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9
繁体版

第2章 弥勒下凡

    沈赤心断定耿仲明必死无疑,自然不是信口雌黄。他熟读明清历史,知道耿仲明就死于江西吉安,死因便是私自藏匿八旗奴隶。

    入关前后,满清曾大量掳掠汉人,充为八旗奴隶。这些奴隶主要来自三个地方,即辽东、山东、京畿。奴隶们毫无自由,子孙后代世代为奴,生活极其悲惨。

    直到康熙年间,八旗奴隶中每年“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两千人”。这两千人,仅是旗主上报至清廷的人数,隐匿不报的人数只会更多。奴隶们争相逃亡,特别是京畿华北一带,旗奴逃亡现象愈演愈烈。

    当时的满清刑部认为,“捉拿逃人一款,乃清朝第一急务”。清廷为维护旗主利益,制订推行了极为严苛的《缉捕逃人法》。

    旗人把奴隶视为财产,因此,《缉捕逃人法》薄惩逃人,重治窝主。譬如,条款中明确规定:

    “逃人三次始绞,而窝主一次即斩”、“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

    严酷的逃人法,使得监狱人满为患。顺治年间,“历来秋决重犯,半属窝逃”。

    即便是王公贵族、封疆大吏,触犯逃人法同样不能姑息。譬如,靖南王耿仲明统兵南征广东,由于军中收留旗下逃人被人告发,竟在江西吉安府畏罪自杀。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竟被一律处死,家产全部抄没。

    清初法律极严,官方文书中常常有“不死于战,即死于法”之说。耿仲明虽已受封靖南王,又手握兵权,统率大军南下,却因触犯逃人法而自杀,实在是可笑、可悲、可怜!

    不过,沈赤心的狱友却并不相信他的话,纷纷冷嘲热讽起来:

    “你是病晕了头吧,靖南王年富力强,身体强健,怎么可能说死就死?”

    “靖南王圣眷正隆,年初由怀顺王改封为靖南王,获赠金册金印,现在又统率大军南征,军权在握,官运亨通。”

    “靖南王一路所向披靡,刚刚平服江西金声桓之乱,不日将南下广东。他今年必定交运,富贵无边,怎么可能死呢?”

    “不错,靖南王自归顺清朝以后,一向谨小慎微,很得清廷的欣赏。军中藏匿逃人,靖南王并不知情,都是他手下副将瞒着他干的。这些副将,都是当年航海归降的功臣。依我看,这事必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纷纷反驳起沈赤心。沈赤心却并不理会他们,只是摇头冷笑而已。

    国人实在是太软弱了,所以才被满清欺侮。偌大一片国土,几千万的人口,竟被满满这个小小的异族所征服,真是可悲可叹。

    眼下这些囚犯,都是逃亡的八旗奴隶。生在乱世,连性命、饮食都没有保障,又怎能指责他们苟且偷生呢?

    何况,像耿仲明这种异姓的藩王,原本是明朝的将领。明朝腐朽透顶,不管是明末的崇祯,还是南明的弘光、永历诸帝,都没有识人之明,更不能力挽狂澜。

    耿仲明本是毛文龙的部将,毛文龙被袁崇焕诛杀,袁崇焕又被崇祯诛杀。耿仲明等辽东大将备受排挤,一怒之下干脆投降了满清。

    满清却极擅长统战人才,因耿仲明手下有水师,不惜把他这种三流将领封为异姓王。耿仲明等降将感激涕零,甘心为满清主子卖命,掉头过来充当了八旗兵的马前卒。

    如此形势下,明朝焉能不亡?清朝焉能不兴?

    但不管怎么样,对于沈赤心来说,国仇家恨不可原谅。要他投降满清,要他做八旗家奴,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身陷囹圄,自己又该如何破局?沈赤心在狱友的冷嘲热讽之中,想出了一条妙计:假称弥勒下凡,先借用白莲教凝聚人心!

    古人都非常迷信,大多崇信宗教。到了元明两代,秘密会社层出不穷,其中会众最多、流传最广的便是白莲教。

    白莲教自唐朝起便在民间流行,渊源于佛教净土宗。元明两代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下层社会,流派繁复不一,信奉亦五花八门,但最受尊崇的便是弥勒佛。

    白莲教宣称未来将有末世末劫,弥勒佛将下凡拯救众生,信奉白莲教者可以免除灾难。

    元末,刘福通、韩山童发动白莲教起义,韩山童自称明王,宣称明王出世即为弥勒下凡,以此召集了大量义军。即便是朱元璋,也要遥奉明王政权,日后更以明为国号。

    朱元璋深知白莲教的厉害,坐稳天下后便严禁白莲教。然而,白莲教是禁止不住的,流传越来越广,各地教徒不断起义。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又出现了对无生老母的崇拜,“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流传甚广。

    所谓“真空家乡”,便是“天界”,类似于天堂。无谓“无生老母”,则为“古佛”,释迦牟尼成了“现在佛”,弥勒则成了“未来佛”。

    沈赤心认为,要想破局,要想迅速凝聚人心,最现实、最可行的办法便是借助白莲教。他计议已定,便对众狱友说道:

    “诸位,你们问我为什么断定靖南王将死?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这两天,我昏迷不醒,灵魂飘入了真空家乡,见到了无生老母。

    “无生老母说我是弥勒转世,差我下凡拯救黎民众生。我不仅知道靖南王要死,还知道他的死因。他的死,是因为生前作恶多端,屠害了太多的汉人同胞。诸位且看,过不了几天,无生老母必会索走靖南王的性命。”

    众人一听,惊愕得说不出话来。继而有人嗤笑起来,说道:“你既是弥勒下凡,如何被靖南王关进监狱?何不让靖南王拿出好酒好肉款待我们?”

    有人跟着附和,嘲笑起沈赤心。也有人将信将疑,担心惹怒弥勒、招来祸患。更多的人则是默然不语,偷偷观察沈赤心。

    沈赤心并不理会他们,坐在牢房角落里闭目养神。只要耿仲明的死讯传来,自己必将在三百逃人面前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威信。与其浪费口舌解释,不如仔细盘算如何摆脱当前的窘境。

    周练孺瞅了个间隙,坐到沈赤心旁边,小声问道:“丹初,你真的是弥勒下凡?”

    沈赤心看了眼周练孺,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这个周练孺是他在县学里的同学,今年二十一岁,比沈赤心小一岁。

    此人自视甚高,曾和沈赤心互相唱和。两人依照三国故事,沈赤心号称卧龙,周练孺号称凤雏。县学里的教谕既欣赏他们的才气,又反感他们的狂悖,对他们又爱又恨。

    沈赤心觉得,周练孺和他一样家破人亡,被八旗掳为奴隶。若自己起兵造反,周练孺无疑将是个好帮手。

    他计议已定,对周练孺说道:“雨晨,我所说千真万确。我确实到了天界,见到了无生老母,被她老人家差往人间,拯救黎民众生。”

    周练孺和沈赤心是朋友,平时经常互相戏谑。可这一次,周练孺分明看到,沈赤心眼神坚毅,神情里蕴含着一股不容质疑的力量。

    他不由得想起了史书中的故事:秦末汉高祖斩白蛇起义,西汉末年张角掀起黄巾起义,元末刘福通、韩山童借白莲教组织红巾军起义,无不假托迷信。

    沈赤心声称弥勒下凡,是否想要效仿明太祖朱元璋?想到这儿,周练孺不寒而栗。当今时局已定,满鞑子已经鼎定中原。放眼全国,只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西南一隅还掌握在南明手中。

    沈赤心要借白莲教造反,岂不是自投死路?身处清军囹圄之中,沈赤心凭何造反?周练孺思来想去,觉得沈赤心无论如何都不该造反,也不可能成功。除非,除非他真的是弥勒下凡。

    如此过了两天,狱中并无动静。原本对沈赤心半信半疑的狱友,也开始质疑他,觉得他在招摇撞骗。沈赤心表面镇定,内心亦很焦急,时刻盼着耿仲明的死讯。

    第三天一大早,远处隐约传来了哭声。沈赤心从睡梦中一跃而起,看到狱卒们的头上已经绑上了白布条。

    他强作镇定,心脏却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狱友们相继起来,有的一脸迷茫,有的惊魂未定,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

    沈赤心盘腿端坐,镇定自若地说道:“诸位不用乱猜了,某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们,靖南王已被无生老母索走性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