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公子世无双
繁体版

第8章:父子话天下(一)

    看到秦珏用迷之眼神看着自己,秦鹤年表示疑惑:“珏儿,你怎么了?”

    “啊?啊,没什么,刚才有点走神。话说爹啊,这玩意儿您可得收藏好了啊,老值钱了!”

    秦鹤年喝了口茶,往屁股底下那张紫檀太师椅的弧圈上一靠,笑道:“珏儿找我,不会只是来看看这慧绣的吧?”

    “当然不是。”说到正事,秦珏稍微坐直了身子,也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父亲,我之前多顽劣,对于其他事情知之甚少,您要是不忙的话,不妨给我说道说道?”

    “哦?那从哪开始说起呢?”

    “嗯……就从这扬州城吧。爹您既然是这扬州城的父母官,对这里应该是最熟悉了。”

    秦鹤年点点头:“好。看来珏儿真是长大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那爹也不藏着掖着,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现在这天下。

    不过说之前,爹也要先考考你,珏儿你之前如此顽劣,对政治仕途毫不关心,那总该知道当今皇帝是谁吧?”

    秦珏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根据他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记忆,他确实是知道现在的皇帝是谁,但说来也好笑,这竟然是他知道的唯一与政治有关的事情。

    于是,秦珏开始按照记忆娓娓道来:“现在的朝代是大楚,大楚立国已经八十余年,开国皇帝在位十一年,两年前,大楚第二位皇帝明德皇帝宋振亮在位五十余年后退位,崇孝帝宋弈海即位,改年号明德为崇孝,封明德皇帝为太上皇,居于长乐宫。”

    “嗯,这倒是说得不错。”秦鹤年点点头,“还有呢?”

    可秦珏却很是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就知道这些……”

    说话的同时,秦珏又在心中“问候”了自己这句身体的原主人无数遍,为什么这么不学无术,竟然只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皇帝是谁,其他的一概不知!

    不过通过回忆朝代,秦珏突然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这个红楼世界里的大楚和原著中竟然有一点不一样!

    原著因为曹公是清朝人,又为了避免影射朝政招来灾祸,所以书中一切有关本朝的都是含混而过,不但没有朝代名称,连当朝皇帝名号都未曾提及。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哪个不知名的朝代之前,是经历了从黄帝到夏商周,然后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这些朝代的,这些朝代中的人和事也是真实存在和发生过的。

    可现在这个红楼世界中的大楚就不一样了。在大楚之前,同样有黄帝,有夏商周,有春秋战国,有秦汉有唐,但是有一些东西却发生了变化!

    比如许多著名人物都不见了,被另一些人所取代,就连大楚之前的大唐都不是三百余年而亡,而是一个足足延续八百年的强大帝国!

    而且唐帝国灭亡后,取而代之的却不是赵家的宋朝,而是宋家的大楚!

    虽然说朝代更迭看起来对秦珏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毕竟都已经是过去式了,但秦珏却从中敏锐地注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从唐朝往后的所有文臣武将包括诗人词人,也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出现!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虽然已经经历了古诗的黄金巅峰唐朝,但秦珏可以盗用的诗词却有更多,尤其是宋词,对林妹妹宝姐姐等人的杀伤力绝对不会低于唐诗!

    除了词曲这些能逗乐红颜们的东西,还有后面几个朝代的治国理政方式,虽然秦珏记不太清细节,但一些著名的政治方针还是有点印象的,这些可都是干货,留着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对付朝堂上那些士族公卿!

    但现在的重点还在秦鹤年的提问上,如果不能从秦鹤年这里得到有关现在天下形式的信息,那么上面想的那些就只是白日做梦,所以秦珏现在正很尴尬地考虑怎样不给秦鹤年留下一个不学无术的印象。

    幸好,似乎看出了秦珏的窘迫,秦鹤年很是和蔼地一笑:“珏儿之前一心玩乐,能知道这些也算难为你了,剩下的就听爹说吧。

    现在咱们所在的地方,是扬州城,也叫扬州府,隶属于江南道,是江南道有名的州府。

    扬州自古以来便是江南道的富庶之地,依靠运河带来的大量商机,再加上扬州又是产盐大州,还临海,极其便于与外邦进行贸易往来,所以富甲一方,连带着我这个扬州知府都比其他同级别的知府高出一等,也更容易招人窥视。

    而扬州每年的一个重要财政进项,便是盐!

    大楚立国以来,开国皇帝时便有严旨,盐铁为重要物资,必须由官府经营,而单单盐业这一项,每年就能给国库带来千百万两白银的收入,给扬州也带来了不下于百万两的收入。

    正因为盐业几乎是国库收入的命脉,所以扬州的盐政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盐政上的官职,尤其是巡盐御史这样的主管官职,都是油水极大的位置,谁都想在这上面狠狠的捞一把。皇帝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应该进入国库的银子流入官员的腰包,所以一般盐政的官员,至少巡盐御史一定是皇帝的心腹,可以绝对信任的人!

    另一方面,盐政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那就是那些盐商!

    这些盐商都是靠贩卖私盐来谋取巨额利润,他们私自操控盐价,低进高出,导致扬州人民在用盐方面举步维艰,民不聊生,他们却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尤其以扬州的四大家族最为严重。

    虽然之前的明德太上皇和现在的崇孝皇帝都意识到了盐商的危害,但毕竟不能对他们直接动手,否则一旦狗急跳墙,只怕在盐政方面会惹出更大的事端,因此朝廷只能规定扬州盐商,尤其是四大家族的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世世代代不得踏入仕途。

    但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盐商们有的是钱,他们自己既然不能做官,那便用钱在朝廷和地方上培植官员,结为党羽,成为他们在朝廷上的力量和保护伞。

    不仅如此,这些盐商基本上都有自己招募的私兵,一般都是一些亡命徒,所以盐政上的官员对上这些盐商,不但不能依法惩办他们,反而还要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全家的人都掉了脑袋。

    至于这四大家族,在扬州那叫一个恶名昭著,分别是荆家、方家、李家、陈家。

    正因为有这四大家族的存在,扬州的盐政官员才换了一批又一批,之前的官员不是和盐商同流合污最后被弹劾罢官,就是一心惩办盐商却被四大家族害的家破人亡,最后皇帝没办法了,只好派来了和我同一年参加科举的好友,和我同年的探花郎,林如海,担任新一任巡盐御史!”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秦鹤年停下来,喝了口茶水润润喉咙,秦珏连忙再给自己的父亲续上茶水,内心却满是惊讶和欣喜,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么凑巧,林如海竟然和秦鹤年是同年进士,而且还是至交好友。

    原本秦珏还有些发愁,怎样才能看起来毫不刻意地接近林如海和林黛玉,并尽自己最大努力改变林黛玉在书中那红颜薄命的结局,现在看来似乎要好办的多了。

    润了润嗓子,秦鹤年接着说道:“这林如海也是个人物,林家祖上也袭过列侯,到如海已经是五世了,也是个书香门第,诗礼簪缨之家。

    原本林家这列侯在开国皇帝时只封了三代,但明德太上皇即位后,为了体现仁德,额外加恩,又让如海的父亲袭了一代,到如海这一代,想要出人头地就得靠科举出身了。

    如海倒也是很争气,虽然比我小着几岁,但却和我同一年赶赴神都参加殿试,并且我们俩一个中了榜眼一个中了探花,也接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我和如海同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供职于翰林院,一年后,我们俩面临着同一个选择,是留任神都还是外放。

    留任神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距离皇帝很近,万一运气好正好入了皇帝的眼,那绝对是平步青云,所以如海就选择了留任神都。

    但留任神都却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那就是神都中的大佬们实在是太多了,以我们俩当时一个小小的七品翰林院编修,别说被皇帝看中了,我们除了殿试外连皇帝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而要等那些大佬们退位让贤,没有个几十年是不好办的。

    而外放就不一样,只要做出政绩,升官绝对快,而且天高皇帝远,就算有什么差错皇帝也不知道,但同时却也不容易被皇帝注意,很有可能这一辈子再也进入不了中央圈子。抱着搏一搏的想法,我选择了外放。

    也算是老天眷顾我们俩,还都算仕途比较顺利,如海在翰林院供职两三年后,就升任了正六品的兰台寺大夫,我作为外官升的快一些,当时是从五品的江州司马。

    四年前,我因为政绩卓著,被皇帝注意到,额外加恩,使我越级擢升为正四品的扬州知府,并赐紫袍、金鱼袋。来扬州一年后,我发现这里盐政是个大问题,于是便上书皇帝,请他派亲信大臣来扬州主管盐政。

    恰好这时,如海在神都中担任兰台寺大夫多年,经常受到同僚赞扬,皇帝也有心提拔他,于是就也越级升如海为正五品的扬州巡盐御史,主管扬州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