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
繁体版

第二章 朝与野

    诸儿回过头,那声音的主人轻飘飘地后退一步,就像是轻灵的雀鸟倏尔起飞。裙裾翩跹,垂挂的玉璜串饰锵锵作响,清脆悦耳如同风铃。

    当你试图描写一位女子的容颜时,总会感到词穷,何况这位女子恰好还是位绝代佳人。幸而当年有郑人曾为她赋诗一篇,多少借之一窥芳容。

    诗云: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中这位颜如舜华的伊人孟姜,从流传千年的华章之中脱身开来,此刻正若无其事地站在诸儿的面前,笑盈盈地盯着诸儿的脸。

    如果是在鲁国,恐怕已经有人跳起来要指着这二人的鼻子痛骂失礼了。

    但是这是在齐国。

    当年太公定都营丘,建立齐国,只用了半年就完成了开国事宜,向王室汇报去了,而周公的长子伯禽却用了三年才建立鲁国。

    齐国的发展一直比鲁国来得顺利,都是得益于简化繁琐的礼仪,因地制宜,因俗制宜。

    总之,在齐国,这样是可以的。

    “今日之约,仍是想求兄长教我。”孟姜牵着诸儿的衣袖,也不避讳什么,径直向东宫而去。

    这位孟姜公主可是不简单。别家的女儿无非是喜爱些华服美饰,要不就是芳草香兰之类,但是齐侯的长公主缠着兄长却是要学公子们才学的东西。

    六七岁时学读写,八九岁时学算术,到了十四五岁时,竟学起治国之术来,每三五日便要来找兄长一趟。要论学识,诸儿那个不成器的堂弟恐怕真及不上这个好学的妹妹。

    连诸儿自己也为了不让孟姜失望,不得不时常温习太傅教授的学问,或是将所学所思整理在简牍上,以供他日讲授之用。

    “可。”

    入了殿门,诸儿招呼侍立的仆人道:“闭门,谢客。”

    穿过连廊,又招呼内侍道:“费何在?备瓜。”

    这个时代的“瓜”,就是现在夏天市面上常见的香瓜,在春秋时代似乎因气侯的缘故在秋季成熟。这些个“瓜”品质远不如选育过的品种,多籽,少肉,而且不够甜。诸儿对此颇有怨言,但是毕竟入了冬也没有什么其他好东西可吃,有耐储存的瓜已经不错了。

    内侍颔首正要照办,却被诸儿又叫住。“不必了,汝引公主去内室。我自去备瓜。”

    君子远庖厨!

    内侍多少是想要劝止的,只是公子凶暴的恶名过于骇人,从前挨过鞭子的后背仿佛又疼痛起来,只得一个“是”字了得。

    这年头,如诸儿这般,在庖厨自得其乐地切瓜的公子恐怕也没有别人了。

    捧着大小正好的瓜,三刀下去,圆滚滚的瓜一分六瓣。削去外皮,剜去瓜子,碎碎剁成小块,盛在漆盘中,淋上糖浆,小碎步端入房中。

    “不得入内。”

    诸儿对内侍们说道。

    日头西斜,公子诸儿送别孟姜。

    “兄长请回。今日天寒,兄长方才好像出汗了,小心着凉。”

    今日又被孟姜犀利的提问问得一身冷汗。如此学习进步,查漏补缺,甚好,甚好。诸儿想。

    “如此,我便回了。妹妹,他日再会!”

    -------------------------

    古人大多早睡,毕竟掌灯也是要烧钱的。只是对于现代人而言,晚上七八点钟就睡实在是不习惯。好在诸儿毕竟是齐国的太子,太子要挑灯夜读,自然是没有人反对的。

    白天的时间诸儿作为齐国的储君而活,而晚上则终于能做回自己了。

    自从穿越到这春秋时代,诸儿每晚不辍地将前世能记得的一切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到今日已是一年有余。该想到的,能想到的,都已经写在简牍之上了。

    诸儿的这间内室,除了孟姜以外,从不允许任何人入内,连日常清扫都是亲历亲为。有时也不得不感谢这副身体先前的主人,因为他的凶蛮,侍从们确实对他的要求遵从地异常严格。

    说起齐国,一个现代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疑是齐桓公小白。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中威风八面,九合诸侯的齐桓公,现在只不过是个四五岁的小孩罢了。

    平日看着小弟在庭院内跑来跑去追逐虫鸟,诸儿都不禁为他感到惋惜,年纪轻轻,未来就已经被决定了。不过转念一想,或许帮他规避了被奸臣蒙蔽,活活饿死在宫中直到腐烂无人收尸的凄惨死法,倒也不算对不起他。以后待他好些,也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诸儿又在以小白命名的词条后面多添了几笔。

    然后想到的,是管仲与鲍叔牙。管仲名叫夷吾,诸儿遣人去打听过,此人今年十二三岁,是大夫管庄的次子,甚是顽劣。鲍叔牙是大夫鲍敬叔之子,与管仲同龄,现在二人已经相识了,天天一同游玩。当然,对两个半大的毛孩子,总不能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诸儿继续翻看。

    瓜期之代:说的是齐襄公吕诸儿强迫连称与管至父超期服役,说着瓜熟为期,到了时间却又推脱,引发叛乱被噶了的故事。密谋者还有那个讨厌的堂弟,公孙无知。

    诸儿啊诸儿,你可要小心!

    九世之仇:说的是齐襄公灭掉纪国,报了九世之前纪国进馋害死齐哀公的仇。

    纪国。

    诸儿的案台上铺着的地图上,“纪”字旁边,用红色标记的“1”格外醒目。

    至于那一则,关于齐襄公诸儿,与他妹妹文姜那不清不楚的关系,负责任的说:绝无此事,都是谣言,谣言!

    只是孟姜妹妹她带着的香囊,真的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