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92章 衣冠禽兽

    尚可喜改变部署,以吴六奇统率先锋,以许尔显统率中军,本人坐镇后方。对清军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比较稳妥、相对高明的战法。

    他戎马三十年,经验丰富,军中也有不少人才,其谋主为金光。此人字公绚,号天烛,浙江义乌人,精通天文地理、奇门阵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古时,文臣武将常常蓄养谋士。其中,地位最重要、作用最突出的就是谋主。

    尚可喜也是一个乱世枭雄,金光能成为他的谋主,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这天,两人吃过晚饭,照例要谈论当前战局。

    尚可喜说:“公绚,我按照你的提议,改许尔显统率中军,心里感到踏实不少。”

    金光则摇头一笑,说道:“元吉,许尔显有几斤几两,你又不是不清楚。他统率中军,就能够改变战局?”

    尚可喜与金光相识二十余年,彼此互为知己,关系紧密,平时以表字互称。

    尚可喜叹了口气,承认了当前的被动,叹道:

    “哎,不过是稍微稳妥点罢了。我军的配置前轻后重,若赤匪如你所说,胆敢抄袭我军后路,后军、中军实力较强,可以首尾相顾,不至于自陷绝境。”

    金光没有作声,抬头观察星空,说道:“元吉,你看,西南方向星光灿烂,将星闪烁。此帝王气也。这个沈赤心决非寻常人物,赤匪也决非寻常军队。

    “赤匪能办成均田免赋这事,足见其能耐非同一般。这次大军进入遂溪,所遇坚壁清野,百姓皆听其调遣摆布。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赤匪虽然刚来广东不久,局促廉州一隅,却已站稳脚跟,得到了粤西百姓的支持。竹园火攻,更显示出赤匪心思巧妙,筹划严密,决非寻常草寇可比。

    “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早作打算,尽快向珠玛喇写求援信,请他派遣满洲大兵增援粤西。元吉,打胜仗要紧,向珠玛喇求援没什么好羞耻的。”

    尚可喜是平南王,位高权重,却也顾虑重重。金光是他的密友,也是他的谋主。当着他的面,尚可喜没什么好隐瞒的,说道:

    “向珠玛喇求援的事,我打算再等一等。吴六奇是珠玛喇提拔的人,即将进攻雷州府附郭海康县。若他失利,我再向珠玛喇求援。

    “珠玛喇所部都是骑兵,一日可行五百里,从广州到雷州,最多只需三天时间。”

    还有一个理由,尚可喜虽未明说,金光却一清二楚:耿继茂是尚可喜的后辈,率兵征伐粤东,所部兵马少于尚可喜,取得的战果却高于尚可喜。

    粤西的形势比粤东复杂,所以,珠玛喇把吴六奇的水师、高进库的江西绿营也拨付给了尚可喜。

    现在,尚可喜所部清军没有遭遇特别重大的挫折,自然不便向珠玛喇求援。不然,珠玛喇一纸密折送到京师,将对尚可喜不利。

    金光反驳道:“王爷,你不能太指望珠玛喇。粤西水网密布,不利于骑兵出行。就算骑兵跑得快,若遇到大江大河,若没有船只,又有什么用?”

    称呼上的变化,也意味着态度上的转变。尚可喜有些不以为然,却又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好看向了夜空,试图寻找所谓的王气。

    金光却叹道:“我要是早点认识沈赤心,说不定就过去辅佐他了。”

    这话决非大话。金光倜傥不群,不屑名利,年轻时曾到山东登州游历,偶遇尚可喜。

    那时候,尚可喜也是一个忠于明朝、作战勇猛的战将。两人就此相识,尚可喜非常赏识金光,留他在军中参划机要。

    尚可喜归附清朝,被封为智顺王。金光不愿为清朝做事,几次潜逃未果,又屡屡冒犯官府,引起八旗猜忌。

    尚可喜总是以礼相待,屡加袒护,使金光几次幸免于难。金光也只得托庇于尚可喜,为其出谋划策,渐渐黑化为尚可喜的帮凶。

    永历三年,金声桓在江西举义反清,屡次邀请金光入伙。金光审时度势,认为金声桓是明朝叛将,难成大事,最终拒绝。

    金光说辅佐沈赤心,这话已经说得很重了。

    尚可喜深知他的为人,假装大度,呵呵一笑,说道:“顺治五年,若你应金声桓之邀,我恐怕也保不住你了。”

    金光同样哈哈大笑,说道:“若我真的过去辅佐金声桓,他就不会失败了。”

    笑声消解了尴尬,两人不由得回忆起二十余年的友谊。

    金光慷慨道:“想当年,我们在登州初次相遇,我科举落第,报国无门,只能寄情山水,你已崭露头角,时时为国事为忧。我们一见如故,在登州观海,遥望辽东,指点山河。

    “那时候年轻意气,总觉得满洲地小民瘠,不足为虑。只要朝廷振作,疆臣用命,一定可以平定满洲,中兴大明。

    “没想到,仅过了十余年,满洲就入主中原。神州陆沉,中原易主,我们也都剃了头发,留了辫子,一个个都成了衣冠禽兽。”

    虽是初夏,遂溪靠近海边,夜晚还是有些凉爽。尚可喜披了件皮褂,喝了口黄酒,心里暖和不少,说道:

    “天道有轮回,朱氏享国近三百年,该轮着爱新觉罗氏坐天下了。我为明朝尽忠,家口三百余人殉国,却被奸臣陷害,无法自容。

    “皇太极不计前嫌,封我为智顺王。摄政王同样大加笼络,加封我为平南王。公绚,换作是你,你愿意为明朝卖命,还是为清朝效劳?”

    这种论调,金光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他冷哼一声,说道:“元吉,士为知己者死,这话是没错。我为人狂悖,若离开了你的庇护,肯定活不了多久。因此,我愿意为你出谋划策。

    “可你毕竟不一样,你手握大军,清朝封你为王,不过是想驱使你卖命。你不要忘了,令尊就是战死于辽东,死于满洲兵之手。”

    尚可喜不说话了,为命运的无常而无奈。

    金光继续说道:“汉人的江山,还是应该由汉人来坐。满人太少,占领如此大的江山,时刻要提防汉人,所以屡有屠城之举。

    “大军夺下广州,为了防备军民反抗,又再次屠城,虽然短时间内收到了效果,却失去了民心。我擅自作主,收容了几百名投降的明军。这件事,珠玛喇一直耿耿于怀,多赖你与之周旋。”

    尚可喜轻声说道:“我们两个的交情,岂是珠玛喇所能撼动的?只是,雷州战事不算顺利,我真担心会老马失蹄。”

    金光看了下夜空中的繁星,说道:“人生在世,犹如沧海一栗。雷州的战事,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