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天论道3000问
繁体版

肉身卷设定①:生命源质APP

    【从无到有】

    在前面的篇幅中我设想了生命源质这款APP是有意识的,也是无意识的。从宇宙的设计机制来看,灵魂塑造最佳途径就是依靠记忆。从人的角度来看,有来自本能的记忆,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自一些刻骨铭心事件的记忆,这些记忆组成了我们的潜意识,人格和灵魂。

    那么毫无疑问,我们肉体是体验,记录和承载这些重要记忆的载体。要想更深层次地认识灵魂,我们也需要认识我们的肉体,认识它是如何运作,是如何构建我们人的一切。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知,本篇讨论的肉体,这里不单单只是指人类的肉体,是指所有生物,有机体。所有的有机体都属于肉体,因为它们都是生命源质以及灵魂的容器。

    我们再复习一下生命源质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宇宙底层逻辑真随机的超级读写算系统,具备读码,编码,操作物质等多项功能。那么这里就有几个关键问题了,它们怎么工作,从何来,又要到哪里去。

    最早期生命源质是如何驱使物质的。我认为并不是宇宙或者造物主做出的第一推力。意思是最早的生命不是已经设置好的程序,而也是让生命的诞生和进化全随机。这意思是生命源质APP抓取游离的离子,碱基和氨基酸等合成生命是一个随机状态。

    生命源质究竟是怎么直到要操控需要操控的物质呢?我认为是采取见缝插针的姿态,只要有生命源质抓取的可能性,它们可以立刻无视距离无视地域地抓取这些组成基本有机物的物质。

    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驱使这些物质活动也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法则的,即不能凭空产生能量,必须从物质世界中获取能量,这一部分能量从哪里来呢?应该是科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即从周围环境中(如早期星球活火山周遭,拥有丰富的能量和游离的物质)游离的钾钠镁离子的不同渗透压和浓度差的交替中获取能量,也就是化学能。

    早期生命完全不能直接利用光带来的能量,光带来的能量不稳定,时多时少,同时有机物热稳定性也差,对于早期生命来说这是属于不可控的,利用不当容易直接失活,所以早期生命源质APP在有机物条件不足的情况(没有叶绿素这样的高级玩意)下并不能利用太阳光产生的能量。

    所以生命源质最主要功能就是能命令原子和分子,这是在生命层面的命令。从宇宙角度下来讲基本粒子的活动是不可预知的,具有随机性。

    所以在最初的生命诞生之际,生命源质更多的应该是像利用这些随机性,在有机物和游离离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再进行生命活动,通俗点就叫随缘。所以这个时期的生命活动是很初级的,非常具有随机性。但耐不住漫长的时间,生命还是得以出现。早期生命有遗传物质么?我不好说,不敢乱猜。

    但可以知道的是早期生命的合成即混乱又随机,生命能变成什么样子完全就是听天由命,等到很长很长的时间后,才有稍微稳定且具有功能性的组织出现,能系统地进食,分解并获得稳定的能量,能合成有机物以及遗传物质。也就是单细胞生物,最早的古菌。

    生命源质APP第二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编码和解码,也就是读取信息,它们根据遗传信息中组成的编码,读取其中存储好的信息。在完全统一且从简的宇宙系统中,我高度怀疑且认为整个宇宙遗传信息的读写系统是一模一样的,这意味生物细胞的组成和活动相差无几。

    比如说全宇宙生物的组建的氨基酸也好还是组织器官的功能样貌都差不多,骨架,神经也都差不多。具体的区别只会在环境差别中体现出来,这个区别是星球重力,大气的组成和其中气体含量差,气温,恒星光照强度。这些条件让生命在进化的过程中不停试错找到平衡点,而这就让宇宙生命的多样性呈一个不可估算的数量。

    但这些生命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是能量的中转站,是生命源质求生的载体。生命源质早期诞生生命需要在水中抓取分子,因为水分子中能大量融进游离的离子和分子,那我和主流科学观一样认为拥有浓密高压的气体星球有可能诞生生命,拥有地下热源的冰行星也有高度诞生生命的可能性。

    在前面的篇幅中,早期有机物的生命活动,例如黏菌,古菌,单细胞生物都是以穷举法进行生存的。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早期的生命体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为了活下去,会尝试各种各样能活下去的行为。

    它们从不固定的从自然获得能量交替,到拆解,拼接化学键得到能量,到后面能稳定获取能量。从单细胞生物和菌体到多细胞生物,再进化出各种各样的器官,再根据地区生态环境与其他生物的相处与竞争。

    生命源质强大的能力使肉体在其中不停进化,这个进化之路就是我们人类目前已知的各种物种诞生之路。这中间是有许多随机性的,也有必然性,随机在于生命的形态是肉体基因突变和进化以及生命源质APP的随机性操作,必然性是在于突变出来的物种更适合当前环境,能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细胞始终都是生命源质APP的容器。怎么去理解这个容器,当你把水倒进茶壶,它就是茶壶的形状;倒进碗里则是碗的形状;倒进杯子则是杯子的形状。而这个形状则代表生命的形态,也就是遗传信息DNA和RNA。植物,菌类,昆虫,动物等有着各种各样的容器。

    当细胞开始分裂的那一刻,生命源质就接管了这个容器,读取遗传信息,搭建细胞。它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尽一切力量活下去。且会根据当前的环境进行尝试性的修改(基因层面上的),尽管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这意味着,当生命源质APP读取植物DNA时,它的行为模式就成了植物;当读取小鱼小虾时则成了小鱼小虾。

    各个物种的DNA中积累了数亿年攒下来的信息。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做出相对应的反应,比如天气的变化,环境的影响,危险的信号,好的信号,病菌和病毒等等一切来自外界的信息,只要能被生命源质整合进基因,都已经收录进去了。

    待到生命诞生的一刻,这些基因也就是DNA,就像压缩包,打开后就直接将这些攒下来的信息刻入大脑中,存在大脑中的神经回路里,成为灵魂先天携带的信息。

    每个生命体对这些信息保存下来的意思解读都会不一样,就拿最简单的,人看到尸体和闻到尸臭味会产生不适,这些是数百万年遗留下来的危险信号,这代表着死亡和病菌。但是对于秃鹫来说,这些都是美味,是活下去的佳肴,因此这些尸体在它们的嗅觉系统中是“香”的。

    除了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动物的一切都是这么进化过来的,有益的基因会保留并释放奖励信号,有害的基因也会记下遇到时释放厌恶的情绪。

    这些都是百万年来累积的信号,变成了基因编码保留到了人的脑海中。可以看出我们人大部分的行为举止,没有一刻是不受到基因的影响,也就是大脑对我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