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前世今生
繁体版

第404章 岷山寻“仙”

    唐开元六年,李白年方十八,已出落成翩翩少年郎。

    凭借惊世诗才,以及远超同龄人的气度、见识与谈吐,他在当地家喻户晓,小小年纪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

    年轻人不经世事,被人一夸一捧,难免心态失衡,骄矜浮躁起来。

    李客见爱子厌学情绪日甚一日,成天做东请客,与狐朋狗友吃吃喝喝,知道再这样下去,别说锦绣前程没有,就连家业迟早也得被他败光。

    性格清高耿直,做事粗枝大叶的十二郎,注定不是做生意的料。李客与夫人月娃一合计,决定因材施教,让其在外游学,独自闯荡。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壮志凌云,深感蛟龙困于野的李白,早想离开一隅之地,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乎,他泪别双亲,独自一人踏上漫漫征途。

    获得自由的李十二,来去潇洒,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快意人生。他想走就走,想玩就玩,想吃就吃,想醉就醉。没有逛过的繁华街市,没有尝过的稀奇美食,没有赏过的风情艳舞,全都一一见识,细细感受。

    李白少年不识愁滋味,笑看人间百态,肆意挥霍着从家里带来的盘缠,从未考虑过坐吃山空后,以何谋生的大问题。

    他漫无目的地四处游历,这一日,来到梓州县。

    吃喝讲究的李家大少爷,挑了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酒楼打尖。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外加一壶蜀地老窖酒。

    正在大吃大喝之际,他忽听邻桌客人谈话间提起“蜀中大隐”赵蕤。说“赵处士”尚义任侠,一生钻研纵横之术,有鬼谷子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生在太平盛世,英雄无用武之地。

    李白志存高远,虽然学富五车,读了一大堆书,却一直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而苦恼。他渴望得遇当世高人,指点迷津,传授绝学,好早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李白万万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获悉眼界高远隐者的消息。

    大喜之余,他赶紧向邻桌食客打听“赵处士”人在何处,得知赵蕤深居简出,隐于城东三十里外的岷山之中,顿时丢下一桌好菜,打马扬鞭,寻“仙”而去。

    离开熙来攘往的街衢,驰骋于视野开阔的郊外,但见阡陌田园,春色无边。李白无心赏景,一路催马前行,不到半个时辰,就抵达岷山脚下。

    不来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山穿云插天,巉岩绝壁,连绵百里有余。要在这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之中寻觅一人,实在是困难重重,无异于大海捞针。

    诚心拜师的李白,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想起铁杵磨针的那位婆婆,心志越发坚定起来。

    山再高,只要一步步往上攀,总能登顶。有志者,事竟成,大不了幕天席地,渴饮山泉,饿食野果,体验一回荒野求生。

    李白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骑马缓行,约莫走了一个时辰,在一处三岔口停了下来。

    三条岔路两宽一窄,分别通往三个未知的方向,究竟该如何选择,其中一条路会不会直达赵蕤的“仙居”。

    就在李白一筹莫展,犹豫不决之时,一名皮肤黝黑,体型壮硕的樵夫恰好上山砍柴。

    李才子大呼一声“天助我也”,赶紧翻身下马,向送上门的当地向导,打听“赵处士”的隐身之所。

    山野村夫孤陋寡闻,大字不识,对什么“赵出世”,“赵入世”闻所未闻。说左边这条路是通往舍身崖的,右边这条是朝十里画屏方向去的,中间这条路最是难走,需要徒步上山,山顶有个老君庙,有位叫东岩子的人在那里打坐修行。

    李白不清楚东岩子是否就是“蜀中大隐”赵蕤,但他相信能远遁红尘,在这岷山之巅潜心修炼的人,绝不会是庸碌之辈。

    急于拜见高人的李家大少爷,将宝马良驹赠予樵夫以示感谢,随即背上行囊,沿着中间那条羊肠小路快步上山。

    有意外收获的樵夫,百思不得其解,望着弃马远去的少年,茫然叹息:“这么好的马都不要,真是个疯子!”

    古道悠悠,松涛阵阵,往山顶去的路,越来越险,越来越陡,远远超出青年才俊的想象。

    步步荆棘,荒无人烟不说,很多地方都是直上直下的危崖绝壁,连手抓脚蹬的地方都没有,随时会有坠崖而亡,粉身碎骨的危险。

    在经历了数次险象环生之后,李白终于走完只容一人通过的长空栈道,成功登顶。

    岷山之巅云雾缭绕,风光无限,一座不知是何年何月建造的老君庙兀立其上。虽然规模算不上宏伟,却也给人一种洞天福地,修仙之所的感觉。

    一路历经艰险,步步惊心,终于找对了地方。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拾级而上,见庙门大开,便翩然而入。

    庙内空地以五行八卦阵栽种着16株罗汉松,从树干的粗细推断,这些古树只怕得有上百年之久。

    李白一边打量着古意盎然的老君庙,一边走向正殿。此时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老者,正对着太上老君的神像盘膝打坐。

    静心修行的赵蕤,耳力过人,在访客距殿门还有三丈远,就朗声询问:“来者何人?”

    虽然李白只看到一个挺立如竹的背影,但他确信此人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世外高人,当下躬身一礼。

    “在下剑南道绵州昌明县青莲乡李白,听闻‘蜀中大隐’在此深山古刹修行,特来造访,恳请先生收我为徒,传我修炼入道之法。”

    “我大唐兼收并蓄,儒释道三教并行,得道高人多如繁星,少侠何必明珠暗投,拜于我这平庸之人门下,贻误了大好前程,还是早点下山,另投高明吧!”

    一上来就碰了软钉子,李白绝不甘心就此败兴而归,白跑一趟。年轻人特有的叛逆与执拗,瞬间爆发,令他抱定非拜此人为师不可的决心。

    “如果晚辈没猜错的话,想必阁下就是博于韬略,长于术数的赵蕤,赵处士吧。能独身一人,在这与世隔绝,危崖险峰之地,潜心修道多年,足见先生的心智、毅力、道行远超常人,绝非等闲。实不相瞒,在下年纪虽轻,却也饱读诗书,胸怀天下。只可惜受眼界、修为所限,一直庸庸碌碌,苟活于世。此番上山,就是想追随先生参玄悟道,学习纵横之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抱负,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