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0小山村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 老猎手(二合一)

    十几分钟后,许如山回来,递给把爷一张写满字的白纸。

    老刀把爷看了一会,说:“这些货估计村里大家凑一凑就差不多了,山菌可能会差一点,我明天叫村里的大婶们去山上采一些,晒起来。现在这天气,不下雨估计三天左右就差不多了。”

    “把爷,进山的时候通知一声,我跟着去拍点照片,到时有用。”许如山临走时提了一嘴。

    “行,就明天下午吧,上午你把学校的事情安排好。”

    第二天下午,许如山布置好留堂作业,让石月儿代表老师全权监督后,跟着村里的婶子们一起向着山里进发。

    带队的是耕叔,同行的还有文哥和长兵两兄弟,都背着土铳。

    “小许老师,到了地头你一定要跟紧我们,千万别一个人乱跑,大山里有野猪熊瞎子,真运气不好遇上了很危险。”一路上文哥叨逼叨逼的念了一路,听得许如山耳朵要快出茧子。

    “知道了知道了,我耳朵不聋也不背,听得见。都他么说十八遍了,你能不能消停会,给我闭嘴。”

    “我这不为你好吗,第一次进山的人都会兴奋,一兴奋我怕你忘了,多说几次记得劳一些。”文哥一脸都是为你好的表情,差点没把人气死。

    几十分钟后,一行人爬上一处山腰,停了下来。

    耕叔从怀里掏出一把像鞭炮一样的东西,分给大家。

    这东西大概尾指那么长,拇指这么粗,前头伸出一根1厘米长的引线。

    许如山一脸激动,好奇的问:“这是不是雷管炸药?咱们不是来采蘑菇的吗,还用的上这玩意?”

    “这是村里自制的烟炮,不会炸响,点燃会一直冒烟,示警用的,山里猛兽多不安全。”耕叔解释。

    随后又对其他人安排起来:“还是老规矩,两个人一组,遇到危险别出声发信号,长兵你们三个在周围警戒。”

    刷刷刷人群散开,各自消失在山林里。

    许如山跟着耕叔吊在后头,走走停停。偶尔看见山菌子会对许如山解说几句,然后他举着相机拍照。

    突然在小路边的青苔下面看见几朵漂亮蘑菇,竿细伞大,呈米白色,上面还有暗红色的小点点。

    许如山指着几朵蘑菇问:“耕叔,这个是什么蘑菇,她们怎么没采?”

    “这是白伞菌,有毒的,不能吃。”耕叔解释。

    “小许老师,这里有一群鸡蛋菇,你要不要拍照?”耕叔发现了鸡蛋菇,招呼许如山过去看。

    “鸡蛋菇一般生长在土质疏松背阴的地方,只要发现一个,你就能在它周围找到一群,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

    “咔嚓,咔嚓。”

    “小许老师,过来,你看这里。”

    “这是松菇吧,我认识。”

    “对,是松菇,一般长在枯草下,找的时候最好拿根木棍翻一翻。”

    “咔嚓,咔嚓。”

    两人落在散开的队伍后头,一路悠哉悠哉的往山上走。

    发现山菌子,不论品种,耕叔做科普,许如山拍照,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

    “这是陆撅菌,也能吃。不过嚼起来很有韧性,这边的人都不怎么喜欢吃,很少有人采这个,要不要也弄一点试试。”耕叔指着一种土黄色的蘑菇对许如山说。

    许如山走近一看,眼前的陆撅菌与其他菌子长得还不太一样。之前见过的几种菌子伞盖都是向下往内包的,这个是往上,就像是一把翻转的雨伞,表面有黏黏湿湿的。

    “那就也采一点吧,多个种类,说不定钱能多赚一点,反正都是试水。”许如山来者不拒。

    耕叔点点头,把食指和拇指捏成一个兰花指状塞进嘴里,吹出一声悠长尖锐的口哨,声音在山林里不断回响,然后又远远荡开。很快山林深处也有一声哨响回应起来,过了不久长红背着铳从树林里钻出来。

    “长红,你跑一趟,告诉婶子们陆撅菌也采一份。”

    长红随着耕叔话落又消失在丛林深处,有点来去无影踪的意思,许如山暗暗称奇。

    “耕叔,村里男丁是不是打猎都有一手啊?”许如山对这个特别向往,虽然自己也是山里出来的孩子,可跟石银坳这里的人比起来显得弱爆了。家里那边虽然偶尔也会组织狩猎,可都是好几条村子联合起来,单独一个庄子没人敢进大山。铳枪也不多,像双水源也就支书家有一把,而且还不是个人的,属于村里的集体财产。

    像耕叔他们这种,一人一条枪背着就往山里闯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当然前世不算,不过曾经在石银坳他也只是见过,每次进山他都在学校从来没参与进来过,一起进山现在是第一次。

    “村里真正会打猎的人其实也不多,把爷算一个,不过他年纪大现在已经很少进山了,我算一个,另外就是长庚和石大宏。年轻一辈的会这些的就一个石根生,其他的算不上,顶多就会打铳填弹而已,真要单独遇上野猪和熊瞎子,都得慌。”耕叔叹了口气,为村里传下的吃饭手艺即将断送觉得难受。

    “不是会填弹开枪,胆子大点就够了么,怎么就不算猎手啦?”许如山好奇的追问。

    “哪里有这么简单,一个合格的猎手需要学很多东西,比如辨别粪便、脚印,掌握猛兽习性弱点,还需要辨别草药知道自救,会利用地形环境与猎物周旋,更不要说做陷阱和隐蔽之术了。像文哥长兵这样的,单独遇上大型猛兽,除非运气好,不然就是个死字。”

    耕叔见许如山对这些有兴趣,也乐得讲一讲,平日在村里可是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就算他乐意说,也没有人愿意听。

    “那石根生怎么会?他天赋好?”许如山听说这么难,很好奇年纪不大的石根生是怎么学会这些的。

    “石根生啊,是有些天赋,但主要还是靠他自己努力。他家的情况你可能不是很清楚,爹娘走的早,从小要养活自己还要拉扯一个年纪更小的妹妹,虽然村里多少能帮衬些,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立得住才行,他就像拼命三郎似的很豁得出去,也挺争气的。”耕叔说起石根生来一脸唏嘘。

    “耕叔,根生是你徒弟吧?”

    “是的,我现在还记得好些年前,那时候小根生才十二岁还是十三岁,突然有一天找到把爷噗通一声就跪在面前,说要学打猎的本领求把爷收他为徒。”

    “那最后怎么变你徒弟了?”耕叔嘴里的讲述的事情充满了江湖味,许如山听得津津有味。

    “当时把爷正为管教孙子闹心呢,就文哥那小子,别看他现在人模鬼样的,小时候就跟孙猴子似的,可没少气把爷。当时把爷顾不上,然后带着根生找到我家让我收他为徒,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我也担心手艺失传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收下了。可没想到他不仅天赋好,还吃得了苦,最后就这么练出来出师了,哈哈。”耕叔提起石根生有些得意,说明内心确实对其人确实特别满意。

    许如山对石根生当然也很满意,他的满意一方面来自差点抢走人家老婆的一点点愧疚感,另一方面则是对有能力的人才的一种欣赏和尊重。这会心里想着的,则是怎么样才能把这样的人才给拐走。

    也就是耕叔不是许如山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有人正打着他得意弟子的主意,不然说不得要嘣小许老师一枪,给点颜色瞧瞧。

    “嘘,小许老师,趴下,躲着别出声。”

    突然,耕叔把身子一缩,顺便还拉了身后的许如山一把,悄悄的说。

    许如山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难道是遇见黑瞎子了?还是野猪?

    耕叔伸出手往东北方向指了指,示意只看别发出声响。

    许如山把眼前的杂草扒开一条缝隙,顺着耕叔的手指往前看,前方不远处一个灌木丛上,两只火红的山鸡正在嬉戏。

    许如山猜测这两只山鸡是一公一母,正在做着凤求凰的游戏。尾巴长长得更漂亮的那一只双爪抓着树枝干,高昂着头伫立着,尾巴短的那只则不断扑腾着翅膀在周边飞来飞去。

    看着眼前这一幕,许如山心里忽然涌出一种既视感,暗自嘀咕:这不就是后世的舔狗现场吗,舔狗这种表现各种装逼,只求引起女神注意给个眼神,可女神无动于衷爱搭不理的,高兴了吐点口水逗弄一下,不高兴了甩个耳光发泄发泄,不管哪一种舔狗全程都乐呵呵的接住当作是奖赏。

    唯一的区别是,这个不是人物版而是动物版本的。

    许如山胡思乱想中憋住笑,想问问耕叔怎么捕捉,扭过头才发现:人呢?

    一次心理活动的时间,五秒钟有没有,刚刚在身边的大活人呢,怎么不见了。

    左右扫射,终于在右前方的石头后边发现了耕叔的身影,他正悄悄把枪管从石头后面伸出来,不愧是老猎手,离开的时候一点声音的都没,许如山是毫无所觉啊。

    “砰!”

    “咔嚓——砰!”

    间隔很短的连续两声枪响,第一枪两只山鸡倒地,其中一只扑腾着翅膀从地上刚飞起准备逃走,第二声枪响之后,咚的一声又砸落在地上。

    一枪一个准,补枪时机也抓的恰到好处,最离谱的是,这他喵的是土铳不是气枪也不是半自动步枪,每打一枪是需要退膛重新填铁砂弹的,耕叔到底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退膛-填弹-瞄准-开枪-命中这一过程的?

    玛德,感觉跟看电视剧似的,后世抗日神剧也不敢这么拍吧,太离谱了。

    许如山从地上爬起来,拔腿就往山鸡阵亡之地跑,等到近前忙不迭的问:“耕叔,你怎么做到的,又快又准,怎么做到的?这也太牛批了!”

    “这有什么,小意思而已,唯手熟尔。”耕叔一脸平静淡淡地开口。

    许如山怀疑耕叔在装十三,但苦于没证据,不过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表现确实很震撼,就算他真的装了许如山也觉得是应该的,因为刚刚那一幕确实帅呆了。

    这跟想象和看电视电影可不一样,这他喵的是现实啊,热血男人梦至死是少年呐。

    “耕叔耕叔,这个,我这年纪还能不能学,能不能学成像你刚刚那样?”许如山迫不及待的问。同时心里也把自己一顿骂,前世那么多年怎么就没发现这些精彩呢,白活了呀。

    耕叔没在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沉思了一会才对许如山说:“小许老师,这个这个,我只能说有这个可能,但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等有时间了我先教你怎么开枪怎么填弹吧。”

    这时候的红石县还属于贫困县,历届领导班子一直想摘掉这顶帽子,可想尽各种办法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虽然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但依然未尽全功。

    所以当下吃饭的地方还真不多,也不是大家嫌开饭馆累,陆陆续续一直有人没断过尝试,只是最后都惨淡收场。当然也与年代有关,这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家有余财的人不多,私人饭馆自然也就很难经营的下去,这会也就剩下招待所和国营饭店两处公家店了。

    紧跟陈为民进了招待所大门,并没有想象中的冷遇,毕竟在红石县这巴掌大的地方,不认识陈为民的人还真不多。特别像招待所这类单位。要是连本地大佬都认不全,估计早被处理了。

    这不刚跨进大门,柜台两个服务员大姐远远就笑脸相迎。

    年长一点的那个,连忙迎了上来:“领导好,我带您去楼上包间先坐一会。小芳,赶紧叫徐经理下来,就说来了贵客。”

    陈为民笑哈哈的挥手制止:“不用麻烦徐经理了,也不用点菜了,把你们店最拿手的菜式赶紧做几道端上来。另外他们手上这几条鱼,你们也一起收了吧,按市价就行。对了,那条团结鱼留下,我一会带走。”

    又对许如山他们努努嘴:“赶紧把鱼给大姐,我们上去吃饭。”

    虽然对外说,名单是随机分配的,但里面的小道道陈为民自然门清。抛开水东来这个作弊的不算,许如山他们两个的就业单位确实都还不错,属于中上了。特别是许如山,能留在城区,这运气不是一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