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季夏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流血的开端(4)

    人类作为一个群居动物,似乎从众心理从古至今多少代人都是一般的强烈。

    “杀狼狗,保家园”一个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口号,但其也不过是带动了数十个愣头的热血少年罢了,但人们的从众心理,尤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什么都不知道的村民,突然看到一大群人向同样的地方冲去,便不免好奇的上前一看究竟。前面好奇的人会带动后面的人。如此人们竞在无任何人指挥的情况下,化作了冲锋的勇士。

    青年总是容易热血上头,但当真的直面骏马弯刀时,萌生退却之意的人,亦可称为勇士。当村民直面骏马弯刀时,早有人双腿发软。而当他们想要退却时,后面的人早y已将此处堵死。

    无论是何种理由冲锋在前的人,亦不管其因和不退,这样的人都是勇士。而后世史书也确实是这般称呼他们的。

    骑兵的优势在与机动性,和居高临下的作战方式,以及冲阵无敌的冲锋。可当人群将其围的死死的时候,这样的优势便只剩一个了。而当狼族的骑兵看到越聚越多的人群时,不免心生畏惧。

    狼族骑兵凭借其与普通村民之间的战力差距,就算村民们拥有这绝对的人数优势,但这些骑兵也有很多人可以逃离此地。但当村民冲来之时,想到莫得的将令,却让哪位伍营长迟疑了,不由的带头放慢了马速。也正是因为这一迟疑,最终让他们丧命于此。

    越聚越多的人群,如果此时有个人能在他们的耳边告诉他们,他们面对的是全副武装的狼族骑兵的话,恐怕他们会在顷刻间做鸟兽散。可惜了,无知者亦无畏,狼族八十骑专业骑兵便如此死在了一群无知者的手里。

    后世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记载,从不怜惜笔墨进行赞美。军民一心共抗敌军,更有甚者将斩杀这八十骑视作大捷,并命名为东村大捷。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果真不假,日后有一个名为东晟君的人,对这段事情的描写,有些意思。并受到后世的普遍认同。其在书中写到,一时之胜,胜在人心之争。当世之上,人心之争,唯太祖与北王可称之为绝。

    随着其它两营骑兵驱赶着百姓而回,莫得发觉不对,却并无立即行动。而是稳住百姓,表示狼族骑兵今日前来是为了收复宁川城,对付陈国,他们的目标只有陈国士兵,与百姓无关。并强调岷山之地本就是狼族之地,岷山之民本就是狼族同胞。狼族之刀绝不会向着同胞,身为同胞应到同仇敌忾,共同对抗陈国。

    看着远处燃起的熊熊烈火,莫得命令一百士兵和在场青壮男性,共同前往对抗大火,挖出隔离带,救出被困人员。

    莫得命令留下一百士兵看守剩下的人,自己则率剩下骑前往东村。

    东村村民此刻深刻的体会到了,何为好奇害死猫。看着被杀死的狼族骑兵,村民们内心各不相同,畏惧与茫然是此刻大多数人的内心想法。而有些老人看到地上的尸体,不由的泛起了泪花。还有少数的人这这个时候露出了笑容,而他们往往都是悲剧的人为缔造者。

    肖权总是在最合适的时候出现,同样也会在最合适的时候消失。比如现在他就很好的降低了自己的存在,选择了闭口不言。而与之拥有同样智慧的另一个人,在这个最合适的时候出现了。

    孙河伯在此刻适时的发声了:“乡民们,我可以体会大家的心情,我们曾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与他们是同胞。但是现在不同了,于他们而言我们如今是异族人了,他们放火烧村,挥舞着弯刀。这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如今唯有为自己而战了,击败狼族,保卫家园。”

    人们在最迷茫之时,总是最容易被他人蛊惑和诱导的时候。乡民们在孙河伯的诱导之下更加动摇了,而那些杀死狼族骑兵的乡民们握着武器的手更紧了。

    肖权在最合适的时候开口了:“乡亲们,宁川城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现在大家跟我进去山林,我们有数千人埋伏在山里。现在愿意跟我们走的举起武器。”

    片刻的安静,孙河伯率先举起手中的弯刀,高声喊到:“上山。”

    随后那些双手沾着狼族骑兵的鲜血的乡民们,跟着大喊起来。随后一大群人跟着肖权向东山而去。

    当莫得来到东村时,看到狼族骑兵的尸体和消失的武器。尸体的死状其惨,不是简单的刀伤。大多数的尸体,都是被钝器打击而死的,更有甚者是被活活踩死的。红色的血液,被踩碎的肉沫与白色的脂肪混在一块。发出令人作呕的气息。而最令其担忧的,并非是士兵被杀死,而是消失的武器。要知道如今两国交战,若真是陈国士兵杀死,有怎会有如此多的人是被人踩死的。要知道战场之上,步兵被骑兵踏死并不奇怪,而骑兵被人踩死就令人费解了。

    土地之上狼族骑兵和村民的尸体,加上消失的武器。此刻莫得基本确定,这里的村民反了。

    奇怪,他用了造反一词。在如今陈国的土地上,对生活在上面的百姓,用这个词语。这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但对宁川本地百姓人心之向的自信,正是莫得敢与率兵挺进至此的一大原因。这也是莫得不急于拿下乡里而是先攻大寨的一大原因。

    莫得对着身边的几个人下令,随后几人翻身下马,不一会五个村民被刀顶着走了出来。两个青年男性,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妇女,妇女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那个中年男人是东村的村长,两个青年是他的两个儿子,妇女是他新纳的小妾,怀里是其半岁的小儿子。

    莫得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村长,并未说话,手却故意摸了一下刀柄。村长的眼神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见此,莫得厉声问道:“有多少陈国士兵在此?又有多少参加了此次暴行?领头者是谁?”

    村长迟疑了一下,刀却近了三分。他只得叹了一口气,说道:“十几个陈国士兵,几百个乡民跟他们走了,向东山去了。领头者是你的老熟人了,肖权和孙河伯。”

    听到这两个名字,莫得微微笑了一声,说道:“确实是老熟人了,今日便借这个机会,和他们了结一下昔日的债吧!李大伯,往日你装聋作哑,今日便继续吧!”说完,便纵马向东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