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28章 诈降(求追读)

    揭重熙向赤军派来了使者,密谈合作之事。与此同时,沈赤心也派杨焕为密使,向北路清军诈降。

    腊月二十八日下午,杨焕打着白旗,来到三曲滩清军大营,见到了满清江西总兵官柳同春。

    三曲滩位于吉水县西北十五里处,而吉水县则位于吉安府东北五十里处。从三曲滩到吉安,只有不到两天的路程。

    揭重熙的使者来到吉安时,两手空空,只带了一张委任书。杨焕面见清军时,携带了重礼,包括一千两白银、一百坛好酒、肥猪十头、山羊二十头,鸡鸭鹅各三十只。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杨焕是明朝名臣杨士奇的后代,也是江西省内有名望的缙绅,与柳同春本就相识。

    柳同春见财眼开,欣然接见杨焕。

    双方分宾主坐下,柳同春说道:“焕然,你七月时执意离开南昌,我就再三劝你,时局未靖,不如留在省城。没想到,咱们再次相见时,你竟然充当了赤匪的使者。”

    杨焕表字焕然,他没有官职,与柳同春地位悬殊,可不能称呼柳同春的表字“太和”,便说道:

    “和帅,杨某真是后悔,没听你当初之言。某本想回永新县老家,将老母、妻儿移葬祖坟。没想到,却赶上佃变。再逃到吉安,又遇到了赤匪。哎,我真是命运多舛。”

    这话勾起了柳同春的伤感,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柳同春同样全家死绝,且死得更惨:金声桓起义时,柳同春假扮为僧人,急驰南京告密。他家人留在南昌,全都被金声桓处死。

    杨焕见柳同春默不作声,便说道:“我在吉安时,被赤匪胁迫。匪首逼我向和帅请降,并备上礼物若干。我想,这对和帅、对吉安百姓来说都是件好事。”

    柳同春猛地回过头,一双阴鸷的眼睛盯紧杨焕,问道:“你见到匪首了?长什么样?听说还是什么弥勒下凡?”

    杨焕仍很镇定,说道:“见到了。匪首只有二十四五岁,长得像个文弱书生。赤匪都喊他沈先生,真名叫做沈匡。至于说什么弥勒下凡,全都是唬弄愚民的玩艺。

    “听他的口音,似乎来自北方,据说是个生员。他在吉安召集城内缙绅,说自己走投无路,衣食无着,才聚众作乱,并非真的想跟朝廷作对。

    “又说,如果朝廷能给他一官半职,让他光宗耀祖,他一定欣然归顺。眼下,和帅领兵进驻三曲滩,旌旗闪耀,军威雄壮。

    “沈匡惮于和帅的威名,特意送来厚礼,恳请和帅笑讷。他还说,如果和帅肯接收他的归顺,他另有白银万两、黄金百两相赠,请和帅拿去犒赏部下。”

    一听到黄金白银,柳同春的眼睛都要放光了。贪婪使人丧失理智,他问道:“沈匡果真愿意归顺朝廷?”

    杨焕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说道:“和帅,说实在的,杨某与他接触时日不多。只因某是吉安府内有名望的缙绅,才被他选为使者。

    “观其言行,某可以断定,这沈匡没什么大志向。只因饿得吃不饱饭,才铤而走险,聚众占了吉安。他的功名心极重,盼着弄个一官半职。

    “我来之前,他再三叮嘱我,要我向和帅转达诚意。还有一封乞降信,敬请和帅过目。”

    柳同春取过信件,见信件密封完整,便屏退左右,信手拆开信件。信里的语气十分谦卑,称柳同春为大帅,落款为“晚生沈匡谨拜”。

    信中除了申明投降之意外,还说为表诚意,愿意让出吉水县城,额外再奉送白银五万两。

    柳同春越看越得意,喜出望外,问道:“这信中都是真的?”

    杨焕犹豫着问道:“和帅能否借某一阅?”

    柳同春略一思索,提笔把奉送银子一段涂抹掉,然后把信件递给杨焕。

    杨焕装模作样地看了一遍,说道:“嗯,信里的话,沈匡来之前都和某交待过,没什么差错。不过,还有一件事,沈匡要我当面向和帅讲。”

    赤军智取吉安府城后,又分兵夺占了吉水、泰和、永新三县。如果赤军情愿让出吉水,清军就能不战而收复吉水县。

    柳同春完全可以捏造战功,说自己率军攻占了吉水,也可以放纵士兵抢劫吉水,让士兵过个好年,自己也能趁机搂上大把的银子。

    利令智昏,柳同春已经上套了,迫不及待地问道:“焕然,请进请讲。”

    杨焕故作镇定,说道:“沈匡说,前面汤国柱坠马身亡,士卒溃散。空出来一个副将的位置,若能给沈匡坐,他愿意奉送五万两白银。”

    五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款。但是,副将为从二品的武职,仅比总兵低半级。

    沈匡想当副将,谈何容易?要知道,柳同春在镇压金声桓起义中立下首功,事后才得封总兵。

    柳同春不禁冷笑一下,说道:“这个沈匡,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一开口就想当个副将。他这次占领吉安,不知从中劫掠了多少银钱,出手可真阔绰,一抬手就是五万两白银。”

    杨焕劝道:“和帅,沈匡想当副将,除了拿五万两白银孝敬您外,还有一桩事体。若能成功,对和帅来说也是一件奇功。”

    柳同春来了兴趣,说道:“哦?说说看?”

    杨焕凑过身子,说道:“揭重熙一直盘踞在赣州,为害已久。最近,他派使者来到吉安,提议一起攻打赣州府城。

    “若和帅肯保举沈匡为副将,他愿意袭击揭重熙的后背,帮和帅除此巨寇。”

    柳同春一听,怦然心动。揭重熙是南明江西总督,挂兵部尚书衔,是南明在江西名义上的最高长官。

    此人抗清意志坚决,又是江西本地人,在江西很有名望,聚众三万余人,盘踞在赣州府一带,是悬在江西大吏头顶的心腹大患。

    官军几次出兵围剿,都无功而返,有一次甚至大败而回。若有赤军相助,柳同春更有把握剿灭揭重熙。这可是一件奇功,必能使自己邀宠于皇上。

    柳同春彻底放松了警惕,说道:“再有两天就要过春节了,大过年的,本镇也不想大动干戈。只要沈匡愿意投降,本镇随时欢迎。只要他能助本镇剿灭揭重熙,本镇就愿保举他为副将。”

    杨焕大喜,说道:“和帅英明,我代沈匡,代吉安百姓感谢和帅。”

    这无疑是一张空头支票。明朝的总兵,无品级,无固定员额。总兵的地位高低、权力大小,主要靠其威信和战功。

    最著名的总兵,当属正德皇帝朱厚照,他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清朝政体承袭明朝,但总兵的地位大为降低,位居提督之下。通常情况下,总兵连给皇帝专折奏事的资格都没有。

    沈赤心托名沈匡,请柳同春保举自己为副将,当然是在做戏。

    柳同春却利令智昏,相信了杨焕的说辞。巡抚朱延庆一再督促柳同春进军吉安,自己却躲在南昌城里享福。柳同春根本就不愿意在春节时带兵出征,能不战而招抚赤军,自然是上上之计。

    他对杨焕说道:“大军驻扎城外,天寒地冻。沈匡说愿意让出吉水县城以示诚意,不知何时可以让城?”

    杨焕不假思索地说道:“沈匡诚意甚切,明日便可让城。”

    柳同春哈哈大笑,说道:“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