隆是诈降,自己中计了!

    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急忙下令撤退。但清军处于下风向,又陷入赤军包围,一时之间怎能脱身?

    清军本就不擅长水战,吴六奇临时拼凑起来的水师,又哪是赤军水师的对手?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赤军,战斗完全成了杀戮。很多清军战船自知不能抵抗,干脆升起白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