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宫廷
繁体版

025:问政与虎符

    求推荐票,收藏,追读啦!!

    太皇太后谢氏终究有些不忍心重罚她那表侄女,只是抹除了她干涉朝政的风险。

    长叹一声,便命人去传召萧皓辰。

    而此时萧皓辰正吃完午膳,正准备去其母后那里问问,北地如何了,为何不报予他知晓。他还要问问,自己还是不是大胤的皇帝了。

    刚走出宫门,便听闻其皇祖母派人传召,赶忙带领一众宫人往宁寿宫赶去。

    宁寿宫中,萧皓辰见到了自家皇祖母,行完孙辈礼后,太皇太后谢氏便叫其上座,只见其神情既失望,又懊悔的道:“你那嫡母所犯之罪,既便处死也不为过,但哀家当初掇合她与你父皇时,也未仔细问过她,更未做详察,致使你父皇没有嫡子可继位。其纵有罪,哀家与你皇祖父一厢情愿,乱点鸳鸯谱,又何尝没有过错。”

    “其次,哀家还是心软了,哀家那表弟早亡,她年幼失恃,是哀家与其那叔叔一直照抚着,打小带在身边,视如己出。今日她直言不讳,哀家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她,她也是为家族所累。念及以此,哀家委实心软了,只是抹除其涉政的风险,迁居别宫。皇祖母如此轻纵于她,你可怨,可恨。”

    “皇祖母如此亦是人之常情,谁人没个亲情牵累。况且皇祖母你撤去了她的垂帘听政,只要于政局,朝纲无碍,余者皆可在情理之中,皇祖母自个酌情处置便可,孙儿不会逼皇祖母大义灭亲。”萧皓辰亦知自家皇祖母年纪越老,便越重视亲情,再说他原本也没指望其皇祖母重惩其嫡母,闻言赶忙大度的道。

    “哎!你那两个母后撤帘之后,她俩留下的烂摊子,与那靡烂不堪朝政便得由你一肩挑起,你可准备好了。”

    “嗯!故所愿矣,不敢请尔。”

    “你准备从何开始整理朝纲。”

    “朝廷吏治靡烂已久,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过来的。当务之急,是北地之事,所以孙儿准备从军队与宗法整理起。”

    “宗室拥兵自重,迟早危及朝局,撬动大胤根基。不好好整治,恐怕会与当初太祖太宗订立宗法的愿景相违背了。今日之事祖母也已看到,若不是祖母率兵返朝,恐怕孙儿早以被架空。”

    “嗯!这宗室早以从当初的癣疥之疾,变成如今的心腹重患。”

    “那军队之弊端何在。”

    “军队弊端在于,兵权太过集中,如此集中一但那些将领心生反意,大胤危矣。”

    “轮值不行吗?”

    “也不是不行,只是手段太单一,只要将领威望一高,这轮值也将无法彻底制衡。”

    “枢密院与兵部也制衡不了吗?”

    “枢密院虽派人入军中任职,可时时飞鸽传书回报。兵部可决定军队驻防,营寨轮换之事,及一些后勤补给。对军队的介入不深,虽然可产生一定的制衡。但此二者,亦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文武不合,严重甚至会导致军队哗变。”

    “这的确是个问题。”

    “所以孙儿准备废除五军都督府设立天策阁,平时按乾国的那种内阁制度,不过是武内阁,不管政事,专事战役研究,周边发生战争风险评估,及国力强弱等,为下一步扩张版图做指导。战时化作参谋部。另外三军分立,将军队分为征讨军,禁军,守备军。”

    “征讨军主攻伐,禁军主保卫京城及宫城,守备军战时防守,闲时务农。”

    “行!你既腹有韬略,对亲政后的施政纲领亦早有打算,那哀家也就放心了。”

    “喏!这是当年你父皇去世前交由哀家的虎符,如今你既然将要亲政,哀家也不便再代为保管,便交由你了。”

    说着太皇太后谢氏便将装虎符的匣子打开,递到萧皓辰面前。

    萧皓辰旋既跪下,双手托起装有虎符的匣子,接着缓缓站起,以示肃穆尊崇。

    虎符,玉玺,天子剑,号称帝王三宝。

    其中犹以虎符权柄最重,这虎符可是可以调动一国兵马的重器。

    虽然要辅以圣旨才能成事,但圣旨历朝历代伪造的还少吗?但你有听过伪造虎符的。

    没有吧!这其中原因有二,一虎符甚少示于人前,且历代天子将其珍而重之,将其藏得极深。

    其二制造虎符的匠人,没有存活的,故而除了少数掌握它的几人知道其的纹路构造。

    至于五军都督,他们虽见过虎符,但检验不过一瞬,譬如管中窥豹,知之甚少。

    如此才保得虎符这个后来者,后来居上,权柄一跃而居镇国玉玺之上。

    接过虎符,证明从此时起,他摆脱傀儡皇帝的名号,正式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帝王。

    从其皇祖母宫中出来,萧皓辰心潮难平,无他,他太激动了。他受够了被人摆布的皇帝生涯,这种憋屈郁闷没实权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以后他将是真正的大胤之主九五至尊,不在是那朝堂上的应声虫。

    回到紫极宫,耳目甚广的常大伴,早已知道两宫太后遭训,萧皓辰亲政在既。

    听闻这一消息,常大伴亲率紫极宫一应宫人,早早在宫门前等候萧皓辰,只为恭贺萧皓辰亲政之喜。

    求票票啊!求票票!各位书友大大们,有票的捧个票场。没票的捧个人场,帮忙点个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