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重回1991
繁体版

第21章 第一次相亲

    李政的第一次相亲一点也不尴尬。

    不速之客是一对母女。

    这段时间经常来王警官家的李政,引起了同村的王春花的注意。

    王春花的丈夫死了好几年,她独自拉扯着一对女儿。

    大女儿王秋霞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出落得水灵灵的王秋霞对别人的提亲不屑一顾,她实在瞧不起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荆溪县也撤县设市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县公安局更名成了市公安局,喜讯更是接踵而来,改组的市治安大队抽调了一批基层民警,王警官将于明天到市局报到。

    元宵过了才没几天,吃厌了汤圆,北方饺子南方饺,王嫂剁了馅以庆祝丈夫的工作调动。

    王春花主动来帮忙,搭讪了没几句就道明来意,她想请王嫂牵牵线,把大女儿王秋霞介绍给李政。

    借着和李政一起到后门口田头小便的机会,王警官道出了这顿馄饨的意义。

    李政心头也吹过了一阵春风,虽然王秋霞比不得他初中的校花大学的班花,更及不上江东小乔,可那几个显然是不可能的。王春花长得好看,打扮时尚,如能牵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春花一直殷勤地给李政挟馄饨,大赞他的铁饭碗与居民户口。

    王嫂则一直夸奖李政脑子活胆子大,敢承包解放鱼场做老板。

    一直很矜持的王秋霞忍不住轻笑一声:“呀,放着好好的居民户口老师不做跑去养鱼,还不是一个船上人嘛!”

    小艳一瞪眼:“姐,你懂个屁!小李老师可厉害了,在艺校补习期间,他给我们上文化课和电脑课。”

    王秋霞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王警官趁机把李政拨打电话的事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王秋霞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敬佩,渐渐地,这股敬佩之色又演变成了妩媚,坐得也离李政更近了一些。

    王警官真是戏精,把相亲的尴尬化于无形。

    “来,我们以茶代酒干一杯。这老伙计跟了我七八年,明天就得把它上交走人了。”

    他显得有些伤感,动情地抚摸着那辆脱了漆的边三轮。

    很快,亢奋之色又冲淡了伤感,他扯着嗓子道:“明天我就去市局报到!临走前,春花的事我还没想好,所以今天请李政来出出主意。”

    王春花没啥特长,她想请王警官给她找个好工作,既能赚到钱又显得风光。

    粮管所、商业公司等热门单位自然是首选目标,王警官打个招呼帮安排一下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他作为一名老警察,骨子里的正直一直没能让他办了这事。

    “王婶,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今天的馄饨馅是你帮着弄的,这么好吃,你为什么不利用你特长开一家小吃店呢?”

    李政的这个主意让王春花立即沮丧了起来,她叹了口气道:“哎,我也想开家小吃店的。可是,你瞧我们光明乡街道还不到一百米,开了小吃店会有谁来吃啊?”

    “我……”

    李政故意卖了个关子。

    王春花立即眉开眼笑:“李政,你要是喜欢婶做的饭菜,你可天天到我家来吃啊,把我家当成你的小吃店。”

    王警官呵呵一乐道:“李政去你家吃,你还会收钱吗?这不得让他吃穷嘛!”

    “呵呵,我话还没说完呢!我是说春花婶如果开了一家小吃店,我保证会帮她介绍一批人前来天天吃,想不致富也难啊!”

    王秋霞疑惑地道:“李政,你不会是自掏腰包请一帮人来捧场吧?你这点工资可经不起折腾。”

    王嫂立即打趣夸奖道:“哎呀,小霞真的长大了,这八字还没一撇就准备管账了呢!”

    李政有些尴尬,赶紧止住她们的话头道:“你们听我说!我们光明中学大部分老师住在各个村子老家中,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镇上买一套商品房。我在教师大会上夸过海口,解放鱼场这半年的利润,我分文不取,准备给老师们盖一幢宿舍楼。”

    在场的人都张大了嘴,李政这个想法对他们来说太疯狂了。

    “李政,你确定鱼场上能赚这么多?你为什么自己不拿这笔钱?你要盖大楼,程校长会同意吗?”

    “哈哈,鱼场会不会赚钱,没多久就能见到效果。我虽然承包了鱼场,可这是校产,我已经拿了老师的工资,怎么可能还会再分钱给我呢?至于程校长,他压根就不相信我会取得成功,他大会上当众表态同意,不过是卖个空心大饼给老师们,同时也是将我一军让我没退路。”

    几个人争先恐后饭后借口洗碗,把李政和王秋霞“赶”出了门。

    没有月色!

    两人谁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

    李政的指尖感受到了一丝湿润,王秋霞悄悄地牵住了他的手。

    “李政,明天我就要离开荆溪市了,舅舅在外边给我联系了一个好工作……”

    也就这么一句,李政刚荡漾起来的心没等到温存的话立即又让失望占据了心头。

    额头的湿热都快把李政融化了,王秋霞大胆地在他额头上印下了一个唇印……

    “李政,记得你的誓言,你将来一定是个大老板。我,只做王者的女人……”

    王秋霞说完,捂着脸飞也似的逃回了家,只留下李政一个人傻傻地站在田埂路上回味着香艳一吻……

    第一次见到徐教导的儿子徐克,他眼里的精明气质让李政觉得徐克即将是改革浪潮中的一名弄潮儿。

    “徐克,你不是喜欢倒腾吗?如果你现在想造一幢楼,你能不能利用你的人脉搞定?”

    “李政,如果确定有人想买房,我倒是愿意成为一名包工头。嘿嘿,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先欠点建筑材料也不是难事,只需要一个月,就能盖起一栋楼。只是你答应的解放鱼场的利润要支付给我作造房费用,这个不会泡汤吧?”

    两人一拍即合,徐克当场就计算出,在光明乡街道上建一栋三层的小楼,成本只需要三百一平米。

    李政在几天内,就说服了想买商品房的老师们预交了两万房款。

    工程队更不是问题,李政回了趟老家,已故三叔的儿子李觉立即召唤了一帮工友,工程内不到一天时间就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