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前世今生
繁体版

第359章 垂辉映千春

    见李男神双眼放光,喜形于色,杜伦用胳膊肘碰了下对方,打趣道:“一本《唐诗三百首》,收录了77位文章圣手,311首名篇佳作。看到你们老李家的祖先榜上有名,是不是特有面儿,特激动?”

    慕白嘿嘿一笑:“这都被你瞧出来了,不愧是我的知心朋友。对啦,后人对李白的评价如何,他真的……很有名吗?

    阿杜像看怪物一样,朝对方翻了个白眼:“那还用说,地球人都知道啊!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诗仙李白名垂青史,写下了无数首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可称得上是无人能及的超级大文豪,一直牢牢占据着C位。他的诗,他的人,他的酒,他的狂深受后人追捧,拥有成千上万的文艺粉……”

    当事人饶有兴趣地听着吹捧,眉梢眼角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大唐第一才子李白,不但名满中华,更是全世界的中文启蒙导师。一篇篇旷世奇文被黑白黄棕,各色人种争相诵读。上至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下至咿呀学语的襁褓婴儿,都是他狂热的信徒。”

    杜伦虚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区域:“你看这几排书架,全都是和诗词相关书籍、读物、绘本。我敢打赌,每本书里必定收录有李白的大作,而且篇幅还不会少。”

    慕白不太相信,随意抽出几本书验证,果不其然,他的磅礴诗作无一例外入选,有些甚至放在开篇之首,加了注解。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关于自己的一些野史传记,比如《李白诗传》、《李白集》、《品读李白》等等,虽然内容良莠不齐,主观臆测居多,好歹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他个人的崇拜。

    李白前世诗名远播,可以说是“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但他仍不敢相信,当年那个仕途失意之人,竟然凭借诗文的才华,在千载之后受万民敬仰,成为超级大网红的事实。

    这一切,正如他在《古风·大雅久不作》所写的那样,“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文坛巨擘,泰山北斗,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诗仙得意忘形,一时竟说漏了嘴。

    “你倒是挺会张冠李戴,往脸上贴金的。人家是李白,而你是李慕白,一字之差,名气、文采那可是远远不及喽!”

    慕白自知失言,不敢与老实人叫板抬杠,只好冲他呲牙一笑。

    “李白的诗词风行天下,家传户诵,是货真价实、震古烁今的超人气偶像。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永远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诗仙本尊被捧得有些飘飘然,当下厚颜无耻地臭美起来:“啧啧,好一个流芳百世的天纵奇才啊,恐怕子牙屈原、长卿孔明都要望尘莫及,甘拜下风了。”

    “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杰辈出,能称得上千古才子的,绝非李白一人。宋有苏轼、辛弃疾;元有关汉卿、马致远;明有唐寅、祝枝山;清有纪晓岚,曹雪芹。就算是唐朝,也有集诗词歌赋之大成者杜甫,能与之平分秋色。你可知《唐诗三百首》中,入选谁的诗最多?”

    “该不会是杜子美吧?”慕白看对方一脸傲骄的样子,不情不愿地推断。

    “算你聪明,光他一人就收录了38首古诗,李白嘛——”杜伦故意拖长腔调,撇了撇嘴,“只能屈居第三啦!”

    瞧阿杜巨得意,拿自家祖先炫耀,李白真想告诉这个傻小子,你的祖宗是个沉郁闷骚,负能量满满的悲观主义者,在我面前不过是万年小弟,捧臭脚的那类货色。

    大明星不愿与没眼力的家伙较真,以免伤了兄弟感情,赶紧岔开话题。

    “对啦,我记得李白暮年天下大乱,颠沛流离,这些诗文是如何躲过兵燹战火,得以保全的?”

    “这得感谢中国好族叔——李冰阳啊,没有他出钱出力,替诗仙将散乱的诗稿编纂整理成《草堂集》,这么优秀的文化瑰宝肯定无法流传后世,教化四方。”

    提及李少温,如烟往事纷至沓来,引得慕白一阵唏嘘。晚年的自己穷困潦倒,体弱多病,若非族叔好心收留,悉心照拂,他这个被命运无情捉弄的孤苦老人又岂会得享善终。

    阿杜见当红小生眼圈忽然发红,戏谑道:“好端端的,怎么触景伤情了,该不是替你祖先李白心疼钱吧?这么多未经他老人家亲自授权的‘非法出版物’,版权费肯定是笔天文数字!”

    慕白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耳濡目染下版权意识有了大大的提升。他很想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把自己还阳复生的事情公之于众,进而名正言顺地向这些黑心出版商讨要版税。

    可冷静之后,千古才子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计后果地揭开真相,恐怕只会自取灭亡,得到两种悲催的结果。要么被当作神经病,送到疯人院打针吃药;要么被当作异种,送到研究ET的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开膛破肚。

    冲动是魔鬼,千万不能自掘坟墓。为了多呼吸几口自由的空气,多享受几天惬意的生活,他决定把自己投胎转世的秘密烂在肚子里,打死都不说。

    为了掩饰情绪,慕白信手拿起一本《李白集》,随意翻了几页。

    “我才没那么物质,那么庸俗呢!据本人所知,这位举世无双的盛唐诗人,一生创作的诗词多达三千首,而今存世才九百余首,看来大部分诗作都散佚失传,化为历史的尘埃了……”

    阿杜深知诗词歌赋这些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也不免感慨起来:“这些古老而优秀的文化给养,撼人心魄,历久弥新,不会因为岁月尘封而黯然失色。李白、杜甫是中国文坛的两座高峰,值得我们皓首穷经,研究一辈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