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天论道3000问
繁体版

灵魂卷设定(1)

    (建议阅读完第二卷的灵魂篇再来看这一篇介绍)

    无数的人,无数的宗J,无数的科学家都在思考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灵魂是否存在,灵魂是什么?毕竟物质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团死物,生命的诞生和结构都令人无比匪夷所思。所以在具体讨论这个问题前,我想说的是此篇具有一定的反常识性,因为这里提出的观点都和现阶段大众的主流不太一样,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一样,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灵魂究竟是什么?有人觉得根本没有灵魂,这世界是物质的,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依然无法解决生命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我们说像细胞这种基础生命单位,它们驱使细胞内部活动的核心是细胞核。同时细胞的活动也要能量,看来生命的运动也死死遵循物理世界的铁律。我们再看向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RNA。RNA在细胞中担任了最重要的责任,基因编码,编码翻译,转录,调控,信息传递等等。再看向RNA的组成和排序。我们不看RNA组成的碱基,对数和基因信息。只看它形成了一套怎么样的编码系统。现阶段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组成我们DNA和RNA都是由碱基对组成的,碱基对的排列形成了基因编码,生命的搭建和活动都是基于这些编码的。

    同时无论是单螺旋还是双螺旋结构,都离不开建造这套编码的目的,就是信息的载体。它们都采用了类似于电脑编程的某种N进制的读写系统。而这些数学框架的事实无法解释生命是一团死物,在我看来,这背后好像藏着一套未知的系统,未知的力量在运转这套数学框架。有不少科学家觉得这些是量子学的领域,量子在操控生命,我们灵魂也就是这些量子。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是就目前来看,量子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什么未知的,神秘的,不可言论的一套上量子就变得合理的,有意义的,可探讨的。它应该更直接明了,更通俗易懂,所以我想将这个操控这套背后系统的不知名力量命名为生命源质,即操控着一切生命活动的某数学结构,背后系统。也是我文中所讲的手机APP。

    -----------------

    这套背后系统很明显可以做些什么?第一很明显在遵守能量守恒的前提下可以操控原子和分子,至于怎么做到的我想留到后面的内容讲。第二则是这套系统拥有宇宙系统外的读写能力及创造系统,这个读写能力意味着背后有一套完整且庞大的代码组合,生命组成的大小,样子,行为模式等,当然这套代码系统也可能比现阶段我们人类认知中所有的代码系统都要高级。而其中的创造系统绝对具有超高的自主性。这个创造系统就像是人拼乐高的玩具积木。想拼什么拼什么,但核心是要活下去,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于是乎,在外部环境的约束下,生命源质需要凭空拼出一个能活下去的生命,且不能违反宇宙规律如能量守恒定律,挪动一个分子就要消耗等同的能量。所以早期的生命必须在一个能自主生产能量的地方,比如活火山附近,比如有离子浓度差的部分海域,同时这些地区也能得到丰富的游离物质以方便抓取来合成生命。早期的生命源质是没有头绪的,它们不知道要合成什么样子的生命,也不知道要做些啥才能活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尝试,不停地尝试。尝试拼出能用的生命公式。试想一下没有说明书和设计图的你要造出一个能动的汽车,我想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当生命源质还要遵循物质世界规律的限制。

    所以这套系统起初只会尝试拼一些东西出来,我怀疑起初它甚至不知道要创造后代,以遗传信息作为“设计图”告诉下一个生命源质。但后面这套系统就从DNA,RNA中知道了要将“设计图”存入DNA和RNA。让下一个接棒的生命源质能延续其工程。那么这样可以得知,生命源质是可以量化的,我认为单个生命源质能处理工作量的极限就是单个细胞。当然它也可能是由更小的算力单元构成的,意思是它(单细胞中的生命源质)是由它们(更小一级单位的生命源质)组成,只不过在这里我暂且认定为单个细胞为单个算力单元。下一步我们再将目光聚焦到生命源质是怎么活动的。

    从观察黏菌的生命活动可以得知,生命源质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这个有限不是指它指挥肉体活动的能力有限,而是被肉体限制住以至于对周边环境的感知极为有限。比如在它们活动的过程中它们会探索周边的环境,方法是不断尝试伸出自身如同变形虫似的组织去探索和进食。因为没有办法看见外界,所以这个行为过程是无序的,它们会无数次伸出触手试探前方环境,这意味着最初级的生命,生命源质会利用穷举法进行活动。因为实验中,无论生存环境和活动条件是多么苛刻,小至细胞,大至微型生物,它们的活动路径的结果总是最优的。它们在过程中会不停挪动自身,伸出身体组织最后试出最短的路径获得食物,同时也能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增设条件进行迅速调节。生命最初活动形态就是如此,这套系统在背后计算并利用穷举法(无限列举和执行最后选出当前环境下的最优选择)进行生命活动的。而且这也说明整个宇宙无论是生命还是物质运作,都具备绝对的数学属性。

    那么《进化论》的一部分观点可以解释这套系统的活动,生命的在几近于无限时间的穷举法下诞生各种细胞器。生命源质将这些信息编排入基因(以此可知生命源质可以改变基因,收集信号,控制细胞组织)。如果将这套软件系统也就是生命源质量化,那么我们可以把在最基本的细胞看作1,那么那些小型单细胞浮游生物内的生命源质即为(n+1),因为也有可能是多个单元的生命源质在共同工作。这可以说是最小的单位了,当然以造物主的智慧,我只能用比较简单的数学模型去解释。

    单细胞浮游生能进行最简单的生命活动。单细胞在细胞核的指挥下进行活动,识别,进食,消化,繁殖。有人会想生命源质在中间是怎么控制这些细胞器的。实际上“单个”算力单元的生命源质最起码是和整个细胞核和部分细胞器是紧紧贴在一起的,从识别周边环境,到进食转换ATP能量,再到运转细胞内的细胞器,都由同一个算力单元(生命源质)进行,或者是多个同频的算力单元(生命源质)。但是它在运转的时候基本都是要按照RNA中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就像一本说明书和行为准则,遇到什么情况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来。这个说明书里的内容的来源能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细胞,因为这些经验都是漫长岁月中积累的,一代代的细胞将其编DNA中,传承至今。以至于尽管其中的“经验”可能是过时的。等到生命进化成多细胞生物。到这里生命中的细胞才有分工合作这一说。因为多细胞体积更大,拥有更多的功能,活动范围更广,能更好地“活下去”了。但多细胞终的生命源质没有脱离“自我管理”的范畴,因为所有细胞都是在自己为自己而活,分工合作也只是基因中设定好的罢了。

    严格来说生命源质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公式,或者算力系统,附着在有机体中(动植物,菌体)。其工作范围和活动空间都已经在DNA或者RNA中记录好,只需要读取基因信息后搭建细胞,再发挥它的作用。(这一步用现实的例子来说就是拼乐高积木,作为APP的生命源质(你)需要按照图纸一点一点拼接,拼出来的完整积木即是一个细胞)你有可能会漏拼其中几个部件,但总体不受影响。

    可以说每一个细胞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某些高度分化的小型细胞,大多数细胞都非常“聪明”,它们会分工合作,会交流,甚至会欺骗,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活下去”,不择手段,穷举一切方法,将“活下去”这个理念贯彻到底。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根据周围的环境进化自身,慢慢从原核生物进化至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慢慢进化出各类器官,外表(外壳或皮肤)。同时各种具有攻击或防御属性的组织开始慢慢演化出现。植物,动物从海底走出,向陆地蔓延。。。。。。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可以说它们的底层代码即为:“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直到神经元细胞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