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不起的斋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妇蛛(五)

    夏日,就算入夜,也还是有暑气,因此,人淋上整盆凉水,也不会觉得太冷。

    陆不同跟步暝先按江夙夙说的做了,轮到刘锦雁时,她有些犹豫,她毕竟是个女子,从小到大受的是人的教育。

    江夙夙看出刘锦雁心有顾虑,她先打了盆水把自己淋湿,然后,才又打一盆水,从头顶给刘锦雁浇下去。

    刘锦雁被淋了个透心凉,一抹脸上的水,望向江夙夙,却没有半点儿脾气。

    作足准备后,江夙夙四人出发,江夙夙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骨香,追踪前行。

    虽说,妖有妖术,但妖术也分高低,一般的妖做不到日行百里。

    所以,就算新妇蛛要躲,也不会躲到多远去。

    再加上,蜘蛛这种动物,大多有自己的窝点,很少会迁徙,因此,要想找到它们并不是太困难。

    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江夙夙就领着步暝三人找到了新妇蛛的老巢,是一片密林。

    刘锦雁真身乃狼妖,虽是半妖,但她在夜里的视力也很好,进入密林后,她可以看清,在密林的各个方向都布有比人还大的蜘蛛网,不多的月光照在网上,蛛网略有回光,有些蛛网上是空的,有些蛛网上则粘了些大小不同的鸟。

    等江夙夙四人都进入蜘蛛网的包围圈后,在他们进来的入口处,从树上倒吊下一只巨大的蜘蛛,开始悄无声息的结网。

    江夙夙的脑袋后头虽没长眼睛,她却能闻到骨香,闻到香味在自己身后,她一回头,瞧见蛛丝上吊着一只,算上腿长足有一张床那么大的蜘蛛时,她愣了一下。

    “好大……。”

    听到江夙夙这句,陆不同他们一起转身,当他们看到这巨型蜘蛛,无不是在咽唾沫。

    新妇蛛看到这四个人如今已在自己的包围,笑着把头部变化成一颗美人头,看着江夙夙他们笑。

    “你们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

    江夙夙看着巨大的新妇蛛,虽惊讶,心中却不怕。

    “我也不想多管闲事,但总不能让你一直乱杀人吧?”

    新妇蛛看向江夙夙,问她。

    “你怎么知道我是乱杀人?万一他们都该死呢?”

    想到两个死掉的新郎都不是好东西,听了新妇蛛这句话,江夙夙点了点头。

    “或许他们是该死,但你得弄清楚,这是人的天下,他的所作所为,自有律法去管他,妖与人并不同途,很多事,不该由你这只妖来作主。”

    听到江夙夙的义正词严,步暝很是佩服鬼医丹南教江夙夙所花的心思,若非反反复复的教,这么复杂的话,恐怕江夙夙根本记不住,也重复不了。

    新妇蛛听得一笑。

    “虽人妖殊途,但有时,妖反而比人更有人性,而有的人,不配称之为人。”

    江夙夙听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那你说说,他们怎么个不配为人法?”

    新妇蛛望着江夙夙,然后把刘锦雁三人各瞧了一眼,它挂在蛛丝上,一边慢慢的织网,一边讲述。

    这荆门镇曾有个哑女,其父是个老实的郎中,一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但也不是太好过。

    哑女自小跟在父亲身边,识得不少药材,为了贴补家用,长大后的哑女,就开始独自上山采药,想多帮帮父亲。

    偶然间,荆门镇县令的儿子遇到了她,那天,县令的儿子是上山打猎来的,不小心被毒蛇所伤,哑女见到,采来草药,救了他。

    谁知,县令的儿子并不感恩,反而,对长得清秀,却不能言语的哑女起了歪心思,于这山中,将哑女玷污。

    发生了这样的事,哑女口不能言,只能痛哭,回到家后,怕爹娘担心,她不敢告诉他们,她以为自己忍下了这痛,吃了这哑巴亏,就可以当作无事发生。

    但命运待她属实残忍……

    县令的儿子与一富家公子交好,一次酒后,他向那富家公子提起他曾玷污哑女,夺走她的处子之身,言语间甚是炫耀。

    那富家公子不是什么好人,常欺男霸女,哪里听得这些,第二天酒醒后,他便找机会,让人骗了哑女的父亲出诊,又借口买药,让哑女把药送到他家。

    哑女不知这是虎狼的计谋,中了富家公子的圈套,到了富家公子家中,便被其强行玷污。

    自那以后,富家公子只要有那兴致,就会让哑女去他家,甚至把她叫去野外,对她施暴,哑女不敢不听他的话,因为富家公子威胁过她,要是她不从,他就会把她被县令儿子糟蹋,以及自己也睡过她的事,在镇上宣扬。

    哑女弱小,无力跟权势抗争,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被富家公子污辱。

    直到她有了身孕,被身为郎中的父亲诊出,在爹娘的追问下,她才连比带画的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她那身为郎中的父亲,老实了一辈子,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天下为人父母者,谁不是把孩子当心头肉?当自己的命?

    为了替女儿讨回公道,郎中决定离开荆门镇,去长安城告状。

    却不料,富家公子在干坏事这方面,一向心思缜密,他一直让人暗中监视着哑女,当他们发现郎中要去长安,猜到郎中是要去告状,便让人在半道上将郎中杀害,把他的尸体推落悬崖。

    哑女的娘算着日子,想着丈夫去了长安许久,也是该回的时候,却没盼回丈夫,这让她心中隐约感到不祥。

    又等了二十多天,丈夫还是音信全无,哑女的娘就猜到丈夫可能已经遭遇不测。

    为了给丈夫和女儿讨公道,哑女的娘不惜毁自家名声,想去到镇中,大声的把县令的儿子跟富家公子做的坏事说出,让好全镇的百姓能给她们母女作证,她觉得这样做,虽会毁了女儿的名声,但至少能让那些人忌惮,不会再对女儿下手。

    但她想错了,又或者是做得太晚,那些人既能杀她丈夫,又有谁杀不得?

    她刚到镇上,还没来得及开口,迎面便走来一个男人,一把匕首捅穿她的腹部,为了让她死得更快,那人用自己的身体托住她,拔出匕首后,反复的捅了好几次。

    哑女的娘就这么死了,一句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她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