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元店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出谋划策

    清风城今日很热闹,大街小巷人头攒动,仿佛有大事发生。

    许多借居屋檐的村汉,昨晚听说县衙门口有个来自京城药医堂仙人弟子,可不花钱得到治病,更多人都要去瞧瞧热闹。

    晨阳初现,刚照亮屋顶红瓦,县衙门口早已聚集了数百人。

    看病的人,站列一队,不看病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谈论这昨日见闻,或猜测今日该是如何场面云云。

    相比门口热闹,县衙里却是一片安静。

    公堂,十文在这里吃了早膳,看着食物挺丰富,其则很难下咽。

    自从七八天前在两元店里买过吃食,十文的嘴巴就被养刁了,光头胖厨子的手艺,充其量算是粗茶淡饭,其他再无优点可言。

    倘若拿两元店里的食物,开个铺子,十文敢保证,开到任何地方,都会狠狠践踏其他食铺酒楼。

    咽下最后一口饼子,梁县令踩着准点,迈入公堂。

    “小贵客...嘿嘿,今日莫要出门了!外面已然人满为患,本县春耕刚过,县城里可养活不了多少人,那些村汉,平日闲暇躺在某处,不动不饿,这一走动,定会饥饿难耐,若再有人煽风点火,恐对本县不利!本官所言,可句句属实,小贵客还请莫要一意孤行。”

    梁县令一开口,就给十文扣上了一顶大帽子,如果十文还要外出,那就是清风城的罪人,无论清风城发生什么,都是十文的过错。

    可若是不出门,县衙外的人就会散去了么?

    ‘这县令今日拦着我,也是为了老家伙阻我不得外出?还是有其他原因?’

    ‘算了,至今被误以为药医堂的药徒,那咱就听听话。’

    心里思量出个结果,十文也没迟疑。

    “县令大人所言,小子听从便是!”

    十文应了一声,转头就走回他居住的小院。

    梁县令本以为还要多费点口舌,却不曾想,一开口十文就答应了。

    过于顺利,让梁县令有点忐忑。

    县衙门口,吵杂声愈来愈大,隐隐有人要来叫门的阵势。

    “来人!告诉门外聚集之人,今日起,小郎中不再出手诊治。都回各处,莫要堵着县衙大门!否则,依法下狱!”

    四个衙役,身穿灰色蓝边役袍,手拿长棍,领命打开县衙大门。

    一刻钟之后,大门口的人,不仅没少几个,反而还有人搬来桌椅蒲垫,要在门口久留。

    梁县令得到消息,双眼暴睁,一头雾水。

    “怎会如此?!”

    “县令大人不知,清风城靠近三国接壤边境,一向缺少医者,城里郎中也都半桶水,在边境混不下去,才来我们这里混日子,昨日小郎中一出手,不仅治好了许多人,还不收钱,加之又是来自京城药医堂,外边都把小郎中当做小仙人看待。”

    “啊?!”

    “县令您是来自柒婿城,不知我们小城池的门道,嘿嘿,我们这里屁大点地方,有什么事情,很快就能传的人尽皆知,再因不收钱,那些苦哈哈岂能错过此等良机?”

    衙役说的话很委婉,就差没直白的说,县令你刚来,屁都不懂,就刚才那样直接下令,格局太小了。

    梁县令何许人?

    为了当县令,用去他梁家半数家产,好不容易得到的县令之位,又岂会被几个衙役拿捏。

    只不过,当下局面,想度过,还是要把十文请出来。

    ‘不可!本官刚说出口的话,这就出尔反尔,岂不是...也罢!先请教梁伯,看看如何说。’

    挥手退下几个衙役,梁县令转身走向后院。

    梁伯今日也没休息,辛苦八天多时间盯着十文,不可能轻易放弃。

    梁县令去后院寻找梁伯,扑了个空,梁伯一直跟着十文,丝毫不知县令在寻他。

    一刻钟之后,梁县令站在后院都能听到县衙门口吵嚷声。

    “岂有此理!本官刚上任,还没对外做点什么,一条政令都没发,他们...他们当本官好欺负么?!”

    刚上任没几天,就赶上京城出来药医堂,几乎和他前后脚抵达清风城。

    涂个好名声,梁县令新官上任本该洋洋洒洒倾泻而出的三把火,一点火星子都没放。

    平平静静送走了药医堂,却又摊上使用蓝厥针的家伙,把药医堂的人杀的只剩下一个。

    如今,蓝厥针之事,还没头绪,县衙外又来一群人堵门。

    “梁伯!人呢!”

    气急败坏,梁县令不顾威仪扯嗓子大喊。

    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梁伯询问。

    “老爷有何吩咐?”

    “你怎么...这般憔悴?”

    虽说梁伯突然站直身后,吓了梁县令,可看到梁伯脸色惨白,双眼发黑,无精打采的模样,似乎是强撑身子赶来。

    这般容貌映入梁县令双眼,不由得多想。

    ‘多少年未见他这般狼狈!哎,来此清风城,莫非真的不对!’

    “老奴...最近夜晚盯着县衙,生怕再有什么妖物干扰了老爷。”

    “呃...梁伯辛苦了!”

    见梁伯这般憔悴,梁县令到嘴边的话,突然改了,不再询问他如何看待县衙门口的事情。

    “县衙的事情,本官自行解决,梁伯且去休息。”

    “呃...老爷可是有要事?”

    “哎,不算大事,药医堂的药徒昨日出手之后,今日就来了数百人,都在门口等着,本想寻你出出主意,算了,您老且去休息,本官去寻那药徒!”

    “老爷且慢!此事...老奴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老爷让那娃去医治别人,全县人都康健了,也算给老爷政绩增添一笔光彩。”

    “呵!本官自然晓得,只不过...本打算从中斡旋一番,不仅要得到政绩,还要...算了,是本官所求托大了!”

    梁县令自然知晓十文免费给人治病是好事,但他身为县令,自然想把好事记在他身上,来日向上秉揍,奏书上可供他大做文章之处太多太多了!随意挑一点来上奏,都会让仕途顺畅许多。

    想多了,自然要多做,把十文拦着,本意是吊一吊门口那些人的胃口,然后再由身为县令的他,出面主持大局,继续让十文给人治病。

    如此这番,他才能算是参与其中。

    可...与梁伯一番交谈,梁县令确定一件事,他想参与是不可能了,而且还必须要把自己说出口话,全部吞回来,再不请十文出去,恐要把好事办砸了!

    带着心事,快步走向十文居住小院,梁县令心思急转,忽的,又想到一个好办法。

    ‘对啊!给他限个量,本官就不可以把控了么?!’

    ‘那些想要求医的人,不花钱的靠后,愿意花钱,还懂得孝敬本县的人...嘿嘿...优先,必须优先!’

    有了决断,梁县令脚步稳健,速度又加快几分。

    又过了一刻钟。

    “小贵客...本官所言,不知可行否?”

    梁县令见到十文,二人在小院石桌上同坐,直言刚想到的限量之法。

    十文默不作声,抬眼看了看不是好人脸的梁县令,一脸油腻的肥肉,每次看都会增添一抹厌恶。

    ‘这县令真不是好鸟!瞧他模样!一副不安好心的神态,让我限量人数,不就是想收好处嘛!’

    ‘行,你收,但凡你收了好处的人,我就说自己没能力医治!看你怎么办!拿入手的好处,是吐出来,还是强收着!’

    听完梁县令一堆废话,十文脑子活络,思忖几息,就有了应对之词。

    “县令不想引发骚乱,限制人数,此法甚好,小徒医术浅薄,精力也有限,还要多谢县令出谋划策!”

    “唉~谈不上出谋划策,本县安定许久,可不能在本官手里出现差池!再者...不瞒小贵客,本官家族传信来说,边境又有异动,恐有战事发生,还请小贵客没收到药医堂回信前,切莫离开本县,外面太不安定!”

    梁县令早就想好了,只要十文答应他的说法,立马爆出他得到小道消息,顺便吓一吓年幼的十文,让他不敢离开清风城,老老实实帮他赚钱医治别人。

    盘算挺好,话说的也不错,而且十文也没理由拒绝。

    “全听县令安排!”

    ‘我能去哪?细胳膊细腿的,我可懒得到处跑。’

    ‘再说了,没个方向乱跑,指不定又要去山林里风餐露宿,哪有这里好,吃不用操心,住的也舒坦,呃...就是总被那个老家伙盯着!’

    ‘哎,也罢!师父说过,有得必有失!咱不计较,相信那老家伙再盯我几日,也就乏了。’

    ‘至于外面有战事,关我什么事!那是你们大人之间打来打去的事!’

    心中暗暗盘算一番,拱手送走梁县令,十文又重新背起木箱子,准备到县衙门口,继续给人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