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0小山村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 打赌

    许如山沉思一会,诚恳说道:“把爷,我知道可能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你们对我印象不会太好,我也不大好解释。咱们把这个放一边,先来打个赌怎么样?”

    文哥年轻,一听打赌兴致高涨,不等其他人开口抢先说道:“怎么赌?”

    许如山轻笑一声,面向众人说:“之前把爷问怎么知道小石头名字的,要打的赌就跟这个有关。”

    老憨了也来兴趣,插嘴提了一句:“猜人名做不了数吧,谁知道是不是县教育局已经把我们村子里的信息提前告诉你了啊。”

    许如山拍着胸口保证道:“放心,肯定不至于,必定让你们心服口服才算,不过得等明天把村里人都叫来做个见证,或者有想参与进来的也行,都欢迎。”

    一路跟着老刀把爷走,许如山没有矫情的去抢他的扁担。

    许如山回来的时间不长,除了扛了几天衣服包基本就没干过重活,这会没必要赶鸭子上架,闹出笑话。反正老人家几十年习惯了,身体也还健朗,挑点东西如履平地。

    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到了村里。

    因为已经是晚上,天黑黑的,村里人懒得动弹,出来看新老师的人倒也不多。

    石银坳村口是个斜坡,门前是奔腾不息的南陵江,因上下落差较大,河水流速快,轰轰作响。

    进了村不知老刀把爷从哪提来一盏马灯,没做多大停留,一路穿过村头到了村尾的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间民房。青石墙,茅草顶,风格有点类似前世某些山区旅游景点附近的民宿,特有艺术感。

    比较可喜的是,它带有一个蛮大的院子。

    格局上除了主屋还有东西两间厢房。主屋作为课堂教室用。两间厢房,一间是卧室,一间可以充当办公室。

    可别小看这石头茅草屋,放在石银坳这绝对是最好的房子,没有之一。

    送到地头,耕叔招呼着先走送孩子回家,随后老憨把行李放下,招呼一声也告辞离去。

    许如山留神观察了一下,墙面很多地方还有新修葺的痕迹,可见石银坳对老师的重视,也足以表达村里的诚意了。

    进了门,院子里打扫的很干净,不见一根杂草。中间靠右的位置有几棵果树,连树下放着的石磨也是清洗过的。

    院子左边小毛竹轧的篱笆架上,爬满了葡萄藤,上面吊着一串串青色的葡萄,沿墙还种了一排青瓜、豆角之类的农作物,

    进屋后,点上煤油灯,屋里也亮了起来。

    老刀把爷祖孙俩带着三间屋子走了一圈,小心的观察着许如山的表情,见他没有丝毫嫌弃还挺喜欢,稍稍宽心后守着分寸告辞:“那许老师你先收拾收拾,晚些我们再送点吃食过来。”

    “诶。”许如山把人送到门口,站了一会回身返屋。

    先把行李归类分了分,书本、学习工具之类的留在主屋教室,其他生活日用品衣服之类的提到东厢房。

    把床铺了,相机手电筒拿出来放在窗台,剩下的东西就整包搁在靠墙的老木头柜子里,等哪天有空了再慢慢收拾。

    粗略捯饬一遍后,许如山拍拍手,拎着条小藤椅出门,搁院子里坐着。

    掏出烟来点上,近看曾经熟悉的一切,许多人许多事仿佛就在昨日。

    远眺隐约可见的南陵江,耳朵里清晰可闻的浪涛声,这一切都在告诉许如山,他再次回来了,不是做梦,是真实的回来了。

    几支烟的功夫,老刀把爷祖孙手里端着几个青灰色的粗瓷碗过来了。

    老刀把爷把碗当下,搓着手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说:“许老师,小地方没啥好东西,炒了点山货也不知道你吃不吃的惯,今晚先将就着吃。”

    许如山也笑着说:“把爷,我就是个小辈,你还是叫我小许吧,不然我不甚惶恐。我知道你们有各种担心,在这里我先跟你们交个底,我呢,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吃住生活这些跟大家都一样没那么精贵,只不过是多读了几年书,来这里也是想实实在在做些事,不用想着过几天会突然走掉。”

    本来这些话许如山是不准备说的,可看着老刀把爷一路小心翼翼的样子,还是没忍住。

    “把爷,文哥,我一个人吃没意思,来一起吃点。”

    许如山不由分说强行把祖孙俩拉着上了桌,想起自己还带了两壶酒,匆匆起身去拿。

    “你们等会,我带了酒过来,咱们一起喝一点。”

    就拿过来,分别倒上,许如山为融洽气氛稍稍介绍了一下:“老家带过来的米酒,也叫胡子酒,度数不高甜甜的,你们试试。”

    “这个好吃,这是野山菌子吧?”许如山夹了一筷子菜放在嘴里,问道。

    “对,就是山里野生的菌子,我们这边都是大山,别的没有,就是山货多。这个是山撅,这是野猪肉,小许老师你吃吃看。”

    三人边吃边喝,一下就把距离拉近不少。

    “把爷,村里现在有多少孩子,都有在上学吗?明天学校里的安排有什么章程没有?”

    聊了一会,许如山把话题引到学校工作上来。

    老刀把爷一脸严肃的表情,有些艰难的说道:“到上学年纪的孩子有十几个,小的十岁往下的有八个,十几岁的也有三个。不过我们这情况有些复杂,家里都不愿意送来学校,以前有老师的时候也是隔三差五的来一天,主要还是为了拿补贴。后来没老师愿意来村里,干脆就都不上了。明天我召集村里开个会,先跟大家说一说这个事,做一做工作。”

    许如山点点头,问:“这劝学工作应该不好做吧?”

    “很难。小许老师你先不要急,等我一家一家先去劝一劝,再陪你上门去。来是肯定能给你都叫来,就是时间上可能会拖长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都是穷闹的。”文哥也在旁边很不忿的补了一句。

    许如山能看出把爷的为难和决心来,其实这些情况他不比把爷知道的少,毕竟前世许如山就差点被折腾到撂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