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武焚宇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全面升级

    雪域高原,受到低海拔气温升高的影响,夏季厚重的云层促使气温比往年升高了许多,雪域重新恢复了暴风雪的肆虐,鹅毛般的大雪中夹杂着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冰雹,雪崩时刻都在发生着。

    这片区域也成为生物难以生存的禁地,北半球的暴雨季,让雪域高原的气候比冬季还要恶劣。

    山腹中的地下河流,如洪流奔腾,向东注入已成为大海的神州大陆,神州大陆上的一座座高山山巅成为了星罗棋布的岛屿。

    雪域地下城,宽厚的合金大门缓缓关闭,来劲一行终于在雪域高原暴风雪来临前赶到了。

    雪域战区一行高层亲自来到地下城大门前欢迎来劲他们的到来,随行的还有彭博教授、柳小娅等。

    柳小娅听完来劲的述说后,抱着小甲嚎啕大哭。

    这次元会是真的凶多吉少了。无论是被白色幽灵抓获,还是顺利逃离,在地狱般的环境中求生,这前狼后虎都没有多少区别,必定万死无一。

    生活还得继续,柳小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型机甲的研制当中,为了稍微缓解一下心中的悲痛,每每废寝忘食,任谁开导都没有用。

    彭博教授每每远远地看着柳小娅,眼中充满了父亲般的爱怜,但是他又无可奈何。

    刘映雪受战区领导的委托,时时深夜到柳小娅的居所造访,陪她说说话,每隔一段时间让医生给她做全面的孕检,为她准备婴儿所需的摇篮和服饰,照顾柳小娅的一切生活琐事。

    庆幸的是,在刘映雪的照看下,腹中的胎儿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柳小娅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柳小娅挺着个大肚子还在工作,都充满怜惜。

    智元五十七年十一月,隆冬时节,外部的世界已沧海桑田,大燕平原也已经从巨浪滔天的大海,重新凝固成一片平整的冰雪世界,所有的残垣断壁在暴雨季被冲刷殆尽。

    柳小娅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候,感到一阵腹痛,身边的工作人员慌忙把她送往医院,在医院里,柳小娅顺利产下一个三点一公斤重的健康的女婴。

    柳小娅给这个在地下城出生的女婴取名元柳,小名丫丫。

    在彭博教授、陈正教授的带领下,新型的大型可编程智能机甲也终于设计制造出来,为了纪念元会的功勋,这一型号的机甲通俗命名为:太乙机甲。

    经过多次无人火力、防御等的性能测试后,开始真正的有人对战测试。

    雪域地下城,超大型机甲全地形模拟训练场。

    红队张萌小队,蓝队来劲小队,俩小队各自带领五人新型机甲对战。

    “各就各位,开始~”随着司青山的一声令下,两小队机甲开始各自行动起来。

    人们对超远程精确打击想的太美好了。但是,这是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或者是在敌方没有完全防备的情况下发起突然袭击。

    如果是两个势均力敌,或科技力量相差不大的敌对势力,那么,远程精确打击就很少有用武之地了。

    因为,各种形式的电磁干扰、电磁隐身、伪装、电磁防护罩等,将让超远程精确打击失去或无法摧毁真正的高价值目标,从而丧失超远程精确打击的功能。

    这个超大型机甲全地形模拟训练场地,长十公里,宽五公里,中间有人造的山丘、湖泊、沼泽、河流、平地等。

    两只小队从不同的两个方向进发,任务是占领训练场地中间位置的山顶,并能坚持十分钟以上,将判定该小队获胜。

    训练场上空,悬挂着一轮由陈正教授设计的人造太阳。

    机甲的侦查由相控阵雷达、地面微波震动探测仪、空气微波探测仪等全方位探测组件共同完成,侦测到的数据,将由探测智能系统分析后交由机甲师进行判断。

    如果一架机甲以五百公里每小时的高速行驶,在三公里的范围内可能会被地面微波震动探测仪探测到。

    而机甲飞速运动,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声波,也可能会被远处的空气微波探测仪探测到,可以想象,在核聚变能源为动力的强劲推动下,理论上,可以让大型机甲突破音速,当然,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地面摩擦的影响,是无法让大型机甲突破到音速的。

    让机甲飞起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机甲从设计的初衷就是陆战之王,飞是飞不起来的,不过嘛,它的防空系统也不是吃素的,当然,当机甲踏上太空的时候,设计几个推进气孔是没什么问题的,它将是登陆太空战舰的最理想重装武器系统。

    在两只对战小队达到指定战斗区域前,先要让机甲在多种复杂地形进行行军测试,收集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岩壁攀爬、水域泅渡、泥沼地通行、平地通行等。

    只是受限于地下城的环境条件,暂时无法模拟的环境有机甲抗风沙能力、抗干旱能力的沙漠条件,抗湿热能力的雨林条件等。

    至于真空中的抗极寒、抗辐射、供氧能力等,更是需要后续打败“神罚军”,与它们对峙太空之时,才能有条件进行实验。

    两只小队经过前期布置的环境条件,最终一前一后抵达任务目标-训练场中心山丘之前,张萌小队因为有长时间的驾驶机甲的经验,太乙机甲经过摸索很快就上手,因此,最先抵达中心山丘区域。

    “张队,看来来劲他们还没有抵达,我们是否先登上山丘,占据有利地形,对他们进行居高临下的防御。”王刚很是兴奋,来劲那小子还是嫩了点。

    “刚子,这模拟山丘不比外面世界的自然山丘,高度不过五十来米,就是个小土堆,无法形成以逸待劳的优势,我们就在山脚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张萌观察了下眼前这小不拉几的所谓土堆,让他们比来劲他们更快适应新机甲这点优势荡然无存。

    就在张萌他们抵达山丘的不远处,来劲小队姗姗来迟。

    “来队,你说张萌他们是不是已经抵达目的地了?”张毅看了看时间表,按正常的训练进度,他们应该提前十分钟抵达目的地。

    但是,因为他们操作机甲的时长实在太短,训练时间太少,因此在沼泽地跋涉和水中泅渡时,都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这时,他们离山丘还有一里地,抬眼就能望见那个小土堆。

    “张毅,你能看到山丘上有什么动静吗?”

    “来队,山丘光秃秃的,连一个苍蝇都没有。”

    “张萌他们一定在山丘的对面山脚下埋伏,等着给我们摆一桌大餐呢。”

    “要不要我们偷偷从侧面绕过去,给他们来一个暴雨梨花?”张毅贼笑着说。

    太乙机甲的电磁隐身非常的强,它的原理不是吸收电磁波,而是让电磁波从原子材料的涂层上滑过去,因此,太乙机甲就是站在你的面前,雷达上也不会有一丝的异常。

    “不,绕不过去了。以张萌的谨慎,十分钟足够他们在这五公里狭窄的空间布置报警系统了。”

    “那就只能当面锣对面鼓的较量了。”

    “虽然这只是一场机甲的实训演练,张萌他们对机甲的熟练度比我们高,硬碰硬不行,但是我们也不能丢了大燕战区的颜面,输的太难看,你们听我指挥。”来劲分析红蓝两队的优劣后,决定不能蛮干,只能智取。

    走到张萌小队对面的山脚下后,来劲让小队停止前进,打开扩音器,冲着对面开始进行心理战,

    “萌子,我知道你们在对面的山脚下,你们出来,我们堂堂正正的打一场。”

    说完带领下小队擦着地面变换位置,张萌没有回应。

    “萌子,别装了,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做梦呢。”

    来劲小队再次变换位置,张萌还是没有回应。

    “这小子精得很,恐怕是在等摸清我们的位置后,来一个突然导弹袭击。”来劲正在心里想着,突然几发导弹射过来,在他们周围爆炸。

    “冲上山丘~”来劲毕竟是战场上生与死之间滚出来,抓住导弹爆炸的震动,掩盖他们冲锋的动静。

    来劲小队一冲上山丘,看见张萌小队猫在下面,就是一阵猛烈的电磁等离子炮的集火。

    张萌一看,暗道一声“上当了”,但是,张萌小队平时训练有素,迅速排成环形阵列,快速启动防御模式,五架机甲电磁防护罩顿时开启,激光拦截系统发出密集的光束,让发射而来的炮弹在周围爆炸,张萌头盔视频闪烁着黄色警报。

    五架机甲的电磁防护罩连成一片,本来是无形无色的防护罩,在等离子体的灼烧下,形成一个半球形的火焰球。

    炮弹的合金碎片弹射在张萌小队的机甲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强大的冲击力让护甲表面凹陷,但是,很快就自动修复复原。

    都是同样的核聚变能源动力系统,矛与盾在这个时候相当。

    来劲通过这种耍赖的方式,最终取得了这次机甲对战的胜利,张萌失败的非常憋屈。

    经过这次测试,对机甲的性能获得了详细的数据,当然也有许多的不足。

    以前的电磁炮是实心的合金炮弹,单体攻击强,但是在大规模战斗中,这种单体伤害就无法起到以少打多的能力。

    元会吸取了无法大规模消灭敌方武装机器人的经验,经过改造后,合金炮弹中包裹着等离子体,范围杀伤力大增,在大燕战区的战场上大杀四方。

    但因为是能量攻击,遇到电磁护罩,就被克制住了。

    经过这次战斗测试,柳小娅认识到,在特种作战中,实心合金炮弹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相应的物理防御也需要得到增强。

    这也是元会虽然掌握了原子技术,但是却无法抵御白色幽灵的原因所在。

    柳小娅进行了改进,在编程模式中增加了特种作战模式和常规作战模式。

    特种作战模式下,机甲需要装备能够发射电磁合金炮弹,能很好的破防,迅速消灭敌方特种小队;需要牺牲机甲的三防系统,加强护甲的物理防御能力;

    常规作战模式下,机甲需要装备能够发射电磁等离子炮弹,能大量的消灭敌方部队;需要牺牲物理防御,加强针对大规模能量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御能力。

    这些都是模块化的,能够使制式机甲全方位的适应特种作战和常规作战。

    模块化的生产,简化了生产线,提升了机甲的出厂效率,降低了机甲的维护/维修成本。

    大型机甲因为全地形全天候的作战性能,将完全取代笨重的只适合平原作战的陆战重装甲装置,例如坦克等。

    而陈正教授的到来,不但为大型机甲设计了动力能源心脏-核聚变动力反应装置,还为雪域战区设计了中子反核武器系统。

    前不久的雪域战场上(后来史册把这次核灾难后的第一次全球性战争称为第一次蓝星解放战争),“神罚军”西部先遣指挥官卡特亚灭绝人性的使用了核武器,对敌我双方都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减少核武器的危害,陈正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子反核武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中子反核武器系统在一百年前就得到了应用。

    但是,因为这次核灾难的突然性、隐蔽性,也因为宇芯被突然控制后引起的混乱,让中子反核武器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