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重回1991
繁体版

第15章 高利钱不能碰

    音像出租店火速上马,顺利程度超出了李政的预想。

    李政的教师身份自然是不可以亲自露面的,程校长的夫人就成了出租店的唯一店员。

    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生意很火爆,50元办一张证可以租借30片。

    年底了,再不回老家也太不像话了。

    李政最头痛的是,一进村子,那么多长辈劈头盖脸的一句话就是“李政,你应该考虑成家了。”

    好在一个新年上基本是吃吃喝喝打打牌睡睡觉,李政心中想着“江东小乔”,嘴上含糊的一句“在谈”,总算把七大姑八大姨应付了过去。

    他信心满满,准备承包解放鱼场。

    “李政,不好了,三叔不行了。”

    村上的三叔是在工地上做泥匠的,一年多前从脚手架上跌落了下来。

    出院后,身子一直病怏怏的。

    好在村卫生室的周医师经常过来照料三叔,在服用了周医师的独家秘制中药后,三叔才得以没什么大事。

    “我前天给三叔拜年,他虽然瘦得没个人形,可人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不行了?”

    “三叔不会干活后没了经济来源,原先的积蓄都买了周医师的中药。他家实在没能力支付药费,这几天断了药,所以三叔现在情况不妙。”

    周医师的是神仙药?

    李政想也没想,抽出了一张百元大钞递给了来人,让他帮三叔去抓几副药。

    三叔家聚满了人,大家都心知肚明,前来是准备给三叔料理后事的。

    奇迹发生了,三叔服用了刚煎好的一剂中药后,居然又恢复了精神。

    村上的老人都一脸悲伤,他们都知道,三叔是真不行了,眼下的精神是回光返照。

    李政觉得好生奇怪,做泥匠的三叔以前身子壮得像头牛。摔伤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悄悄地提起一副药,找了个借口,急匆匆踩着凤凰车赶到了王警官家中。

    “李政,新年好!”

    王警官热情地打了个招呼,李政却心急火燎地说道:“王警官,新年好!今天来,我是想请你帮个忙。”

    李政觉得外伤不可能会让三叔变成这样,尤其是三叔再次服药后又有了精神,这让他开始怀疑起周医师的药有问题。

    王警官出于职业和敏感,立即回到单位开着警车带着李政和中药直奔县城而去。

    当天夜里,三叔走了,呼啸而来的警车也把周医师带走了。

    村民们震惊了,制毒对于纯朴的村民来说几乎没啥概念,没人想到周医师的中药中居然掺杂了大量的抗生素和罂粟壳粉末。

    被村民们奉为神医的赤脚医生周医师虽然被带走,李政却开心不起来。

    好在村民们在“控诉”周医师的同时,一直夸奖李政,李政的心情才逐渐好了起来。

    终于盼到开学季了,老师们提前几天返校做开学准备,李政兴冲冲地来到了校长室。

    程校长却一脸为难地说道:“李政,你想承包解放鱼场的事,看来得再研究研究了。”

    “为什么?”

    “解放鱼场本是解放军的农场开设的,虽然他们因为抗洪暂时无法管理鱼场,可王乡长说了,军队的资产是无论如何动不得的。”

    李政好失望,可开弓没有回头箭。

    哪怕是他一手弄起的音像出租店与他也没什么多大关系,乔站长在办证时也写上了校长夫人的名字。

    “李政,这样吧!我和王乡长呢商量了一个方案。解放鱼场现在不是没人打理吗?你和老周校长先试着帮管理几个月,要是你们养的鱼不错,部队的人看到了效益,说不定就会让你承包呢!”

    也只得如此了,可和老周校长的会面又让李政的心情沉重起来。

    他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养鱼很容易,可没想到鱼场上的饲料对他的工资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心情很灰暗!

    安哥找上了门,听到李政的为难后,他呵呵一乐道:“李政,我以为多大的事呢!借鸡生蛋你懂吗?”

    安哥出了个主意,让李政去借民间的利息钱。

    李政也不认识那些放钱的,安哥很热心地给了李政一个电话号码。

    “李政,你想借多少?你是老师,所以我也不要你有什么可抵押的。”

    程校长说两个月内可能上面会有答复,因此他提出了借五万两个月归还的要求。

    放钱的人让他写了张借条,很爽快地把一捆现金交给了李政。

    要弄好鱼场,地方上就少不了要有人罩着,李政又去找了王警官。

    王警官听着皱起了眉头,他反复劝告李建政,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何苦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王警官,现在没回头机会了。我已经借了五万,要是不承包鱼场,我还不亏死?”

    “李政,你能不能先把钱退还给别人?等你们学校确定了方案你再投资也不急啊!”

    李政想想也有道理,就再次拔通了放款人的电话。

    对方冷冰冰地告诉李政,民间借贷有民间的规矩,李政现在要还,除了利息得支付外还得收一笔高额的赔偿金。

    王警官在一边吼了起来,放款人听了一会冷冷地道:“你是警察又怎么了?他想借我愿借,不偷不抢犯哪门子法了?”

    “唉,李政,这家伙吃定你了。因为你是老师,所以他才不怕你不还钱,这种民间的高利贷你怎么能碰?”

    李政却出奇的冷静:“王警官,开始我也着急。可你刚才和我讲了几年前温州台会的事,我已经有了主意。”

    温州台会,本来是几户人家各自拿出一份钱放在一起。哪户有急事了可先挪用,事后只要如数归还本金和利息就行。

    可有人嗅到了商机,开出高额的利率疯狂在民间集资。

    他们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最终踩了雷,资金链一断裂,那些投资的人急着想要回本金,干出了许多疯狂的违法事。

    台会的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很快,在政府的打击下,台会就在温州销声匿迹了。

    可这股瘟毒却悄悄地向全国各地蔓延,荆溪县也不例外。

    给李政放贷的正是荆溪地下钱庄的人,王警官愣了好久,一拍大腿道:“李政,好主意。虽然我管不到经济上的事,可经警行啊!唉,如果真的办了,他们背后的势力可能对你不利。这样吧,你再约那个台会的人出来,他如果知趣,就会知难而退不敢再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