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穿越后,从小酒吧开始起飞
繁体版

18 我们最懂规矩

    酒吧里,一处不起眼的卡座。

    马季端起酒杯,和对面穿西服的中年男子,碰了碰。

    台上的节奏很暴躁!

    两人无动于衷,坐得很随意。

    四十来岁的大叔,和十几二十岁的青年有所不同,看多了套路,生出了免疫,喜欢的乐风,可以躁,允许躁,又不能太燥,其中的分寸是随心,很难把握,有渐渐向往宁静的趋势。

    这是自然规律,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导致出现的变化。

    马季时刻留意着舞台的周围,忽地伸手向前面的人群里,指了指,“皓子,那就是他们仨。”

    “哦。”

    宋皓微仰起头,顺势看去,暗有诧异:“背吉他箱的青年,短发,高挺俊朗,长得还行,大学生的气质没褪去,哪有…半点玩摇滚的劲?”

    光头倒是很惹眼,身材壮实,…踩过缝纫机才放出来?

    带银链子的社会小伙,常见的摇滚乐迷,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他把玩着手里的酒杯,不露声色道:“京都汇聚了各地的人才,会缺这种卖相?”

    马季摸了摸宽松的肚皮,笑着说道:“摇滚圈,长得歪瓜裂枣的不少,有这卖相,还不突出?”

    “有理!”

    宋皓嘴角露出丝许淡笑,举杯,一饮二净。

    马季转而望向舞台中间,暗有几分担忧:“达兰的气氛,玩得这么躁,后面出场的乐队想要接招,很有难度啊!”

    地下演出的观众,大部分是乐迷,小部分是粉丝,极小部分是凑热闹、看乐子的闲人。

    乐迷与粉丝,有明显的区别。

    乐迷的关注点在作品。

    歌手或乐队的作品一拉垮,即使是死衷乐迷,都很容易翻脸,“cao,什么玩意!”

    而粉丝,更在意歌手或乐队的卖相,眼馋人家的外在条件。

    作品的好坏,对他们的影响不太大,“我家XXX很有实力,都怪写歌编曲的人水平不好。”

    至于入戏太深的粉丝,看到喜欢的歌手或乐队出了演出事故,他们会痛哭流涕安慰:“呜呜,哥哥别哭,你是最帅的。”“没事没事,小姐姐是最棒哒。”

    所以,乐队作品的好坏,在场的乐迷们,就能给出答案:

    好,气氛就燥,齐喊“牛B”,是很高的礼遇;

    不好,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小伙,交头接耳、转身就走算是有礼貌,喝倒彩、竖中指是常事,甩酒瓶子、乱掷打火机不少见。

    最怕,冷热极端的对比!

    …

    赵阳领着两名队友去了后台,在七八道身影里,找到了一名三十四五岁的男子。

    他微弓了腰,笑着问道:“谢哥,我们啥时候上场?”

    谢添脸色显黑,留着马尾,没有展现艺术气息,反而表露了几分街头社会人的风范。

    他瞥了三人一眼,板着脸,说道:“阳子,刘大锤说你们台风不错,我TM没看过,等会听我招呼,上去试一首,不到位,就TM给我下来,别TM磨磨蹭蹭,有好几只乐队等着呢。”

    赵阳面不改色,连连点头:“我们铁板烤鱼乐队,绝对能嗨翻全场。”

    谢添对新乐队不放心,极有经验的说道:“敢拖时间,我TM立即闭麦断电,以后别TM再来嚎唱。”

    赵阳乖得像龟孙子,拍着胸脯保证,“谢哥放心,我们最懂规矩。”

    谢添显然没空应付他们,对着耳麦一通输出,指挥摄像师怎么录台上的画面。

    梁周有些无语,谈好的三首歌三百块,转瞬就可能变成一首。

    汗流浃背跑过来,为了分到30块钱?

    嗯,赵阳打的,还破费了18块。

    他和田基面面相觑,都是表面上的老实人,不会在这里怪话连天:出了门,很容易被砍。

    两人跟着赵阳走到角落。

    梁周取出电吉他、效果器,默默查看琴弦的状况。

    歇口气的时间,后台又进来两只乐队,凑到谢添身旁,打听演出的情况,被谢哥一顿TMD输出…

    赵阳背好了贝斯,向他俩使个眼色,悄悄说道:“二周,上了台,没人招呼就继续演出,阿基,在大场子不能浪费时间,别玩你那些花活。”

    田基虽然容易兴奋,很有B数,“晓得…”

    这时,前台轰响的音乐突然停歇,随之是此起彼伏的呼喊:

    “达兰、达兰、达兰…”

    “杨达牛批,再搞一首!”

    “靠,兰陵别走啊,继续嗨。”

    “…”

    谢添挥了挥手,却没叫他们,“小苹果,速度,快TM上。”

    梁周心中一跳,若无其事站起身,盯着走向舞台的两男两女:“很有靓点啊!”

    此时的达兰乐队,刚下了场。

    主唱杨达右手提着电吉他琴颈,瞟到迎面走来了两名女乐手,眼睛直放幽光,“有新乐队试场,咱们到卡座听听?”

    之前激烈的氛围,让乐手们一时半会无法平复心情,这是演出后遗症,严重的能让人感觉生无可恋、不如解脱了事,需要休息。

    “两妞不错啊,兰陵,等会去要号码?”

    “行,先整几杯?”

    “那玩意还有没,整一颗!”

    “靠,闭嘴…”

    不到一分钟。

    小苹果乐队做好了演出准备,前奏“唰唰唰”响起,乐风偏后朋,很欢快。

    梁周坐回了凳子,暗中松了口气:“没听过,不是同行!”

    小苹果乐队是女主唱,稍显磁性的嗓音,一开口抓得人心痒痒。

    听过黄龄的《痒》没,有那股味,叫红苹果或熟苹果,更符合这支乐队的气质。

    “…月夜的陋巷,

    他,留恋暗红的黑窗,

    谁人,在听躁动的烂床,

    软软的,身影晃荡,

    啊…他,索然无味…”

    梁周被勾起了兴趣,从头听到尾。

    四人的水准足够,没有拖泥带水的地方,作品配器紧凑,较南墙酒吧的窒息乐队,整体更显高明。

    可惜前面的新金属,太猛烈!

    女主唱本就吃亏,让周围的观众晃动起来,已经做到位了。

    毕竟,凹凸起伏的身姿,容易让LSP们显露不正经的原形。

    连身边的赵阳和田基,都看得津津有味。

    田基还抬手,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谢添板着脸,挥了挥手,仍没叫他们,“曼陀罗,上。”

    立刻有五名紧跟潮流的乐手,带起吉他、贝斯、小号等,向场子中间的舞台走去。

    小苹果乐队见此,知道一首歌就是终点,脸露失望下了场。

    周围的Lsp很不舍,有人怪笑着嚷嚷。

    “靠,还没看够,再来一首啊。”

    “把妹子留下。”

    “嘎嘎,她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