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人生百年不过转瞬间
繁体版

第73章 父爱如山

    肆虐的西伯利亚寒风到了临海虽然有点强弩之末的味道,打在脸上还是有一种刀割般的疼。

    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日结工,我都不嫌弃,可脚都走出了鸡眼,工作依旧没有着落。

    临海宝山路,一个集装箱的大堆场,待卸的卡车排着长队,司机不耐烦的抽着烟,一些脾气躁的骂起了娘。过年了,辛苦了一年的工人大多休假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由于缺工人,导致货物不能及时的装卸。

    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知道机会来了,那种感觉绝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简直有点淘金者发现金矿的感觉。冲进堆场,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的打听。虽然缺工人,但人家见我细皮嫩肉,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便直接婉言拒绝了。

    就在我耷拉着耳朵不抱任何希望时,一个身穿超短裙,腿蹬黑丝的女孩,仔细打量了一下我,道:“你一个大学生,细皮嫩肉的,吃的了这个苦吗?”

    “没问题,俺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上大学之前也是一个干农活的好手。”

    女人点燃了一支煊赫门,吐了口烟圈,道:“帅哥,你可想好了,我们这边一天可是要至少装两个柜的货!”

    “严经理,我双手按着圣经发誓,绝对没问题!”

    “你怎么知道我姓严?”

    我用手指了指女人胸前的工牌,道:“您的工牌。”

    女人掐掉了烟,笑道:“算你机灵。实不相瞒,现在我们的确缺人,我知道你现在也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迫不得已才来这里的。机会我可以给你,但是,你必须保证至少干一个月,你看行吗?”

    “严经理,大丈夫一言驷马难追,一个月绝对没问题,即便我提前找到工作,也会干满一个月!”听到女人同意我留下做装卸工,我激动的上前握住了她的手。

    女人表情迟疑了片刻,将手抽出,道:“帅哥,别激动,午饭还没吃吧?”

    我点了点头,并连声说了好几次不好意思。

    女人没有深究我的不礼貌,而是吩咐人带我去食堂吃午饭。

    吃完午饭,一个皮肤黝黑,一身腱子肉的中年男人带着我去了堆场。世人皆知中国出口年年增长,有谁知道这些默默无闻的装卸工人,用自己的血汗为中国的货物顺利运往国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很快,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寒冬腊月,干了一会儿便将自己的上衣脱了个精光,就这,汗珠还止不住的流。

    “李文彬,你这么玩命不行,别看我们干的是粗活重活,但也要讲究方法。这活需要耐性,像你这种干法,用不了两个小时你就没力气了。”老余抹了把额头的汗珠道。

    我知道老余的意思,可此时此刻,我就是想用体力劳动让自己忘掉一切烦恼。对老余的善意报之以微笑,但我并没有放缓装箱的动作。

    偌大的堆场,留下了我忙碌的身影,一天,两天,三天......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我已经完全适应了搬运工的生活。原本瘦弱的身子肌肉若隐若现,人也变得寡言少语,吃饭时大口大口吃菜,晚上,疲惫不堪的身子冲个热水澡,一天下来,看书的力气都没了。虎子很乖,每每这个时候,都会趴在我的身边,深情的看着我。

    半个月,好似过了半个世纪,新年还是蹒跚而来,如期而至。过年了,堆场特意给没有回家的工友放了三天带薪假,劳累了一年的搬运工终于可以休息片刻了。

    大年三十晚上,临海宝山路某堆场搬运工的宿舍区,我和老余两个人坐在宿舍门口,两人中间有一个凳子,上面放了几碟小菜,虎子趴在旁边,啃着一块骨头。

    老余拧开一瓶红星二锅头递给我,两个人就这样喝上了。

    “文彬,你不是大学生吗?怎么不找份体面的工作,跟我们这些大老粗吃这苦?”老余喝了口二锅头,邹着眉头不解道。

    我拿起二锅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抹了一下嘴角,便一五一十把自己丢钱包,来临海闯世界,然后遇到虎子,再到堆场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老余听了我的经历,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的印象里,我们这些学校的大学生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很娇贵的。让他没想到的是,我面对困难不仅没有退缩,还低下身段干起了粗话。

    “老余,当初你怎么想着来临海这边打工?在家里面随便做个营生,全家人其乐融融,不比在这背井离乡的好?”

    “我家里有两个娃,大儿子和你年纪差不多,现在在读大学,二儿子还在念高中,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是没办法,孩子上学开销太大,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老余提起两个儿子,一脸无比的自豪,原本眯着的眼睛有了光。

    “将来等您两个儿子毕业了,就可以享清福了。”跟老余聊天,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老家的父亲,他也是起早贪黑忙碌了一辈子。

    “嗨,我自己也就这样了,希望娃们能够走出农村,将来在大城市找份体面的工作,不要像他老爹这样没出息就可以了。”

    “老余,这大过年的,您怎么不回家跟他们团聚哪?劳累一年了也应该回家热闹热闹呀!”

    “孩子上大学花费高,这不趁过年的时候工资翻倍,多挣点钱,好让娃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新衣服穿。”

    “您有想过自己吗?一大把年纪了,不远千里来临海打工,只拿一份死工资,没有社保和医保,将来上了年纪怎么办?”

    “嗨,这个就不想了,咱外地人怎么能跟他们临海本地人比?特别是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他们本地人交五金,老了每月有养老金,生病了有医疗保险,买房有公积金,失业有失业救济金,生孩子有生育津贴。同工不同酬,虽然是干同样的活,待遇却完全不同,我们只能靠天吃饭。社会就是这样,我为什么这么拼,就是要让我的两个娃走出大山,跟他们城里人一样,将来退休了有养老金,生病了有医疗保险。”

    瞬间,我对老余油然起敬,父爱如山,他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临海,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挣钱供孩子读书,希望他们将来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自己却承担着所有的一切,这,就是父爱。

    我知道自己父母跟老余一样,生活在农村,同样是靠天吃饭,没有什么保障。他们供我大学毕业,花费了全部的积蓄。为了给他们争口气,同时,也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

    “李文彬,你行,我不会看走眼的。你既有文化,又能吃苦,临海这地方,相对很公平,只要你努力,就能出人头地,我相信将来你肯定会有大出息,将来可别把你余叔给忘了。”

    “余叔,我李文彬不是见利忘义的人,更何况,这些日子您帮了我不少,我知道,如果不是跟您搭班子干活,我根本坚持不下来。”

    两个大老爷们,一老一少,几叠小菜,喝着二锅头,坐在那里敞开心扉,天南地北,无所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