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奸臣仇恨,结果那是好感度?
繁体版

第90章 第一场雪

    萧乾毕竟也是被那股香气把心里的虫勾出来了,可算是折腾好了。

    不过与萧乾的快意不同的是,远在鸢楼住着朴素单间屋子的古三通盖着被子却是睡得不好。

    此时的古三通却是在梦中惊醒,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若是他坐在皇位上,被别人如此对待,肯定也会生气委屈。

    古三通干脆不睡了,披了件外套就点灯写起了信件。

    窗外的信鸽盯着古三通,它的脑袋想不明白古三通在做什么。

    这张信件在明日就会出现在鸢楼里,作为鸢楼里保密等级最高的鸢报,直接呈递到刘晔的手里。

    古三通没写自己的想法,只是写了这件事情完整的始末。

    这是作为一个探子应该有的基本素养。

    古三通拿不准主意,还是准备叫刘晔定夺。

    古三通自己的想法则是在第二封信上,信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萧乾的高度评价。

    刘晔会先看第一封鸢报,有所定夺之后再看第二封。

    这是鸢楼的规矩。

    如果刘晔选择进攻大乾,就可以把第二封鸢报直接丢进火盆里烧掉。

    第二封鸢报里,古三通则表示希望能代表鸢楼和大乾国合作。

    他不担任官职,但是可以协助朱宸濠管理护龙庄,条件则是在鸢楼有难之时替鸢楼贡献一些帮助。

    也不是什么深层次的合作,更多的就是表个心意,让大乾知道鸢楼的真诚。

    古三通在最后一句话里写了希望刘晔可以代表鸢楼认个错,以便推进合作。

    古三通总觉得大乾和大秦的首末位置,要交替一下了。

    听说在大秦失去鸢楼分楼的支持后,大秦都无法从江湖高手中征辟到适合领军的将才了。

    这对李牧叛逃、白起身死的大秦是致命的打击。

    虽然大秦国君每日做的决策都是无比正确的,大乾国君的每一个决策都像是小孩子过家家。

    但是命运就是这般无常。

    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古三通都是很想和大乾达成合作的。

    看着傻乎乎的信鸽在夜色中没了身影,古三通忽然觉得鸢楼的前途可能都系在这只肥鸟的脚上了。

    古三通也没再沉睡,而是思念起了自己在朱宸濠手下做事的儿子成是非。

    一直到东方有了曙光。

    萧乾也看到了这曙光,转头一看身旁的窦漪房先是一惊,再是想起昨夜的温存,又缓过神来。

    站起身来替萧乾穿好衣服。

    看着萧乾的眼神不老实,窦漪房才意识到自己还没穿衣服,红着脸做了一下无效遮挡,就赶着萧乾上朝去了。

    萧乾也顺势就去了。

    有些事情的过程是好的,但是享受完这个过程,心里就会有些悔意。

    萧乾再不去上朝,再和窦漪房那小妖精缠绵几次,那群臣们就可以给他上坟了。

    更何况窦漪房头上的进度条涨了一大截,让萧乾完全打消了对昨日失身的疑惑。

    他只当自己是昏了头,强迫了窦漪房。

    萧乾先是宣布了立窦漪房为妃的事情,惹得朝臣们一阵反对之声。

    立宫女为妃,传出去让人笑话!

    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大乾没有样貌上乘的秀女了一样。

    不过萧乾还是发挥了自己的王霸之气,让朝臣们老老实实接受了这个旨意。

    然后朝臣们就是七嘴八舌地讨论鸢楼的事情。

    大乾什么国力萧乾心里没数吗,怎么敢和鸢楼如此谈话?

    “陛下,微臣认为应当举国之财力向鸢楼求和,否则大乾不日将覆灭在鸢楼军队的铁蹄之下啊!”

    李林甫好不容易对萧乾有了些好感度,此时也是有些真心实意在向萧乾谏言。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和鸢楼分楼主郭正一暗中勾结的勾当其实已经人尽皆知了,萧乾不抓他是给他面子。

    毕竟来俊臣都特意请了他去天牢看他那位心腹的惨状。

    显然是在挑衅他。

    蔡京和严嵩也都纷纷谏言,严嵩此时也不希望大乾覆灭。

    他的儿子才刚刚受了萧乾的名字,如果萧乾就这样身死,那么严世藩的未来就不会像在大乾一样可以一片光明了。

    就算是为了儿子,他也要让萧乾向鸢楼求和。

    来俊臣、司马懿、鳌拜等人也都纷纷请愿,就连安禄山等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将也都怂了,希望萧乾可以三思。

    他们之前就讨论过这个事情。

    赵高早就告诉他们了。

    他们也没问真伪,反正赵高如丧考妣的脸就说明了一切。

    赵高也没问他们信没信,反正听完这事之后他们的脸也是如丧考妣。

    之前就算是和大秦决战,他们其中也有不少人觉得能打。

    就哪怕是萧乾那么荒谬的出城夜袭和出城决战,还有弃城而走临县的决策,都是有一部分人在同意的。

    但是此时,却是全朝都在反对。

    鸢楼怎么可能讲道理?

    得罪了鸢楼的副楼主古三通,大乾的结局那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

    大秦再强,那也是一个国家。

    战场瞬息万变,就算是有着一倍兵力的差距也可能打赢。

    但鸢楼可是聚集了许多国家的力量。

    如果他们召来百万大军,就算是伸着脖子给大乾人砍,也要花不少时间。

    更何况大乾自从大战后兵员就一直不多。

    就算是安禄山在黄巾起义的时候还征了一波兵,现在大乾的兵员也没有恢复到三十万之数。

    就算恢复到了也完全没法打。

    臣子们甚至私下里偷偷觉得萧乾还是数月前那个昏君。

    “陛下果然还是那等暴戾愚蠢之人,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正是,这贼老天,也不知为何就偏偏垂青于如此痴人!”

    这种对话在大乾已是屡见不鲜。

    萧乾三个多月里攒下的威望,好像在这一刻,就都已经不作数了。

    那些功绩,已经成了人们口中的运气。

    人们都觉得他只是斩杀吕雉之后造化弄人。

    萧乾的昏庸举动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才显得他颇为圣明。

    像是鳌拜和远在江南的朱宸濠等人就已经准备投靠鸢楼了。

    反正他们对萧乾也并不忠诚。

    魏忠贤和雨化田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里面满满当当全是金银细软,只等大乾被铁蹄踏碎,他们就下乡做个富家翁。

    大乾的百姓大多数还不知道这事,还在老老实实地耕作生活。

    空气越发稀薄和寒冷。

    大乾的第一场雪,就这么突兀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