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世录之数字量子生命
繁体版

第六章 焦虑的阿新

    许晋的公司在城中心CBD区一栋叫皇融中心的写字楼,26层整整一个楼层,在电梯间透过咖啡色的玻璃大落地窗,可以看到风光秀丽的环海湾。阳光灿烂的时候,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帆船点点,十分惬意。许晋前脚刚踏入公司,就听到前台李菲朝他微微躬身,说道:

    “许总监,刚刚总办那边消息,本来今天早上10点关于讨论是否引进GP4智能体项目的专题讨论,改到9点开始,地点还是大会议室。”

    “为什么?”许晋问。

    他知道这个专题讨论会在公司争议较大,议论了几次没有解决,但董事会那边要这个月内给出结果。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李菲笑道。

    许晋现在供职的这家富隆基金,是一家类似做私募风投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500亿,在行业内蛮有名气。他们通过募集资金专门投一些地产、科技、互联网、商业零售等preIPO企业,不但给予资金子弹补充,还要提供整个改制方案、上市辅导等工作,最后通过二级市场股权退出,实现几十倍几百倍的资本收益。富隆公司业务分投前研究、投后管理。许晋现在是商品零售类的投前业务线。主要是通过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公司财务分析遴选出优质的有前景的已经略具备规模的商品零售,比如超市、百货等,通过股权方式介入,帮助其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上市目标。

    许晋的商品零售部只有三个人,一个叫阿新的女孩子,毕业后就被许晋通过校招方式招进来,一直跟着他,主要负责商务这块;还有一个男的叫陈君,做市场咨询和分析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到有价值的商品零售目标对象,尽职调查,做出投资可行文件,并报公司投资委员会上会。商品零售企业类目繁多,是一个城市最活力也最鱼龙混杂的行业,想从中找到合适的企业并不容易,或者得面临同业的竞争。

    在富隆基金公司,商业零售其实是一个小的板块,资金需求额度小,日程事物却异常琐碎。不像房地产基金部,出入都是10亿元打底的投资额,中标的项目也都是国内头部房企;也不像互联网科技部,行业共识就是烧钱卡位占市场,股东也愿意大笔烧钱培育市场;也不像电商部,投资金额虽不大但营业额增长以指数级为单位。

    但尽管如此,富隆公司各个业务的老大都不敢轻视这个商业零售部,在许晋努力下,他总是能用最小的投资额拼出了最快的IPO项目,所以不但在富隆,在业内,许晋也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名气,大家都觉得许晋能选项目会看准人,业务值得信任,目前有希望竞争富隆副总经理的,除了房地产基金部的房总,也就是许晋了。至于许晋,也是觉得自己该走上快车道了,再怎么努力小打小闹还是搞不出大名堂。所以快快优鲜这个项目的投资案,当创始人提出一个亿的融资额时候,许晋给了两个亿的额度。

    许晋坐在办公室,趁着这个时间点思考GP4智能体项目的事情,上一次会议,他作为工会主席,提出了反对意见。当时的情况,除了行政部作为总经理的直属部队,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偏向不希望引进GP4智能体项目。

    许晋正思考的,这时有人敲门。“进来”许晋说道。

    过一会儿,一个年轻小伙子和一个女生前后脚进来,是他们部门的阿新和陈君,俩人在许晋办公桌前坐下。

    “老大早上好,关于快快优鲜的事情我们想了解下投决会的进度!”阿新乖巧的打个招呼,坐在许晋对面,而陈君则是站在边上。

    阿新是一个年纪还不到28的女生,留着垂肩长发,穿着干练的牛仔裤和白T恤。陈君岁数比阿新稍大点,平常基本都穿着西装,略显老套。

    “这么着急。”许晋微笑看着阿新。

    不知道怎么回事,许晋对阿新总是有天然的亲切感,就像一个兄长对一个邻家妹妹的那种感觉,无比信任,能交底能发牢骚。

    “老大,这可是我们部门的大项目,我每天都焦虑着呢。”阿新苦着脸,说道:“关于快快优鲜这个项目,自从可行性报告提交给公司投决会之后,我们就天天盼着,不过我也没闲着,这几天也都持续在使用他们的APP和送货上门服务,速度确实可以,他们提出的这个社区无人零售和半小时电商相结合我相信会是后面一个市场热点,新零售提出这么多年,总是需要一个样本。”

    “这个项目的老板吴枫城海外留学回来,是个连续创业者,之前的创业虽然小打小闹,但是有始有终,我在跟他接触过程中,觉得他人品不错,思路很有前瞻性。”阿新继续说道。

    “焦虑的阿新。”许晋笑笑,又看着陈君。

    “我跟阿新的想法差不多。”陈君每次说话都有些拘谨。

    “投决会那边的消息......”许晋思忖片刻,说道:“但我觉得是不是会偏激进?现在一些问题点没有解决,比如社区零售这块,现在重点趋势已经是社区生鲜了,生鲜的社区店这块体验感很好,损耗整理、货架摆放、快速理货,给人很有购买的欲望。比如晨新生鲜,像细胞一样渗入到各个社区,上次陈君做的专题报告就指出它们的零售上升势头很猛,拓店速度很快。但可惜我们跟他们没有谈拢。现在快快优鲜这个项目,直接转向无人零售和半小时上门电商,连线下店也不需要,直接一个总仓加上配送点,直接建设快送团队,这种比较重资产的模式投入也比较高,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你们都不觉得消费习惯还需要培养吗?”

    “老大,现在其实不是我们要去适应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在教育我们怎么消费。现在大家对互联网的态度,是只要肉体出轨一次,那么就会出轨无数次,互联网和消费者,一端是满嘴抹蜜的的爱情,一端是火热的肉体,碰撞起来就是干柴烈火。”阿新笑眯眯的打个比方。

    “这比喻相当到位。”边上的陈君很是配合,频频点头。

    “你的看法很独到。”许晋很是期许的看着阿新。

    在他的想法中,阿新是他要重点培养的对象,以后要当他的助手,以后还要当部门的二把手,如果他成了公司副总,阿新就会成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阿新,我叫你调查一招鲜的事情现在怎么样?他们公然在快快优鲜总店边上要开海州第一家店,这可是能影响我们投资案的关键因素。有可能投决会上有人会问到这个事。”许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