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憾否
繁体版

第二十九节

    年初一,大伙相约去西山。

    初一有登高的习惯,我家离西山最近,中午大伙都聚在我们大门口,十二个小伴汇集后开始向西山走去。

    整条街热闹非凡,两傍是做生意的,卖甘蔗的,卖爆米花的,卖凉粉凉米线的,卖玩具的,什么都有,人们登山下来,又累又饿,便找个位置吃碗凉米线什么的,所以小吃的生意特别好。

    上上下下的人流挤得不到了,基本是人挨着人走。到了半山腰,大伙坐下休息,身上开始冒汗了,还好有树林遮阴,并不是那样热。

    大风丫口是我们的目的地。

    这里有一段砌起来的石墙,用来遮挡狂风,由于年久失修,人们经常爬上石墙,石墙不堪重负,已经要倒塌了。

    傍边有一大片树林,草地上坐了许多人,三五一群的,有的吃了自己带的凉米线,有的在玩扑克,有的在照像。

    谢建拿了个海鸥相机照像,我们大伙先照了二张集体像,然后就自个约伴照像,三提议李九,陈彬和我四人照一张合影。

    我们四人站在松树下,眺望着鹿城,面带微笑。相机把我四人永久定格在蓝天白云下。

    大伙热闹够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放眼望去,整个鹿城尽收眼底,山脚下的路上,人群拥挤,好不热闹。大伙都在找寻着自己家的位置。

    闹够了,休息够了,也到了回去的时候了。

    到了法院宿舍区大门口,不知是三叫的还是他们提议的说是到我家吃饭。我在后面没听到。

    于是,大伙便簇拥着三进了我家楼道。

    母亲知道大伙是来吃饭的,赶紧重新做菜,初一家家都是吃剩菜,不动刀,这下顾不得这多了,父亲平时不下厨,这下也进了厨房。

    好在年前有些备菜,为了招待我们,把家里全部备菜都拿出来。

    好热闹,一个室子全是同学,十多个挤在一起,你说一句,我喝一口,各自为阵,乱成一团。最后把话题扯到龙江餐厅那晚,确实好险,如果那晚那怕是沾着打架都可能进公安局了。公安局朝着人多的地方找寻我们,没有料到我们会跑到野草丛生的河对面。

    我们把大客厅占领了,父母亲他们只能在厨房里吃了。

    整个晚上,就是喝,喝,喝,大伙不知道喝了多少酒,母亲就是上菜,上到弹尽粮绝才罢手。

    弹尽粮绝一点不夸张。母亲每年三十晚上前都会蒸三碗千张肉,三碗粉蒸肉,三碗百合园子,炸一大盆酥肉,糖醋排骨等,这不,今晚一顿就没了。

    大伙酒饱饭足,临走前一直夸母亲的手艺好,做得真好吃,以后还会来吃。

    他们走后,三和我都昏沉沉的走不动了,倒在了床上。

    母亲见状顾不得说我俩,忙着去收拾残汤剩饭。

    第二天,母亲吩咐我俩,以后这样的事要提前打个招呼,至少有个准备,还有就是以后少有这样的亊。家里的菜被我们一顿消灭了,初二卖菜的人少,买不到菜。

    再者,初一不兴串门子,不兴动刀子,这些老辈传下来的规矩要讲究的。

    我也后悔,我问三是谁提的馊主意?三也回忆不起来谁开的第一腔。

    这事以后就没有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