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41章 守关

    赤军夺据龙虎关,一时间震动四方。

    这支初出茅庐的军队,于年前横空出世,宛如天军下凡,先是在江西全歼清军,擒杀满清两个总兵官,既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南国重镇龙虎关。

    赤军为什么要放弃江西吉安府?为什么要离开江西进入湖广?为什么袭取龙虎关?是为了自守龙虎关?还是要去广西?

    赤军到底是一支什么军队?既与江西的清军为敌,还与龙虎关的明军大战,它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带着许多疑问,各方势力纷纷前来拜访,试探赤军态度。

    最热心的,莫过于大汉奸孔有德。孔、耿、尚三藩,以孔有德威望最高,军力最强。

    去年,多尔衮决意征服南明,原定以孔有德守福建、耿仲明平广东、尚可喜平广西。

    但尚可喜认为广西地处偏僻,情况复杂,有意推辞。孔有德却“毅然以粤西为请”,多尔衮大悦,改令孔有德平广西,耿仲明、尚可喜合攻广东。

    孔有德统军进入湖广,与明军大战。南明大臣堵胤锡联络各处农民军,将大顺军余部编为忠贞营,联合南明军队,与孔有德大战。

    明军虽然战败,孔有德也遭遇到忠贞营的顽强阻击,不得不停军衡州,等待援军接防。

    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堵胤锡和忠贞营退往广西后,受到南明小朝廷的极力排挤。堵胤锡忧愤而死,忠贞营也屡与明军内讧,最后夺据南宁,在南宁附近寻找到一块安定之地。

    眼下,赤军夺取龙虎关,孔有德也蠢蠢欲动。不过,衡州距离龙虎关足有七百里路,就算孔有德的斥侯送来了消息,他也不敢乘乱进攻龙虎关。

    此时,南明在名义上依然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可对孔有德形成有力的牵制。

    湖广夔东一带,明军与大顺军刘体纯、郝摇旗等部收集流民,屯田耕作,随时可以袭扰孔有德的后路。

    大西军、明军忠开营,则在四川、贵州一带活动。

    明军忠武营,则在广西、湖南交界之处活动频繁,占有湖广宝庆府、靖州,不时与孔有德的清军交战。

    孔有德深知龙虎关的重要性,又无力派兵争夺,便派遣密使,星夜兼程来到龙虎关,试图查探赤军情形,游说赤军反水。

    众将对孔有德这种大汉奸深恶痛绝,多主张斩杀来使,以绝后患。

    沈赤心却力排众议,说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孔有德作恶多端,非杀之不足以平民愤。但是,我们要讲究策略,不能逞一时之愤。

    “孔有德的来使,我们还是要接待的。他秘密的来,我们就秘密的接待。一营长方世珍驻守永明,就让方世珍接待使者,不许使者往前一步,更不许靠近龙虎关。

    “交待给方世珍,接待要热情,要优厚,尽量麻痹使者。若有议论,就和使者打太极,言不及义,让他摸不清我们的真实态度。

    “等赤军主力撤离龙虎关,就把孔有德的密使打发回去。”

    南明大学士瞿式耜留守桂林,也派使者来到龙虎关,试探赤军的态度。

    这位瞿式耜是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也是东林党旧人。因为拥立永历帝有功,他兼任桂林留守、文渊阁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成为“楚党”魁首,名望甚高,时人称之以“制辅”。

    只不过,和大部分东林党一样,瞿式耜抱守门户之见,对农民军很是歧视,也没有柱国安邦的实际才能。

    这种官员守成尚可,创业则一事无成。瞿式耜认为桂林乃广西门户,自请留守桂林,把桂林治理得不错,算是南明小朝廷中一块比较稳固的地方。

    在明清两代,桂林是广西省会。桂林位于广西北部,与湖广接壤。之所以作此设置,是因为广西多兵事,巡抚坐镇桂林,可以很方便地从中原获取援助。

    瞿式耜对于农民军,既歧视又畏惧。堵胤锡生前,把高一功、李过等大顺军余部整编成忠贞营,就受到瞿式耜的极力反对。

    眼下,赤军攻占龙虎关,直接威胁桂林。桂林一带,瞿式耜名义上可节制的部队很多,除了曹志建已被赤军消灭外,兴安县、严关有开国公赵印选部,桂林城内更有卫国公胡一青、武陵侯杨国栋、宁远伯王永祚、绥宁伯蒲缨、宁武伯马养麟五位“大将”。

    瞿式耜本想派兵到龙虎关兴师问罪,无奈桂林城内五位大将个个怯战,没人敢去挑战赤军。他很气愤,又指挥不动手下的武将,只好派使者出使赤军,谴责赤军同室操戈。

    对于瞿式耜派来的使者,沈赤心倒是十分热情,亲自接见了他。

    使者见沈赤心态度谦逊,反而增长了胆气,一开口就有些问罪的意味,说道:

    “将军既然宣称勤王,为何又在龙虎关大动干戈?永国公是当今圣上钦封的伯爵,驻守龙虎关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算大家有分歧,也完全可以商量着办。商量不了,可以上书皇上,请皇上定夺。何以一言不合,就发兵大战,岂不令亲者痛而仇者快?”

    沈赤心十分不悦,但还是压住性子,说道:“曹志建一介武夫,跋扈难制,杀远安郡王,而朝廷莫敢追问;捕浔国公,坑部卒三千余人,皇上还要派使宣慰。

    “此等十恶不赦之徒,朝廷竟然还封他为永国公。你们食君之禄,养尊处优,知道曹志建作恶多端,难道就不敢向朝廷直言其过吗?”

    沈赤心态度大为转变,谈起曹志建来勃然变色,令使者始料不及。他手握重兵,不怒而威,令使者颇为忌惮。

    曹志建这种卑劣小人,使者自然清楚得很。面对沈赤心的指责,他不敢争论,像个霜打的茄子,整个人也蔫了。

    沈赤心原本对瞿式耜抱有很大的希望,一看使者这样外强中干,便知瞿式耜所用非人。

    一叶知秋,沈赤心断定,瞿式耜并非栋梁之才,不由得大为失望,对使者也轻视了许多,说道:

    “我要南下勤王,非借道龙虎关不可。曹志建闭关不纳,发兵挑战,我不去应战,难道还要等着他过来消灭我?

    “制辅(瞿式耜)坐镇桂林,有节制曹志建之权,既知我要南下勤王,为何不提前约束曹志建,敕令他打开关门,接纳我军通关?

    “这层遮羞布,我也不妨戳穿了。因为武将跋扈,制辅约束不了他们。此辈平时耀武扬威,向朝廷要兵要饷,一临战事,无不望风而逃。

    “我攻灭曹志建,也算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你回去之后告诉制辅,就说我决意抗清,决不可能投降清虏。龙虎关由我破,我自守之,且会比曹志建守得更牢。

    “等关务安排妥当,本帅将亲率大军,先到肇庆行在晋见皇上,再去广东抵抗清虏。你告诉制辅,请他帮我预备船只。届时路过桂林,我军必不劫掠,必不扰民。”

    沈赤心派揭鼎铨随使者同回桂林,向瞿式耜当面解释。他原本打算把龙虎关交给瞿式耜,此时已不放心。

    赤军中军已经接近龙虎关,若率领赤军主力径直通关南下,不作妥善安排,就是不负责任,必会为世人所诟病。

    既要通过龙虎关,又要巩固关防,还要趁机笼络人心,趁机收编兵马。这可真是一道难道,沈赤心只得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