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墙之下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祸起

    南兴城的衙门里,边士刘宗正在为大新寨赵家货栈的火灾而犯愁。

    尚离建立政权后,一改封侯制度,每州设置州尉,统一由帝都中央管理。州辖每城的最高长官是城尉,主要负责一城的全部内政事务,军事上由城守负责,边士就是城守手下的干事,负责统领城里的边军。

    刘宗上个月负责的城外恶虎伤人事件,还没查出个头绪,常城尉就通知他不用再查,交由他亲自组织灭虎队处理。直到前几日大新寨这一把火,才让刘宗重新忙活起来。按尚离澜枫曾定下的律法,一城治安、军事均由该城城守负责,而城尉仅负责内政、财务等事,是不能够直接对边士下达命令的。可南兴城从城尉常笑、城守郑德广、师爷郑德兴等人,全部都是赵家安排的人,自然也就分不清这其中的关系了。

    这赵家货栈是常城尉老丈人家的产业,他自然催着急办。第一次他居然只给了刘宗一天时间破案,结果当然是来不及。

    时限一到,常城尉把刘宗大骂了一顿,又给了三天时间。再破不了案,他就要刘宗收拾铺盖滚蛋。

    这刘宗其实只有三十左右的年纪,但已然是个老兵。嘴唇上的两撇小胡让他比实际年龄更显得成熟。在尚离澜枫与南腾侯决战的后期应征加入了尚离军。可参战没多久,刘宗就腿部中箭,损伤了筋脉,留下病根,走路都是一瘸一拐。

    尚离澜枫一统六州后,他就被派到了南清城担任边卒。一晃已是数年,边卒也熬成了边士。

    “常笑这买官的烂人,老子可是跟着枫帝浴血奋战杀过来的老兵,现在要在这里受他的气?”

    刘宗窝藏了几年对常笑的不满,这些天里却显得尤为的强烈。

    “大哥!大哥!又出大事了!”衙役小四一路小跑来报。

    “大新寨大火都烧到赵家了,还能有什么更大的事?”刘宗眼皮都未抬起,低头阅读手中的案卷,还在思考货栈纵火案。

    “可能也没那么大……”小四跑的气喘吁吁,擦着汗说道。

    “屁话真多,说!”

    “是城里裴家出事了。昨夜一把大火,裴家被烧了个干净。”

    “什么?药铺还是家里?”刘宗对城里前段时间地痞围观裴家药铺也有所耳闻。这让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刘宗隐隐的觉得,两起火灾是有一些关联的。

    “家里,不是药铺。”

    刘宗丢下案卷站了起来,问道:“街坊都没事?药铺呢,药铺有事吗?”

    “没来及看呢,裴家的火早上刚刚扑灭。”小四端起桌上的茶壶,直接向嘴里灌了两口水,“隔壁李家早就搬走了,是空宅。火也没蔓过去。”

    “快去看快去看!”刘宗抓起佩刀别在腰间,一边说着一边就已经一瘸一拐的冲出了门外。他虽然腿脚不便,但依旧熟练的翻上马背,大喊道,“看完药铺立马来裴家火灾现场来找我!”

    等到刘宗快马赶到裴家时,现场依然围观着许多的人。他们见边士来了赶紧退开了一条路。

    其实刘宗路上老远就看见了裴家方向缓缓冒着的黑烟,但这真到了现场,看到的可比他想象的更惨烈。

    整个裴家的屋子都被烧了个干净,屋顶、房梁、门框早已成了黑炭。屋里的其他琐碎物件,但凡是能烧着的,也都成了灰烬。只剩下漆黑黑的四面石墙。

    “裴掌柜呢?有谁看见裴掌柜了?”刘宗四顾环视,大声问道。但围观的人大多数一脸哀怨,有的还在抹眼泪。一个老者指了指屋里的方向,叹气说道:“刘大人,你快去看看吧。裴家掌柜多好的两口子啊,就这样走了。”

    刘宗大惊,预感到事情远比小四描述的严重。他晃晃悠悠的走进一片狼藉的屋里。昨夜燃烧的余温还在四周,热的他直冒汗。他仔细的查看屋里的一切。

    两具烧的焦黑的尸体,倒在地上,扭缠在一起。应该就是裴掌柜和他的夫人。

    他们在被大火烧成这样之前,很可能早已被浓烟、高温致死。

    为什么不逃到屋外去?

    为什么火烧成这样都没人来救?

    一串串的问题在他脑中盘旋,一时半会也找不出个头绪。

    刘宗找人拿来了白布,先将老两口的尸体遮盖上。又仔细的查看着现场。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细节,基本可以解释他刚才的那一串问题:木门早已被烧的粉碎,但门上的铁拉环只是被高温烧的变形,却未损毁。而一把铁链死死的栓在两个铁拉环之间。

    这分明是有人纵火!还从屋外锁门让他们无法逃出!

    前些日子地痞围观裴家药铺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至于围观的原因,他问了很多线人都没有人敢说是谁指派的。这倒也好猜了。因为整个南兴城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赵家。

    所以今天这场火,绝对不可能只是城里地痞的简单报复。烧死裴家老两口,这地痞们又有什么好处?这火一定和赵家以及常城尉有关。但依然很多疑点解释不通。赵家到底和裴家有什么解不开的过节?难不成大新寨的火灾和裴家有关?

    “爹!娘!”一个撕心裂肺的声音喊道。一个年轻人穿过人群,猛的扑向刘宗身边的裴掌柜夫妇焦黑的尸体,跪在了地上。他只看了一眼就掩面哇哇大哭。

    刘宗低头一看,来者是裴掌柜的儿子裴勇。

    随他而来的还有南清寺的几个僧众。两个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扒开人群冲到裴勇的身边,三个人抱头一起哭着。

    “刘……刘大人……。”善源抽泣着走来,掩面轻轻扶住了刘宗的肩膀。

    “善源大师!”刘宗见到赶紧作揖,然后也握住善源的手。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火怎么烧的这么突然?裴掌柜还……”善源也都啜泣的哽咽,说不下去了。

    “大师节哀。”刘宗知道裴家向来与南清寺交好,儿子裴勇还是善光大师的大徒弟,“这火确实蹊跷,但我们还得再做细查。”

    “这这这……这让这三个孩子怎么活啊!”他抹着眼泪,看着跪在地上的裴勇,金兑儿和金令儿,“哎呀,都怪我啊!当时接裴掌柜上寺里养伤,就能躲过这一劫了。我怎么就没开得了口?怎么就没听师兄的安排呢?”

    “大哥!”

    小四一声大喊打断了善源,他一路快跑,冲到刘宗面前。竟被这现场的惨状震惊,嘴巴大开,都忘记要和刘宗说什么了。

    “有话快说。”刘宗催促道。

    “常……常大人让大哥赶紧回衙门呢……”

    “我让你去看裴家药铺,那边怎么样?”刘宗根本不理会小四的问题,只关心案件。

    “药铺没事。”小四点着头说道,“我去看完正好路过衙门,常大人就让我来找你了。”

    “难道还有别的更要紧的案子吗?”刘宗冷笑一声,基本已经猜到常城尉喊他回衙门是要做什么,他突又大吼一声,“这里可是出了人命的!”

    他俩正说着间,耳边传来禧勇痛哭流涕的声音,哭喊中,似乎充满了悔恨,“儿子不孝,是我害了你们啊!”

    刘宗看了看裴勇和金兑儿的年纪,突然又想起马六他们所说的大新寨纵火嫌疑人孙大和孙二,心中基本已对两起火案有了九成的把握。

    他拍了拍善源的肩膀,又安慰了几句,扭头对小四说道:“走,我们回去见见常大人。”

    快马载着刘宗冲回了南兴城衙门,小四早已被他甩在了后面。

    衙门内卫见刘宗这火急火燎的架势,赶紧阻拦,“刘边士,大人正在休息,请容我通报……”

    刘宗一跃下马,缰绳一甩,喝道:“是大人着急召见我,让开让开!”说着,便拖着晃晃悠悠的步子就向内院走去,全然不顾衙门内卫的阻拦。

    内院的廊道中,常笑正捧着鸟笼,抿着嘴唇学着鸟叫,引逗着笼中的画眉鸟。

    刘宗快走两步,双手抱拳,单膝跪地,大声道:“大人召见刘宗,不知还有何要事?”

    那笼中画眉被这声一惊,慌乱的扑腾翅膀,唧唧直叫。

    常笑轻轻放下鸟笼,叹口气,翻着白眼,道:“刘宗啊,你跟我也有好几年了,怎么还是这么毛毛躁躁,不懂规矩。瞧你这直闯内院的架势,是来觐见本尉的态度吗?”

    “下官正在城里办案,得知大人急召,才快马赶回。”刘宗起身答道,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不满表露的有些直白,稍作收敛。

    “喔,办案……查怎么样了?”常笑仰望了一眼廊道的屋顶,又低头问道。

    “裴家夫妇家里昨夜失火,双双烧死家中。下官以为……”刘宗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失火原因还要做进一步细查。”

    常笑冷笑一声,慢慢说道:“呵呵,刘边士头心细认真,办案是一件接着一件。但本尉问的可不是这个事,而是大新寨赵家货栈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三天查案之限还有一天,这常笑却如此的阴阳怪气的问话,刘宗已几乎断定这裴家火灾是常笑与赵家的算盘,冷笑回应道:“大人呐,这案子可能您比下官更了解情况了,不是么?”

    “喔?”常笑一皱眉,并没有接话。

    “三天时限还有一天,大人希望下官怎么去查呢?”

    “行了,别在这儿和本尉打哑谜了。这两个案子你都别跟了。本尉自有定夺。”常笑刻意将“自有定夺”说的特别重,“赵家货栈马六用火不慎,误燃货仓,赵家与他自有清算。裴家嘛,本尉早已找人调查了火因,夜间烛台未灭,起夜误碰,才惹了这般劫难。”

    “大人这就算结案了?”

    “嗯?不然呢?”常笑缓缓问道,突然又加快了语速,“这城里那么多事务等着本尉处理,谁还能顾得上这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

    刘宗微微一笑,反倒是变得释然了:“悉听大人吩咐。”

    “哈哈哈!”常笑大笑一声,道:“好好回去休息吧,刘边士。这些日子风大,关好自家的门窗。就别管别人家着不着凉了。日后本尉不会亏待你的。”

    刘宗默默不语拜谢后调头便走,刚要离开衙门,小四喘着粗气正回到门口。

    “大……大哥又要去哪儿?”

    刘宗一把拉过小四,轻声耳语道:“四啊,大哥可能要离开一阵子了。你要是还在衙门给常笑办事,一定照顾好自己。有事就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