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自爆穿越身份
繁体版

第129章 哭穷

    朱樉回到宋王府询问了王妃观音奴的意见,观音奴给朱樉找了一个可靠信任的蒙古人。

    命她跟着大明邮局的人,一路护送着这些酒水进入草原。

    他们在进入边境之前,为了防止草原上生变,还特意派人提前告诉了北元王庭,希望他们能派人前来接应。

    大明邮局还是第一次送这么远的距离,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大明与北元的边境。

    北元王庭里,北元的大汗每天都喝酒度日,从大明带回来的酒水喝着实在是太过瘾了。

    他都催了拖儿雷好几回了,一直都在询问与大明交易的佳酿何时才能到位?

    拖儿雷一直都在盯着这件事情,他只希望宋枫没有骗他!

    最好是在一到两个月间,就能顺利送到北元王庭,这样他才好交差。

    直到前两天,拖儿雷终于收到了来自大明境内护送佳酿的书信。

    他连忙禀报大汗道:“大汗!大明驸马已经派人送来了上等酒水,这些酒水已经在路上了。”

    自从喝了大明酿的白酒,北元大汗对其他酒再也没有了兴趣。

    他每天都醉生梦死地沉浸在白酒独有的魅力之中,终日不理朝政,惶惶度日。

    “好!拖儿雷,你这件事办得漂亮,等本汗的佳酿到了,本汗要好好赏赐你。”

    “谢大汗。”

    十日之后,宋王府派遣的那名蒙古人带领着大明邮局小队,终于是抵达了北元王庭。

    可让这群蒙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大明酿酒的速度,更是被大明所派遣的邮局小队震撼到。

    拖儿雷惊讶地自语道:“大明驸马真的做到了?真的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送来了酒水?”

    当大明邮局运送着几十辆车的佳酿进入北元王庭的时候,北元的大臣们全都坐不住了。

    大明竟然会派他们的人亲自把佳酿送来了草原?

    从都城到北元王庭,需要好多个时日呢!

    北元可汗听闻大明派人送来了酒水,立刻来到了王庭,看到几十辆车送来的酒水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本汗的佳酿到了!拖儿雷,本汗要好好赏你。”

    拖儿雷点头哈腰着回应,同时一脸震惊地看着大明邮局运送的酒水。

    大明都城到北元王庭的距离那么远,大明驸马到底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么多的佳酿?

    本来拖儿雷还想着要是大明驸马完不成交货,那他们正好以此为由,向大明边境进行入侵。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大明驸马居然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怎么可能呢?就光是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就快有一个月了,酿造酒水难不成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

    他们当初白纸黑字写着实在是三个月之内交货,如今大明还提前完成了交货,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酒水原封不动地送来了王庭。

    拖儿雷心里暗暗道:难不成被大明驸马给骗了?他们酒厂应该是有现-货吧?

    可那也不可能啊!

    他明明派人打听了,整个应天府就那么一家酒厂,想要酿造六十坛白酒没有大半年的时间根本完不成。

    拖儿雷沉默了,因为没有了出兵的理由和借口。

    原本这就是他们齐王所出的计谋,为得就是撕毁当初中了宋枫奸计的三年盟约。

    可现在他们没有了出兵理由,单方面出兵的话,那就出师无名。

    周围其他国家该如何看待他们北元?

    北元可汗可不管打仗不打仗的事儿,他只在乎能不能喝得上好酒。

    拖儿雷连忙来到齐王王保保的蒙古包内,如实告知了情况。

    王保保眯起眼,哼道:“看来朱重八身边这是有高人指点?”

    拖儿雷点头道:“上回出使大明,就是大明驸马急中生智,提出了拼酒策略,让我大意之下,才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最佳时机。”

    王保保冷冷地说:“那我们要想办法除掉这个大明驸马才行。有此人在,我们想要收复中原的宏图伟业,永远都无法实现。”

    拖儿雷连忙将手放在胸口,点头道:“一切都听从齐王调遣。”

    等到拖儿雷离开了蒙古包,王保保饮了一碗酒,发现大明所酿的酒果然变烈了很多。

    “为何朱重八的身边总能有高人指点?”王保保不甘心地叹息了一声。

    ……

    奉天殿。

    老朱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群臣全都叩首参拜。

    朝堂上,一众大臣正在商讨一件紧急的事务。

    “陛下,益州府传来消息,剑阁以南的三十个县发生了地动。益州布政司恳请陛下派人前去驰援救灾。”

    老朱揉了揉太阳穴,问道:“王博,国库如今还有多少银两?”

    户部尚书王博连忙出列,支支吾吾地说:“臣上个月刚刚问首辅大人借了一百万两,全都拿来招募训练水师了。如今国库空虚,已经没有银两可以挪用了。”

    听了王博的话,老朱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明明有了宋枫的辅佐之后,大明一直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何如今又回到了当初入不敷出的情况啊?

    老朱一脸愁容地望向了工部尚书薛祥,问:“工部呢?可还有银两?”

    薛祥苦笑着说:“陛下,工部都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拿得出银子啊?”

    老朱有些愠怒地说:“咱明明记得,驸马交了你赚钱的本事,你们工部怎么还是那么穷?”

    薛祥郁闷地说:“陛下有所不知。工部虽说赚得很多,可开销也巨大啊!”

    “工部有船厂建造要不断输血,还有火器研究又要输血,而水泥自行车又是工部不可或缺的赚钱手段。”

    “这些人工费材料费各种费用加起来,每个月都在拼命地烧钱,真拿不出银两来了。上个月臣与王尚书一样,都从首辅大人那里借了百万两,连欠账都尚未还清呢。”

    王博连忙附和道:“薛尚书所言极是。臣也是欠账都尚未还清,更不要提往外拿银子了。”

    老朱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骂道:“一到关键时刻,你们几个就跟咱哭穷。”

    他又瞥了几眼其他六部的官员,简直是没眼看。

    如今他所能倚仗的就是户部和工部,如果这两个部都拿不出银两的话,其他部门就更不可能拿得出手银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