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战役
繁体版

第二百一十五章:吞城

    “咚咚咚咚!”

    沉闷的撞击声划破城墙上的宁静。

    几十斤重的石块正不断地落到城头,将原本还站在女儿墙边的士兵砸倒。

    间或零星但不间断的箭矢射来。

    “啊!”

    有人抱着躯干或是四肢痛呼哀嚎,个别倒霉的被砸中要害,或趴或躺,没了生息,剩下的都战栗地蜷缩在相对安全的墙角。

    他们当中没有愿意奋力还击的,投石机一开火,想逃的就逃了,剩下的要么被吓破了胆不敢离开角落,要么想跑却腿软跑不动———投石机,古称【砲车】、【发石机】,在先秦时期的《孙膑兵法》、《墨子》,唐代《太白阴经》、北宋《武经总要》、南宋《守城录》等兵书中都有详细记录,在炎华地带,可谓历史悠久。

    但这些投石机都是拉索式砲车,当杠杆架上炮架,一头用【皮窝】装填好石弹,另一头就需要挂上多条绳索,几十个人每人拉两条绳索,才能将两斤重的石头打出五十步外。

    而最大的投石机用几十条绳索,百人以上合作,也才不过可以将九十斤重的石块打出五十步,约三十米以上。

    上弹慢,射程不太好,也废人。

    而陆大古所率领的黑军使用的是他独立开发的旋转式砲车。

    依靠可以在炮架上旋转运动的杠杆,杠杆一头根据射程和弹药重量的需要加装【配重块】,另一头在需要使用的时候用绳索从半空拉到贴近地面,皮窝上弹,松手。

    配重块就能通过引力惯性驱使杠杆,让弹药被带飞出去。

    这种投石机不仅操作简单,需要的人少,架设完成后,只要几人到几十人的班组就能上弹击发。

    射程远,用上十几米长的杠杆,甚至能将百斤实弹打到两三百米。

    而且上弹快,装填击发比传统投石机快一倍多,轻易就能实现对目标地点火力覆盖。

    还能通过调整配重块实现校准,把敌方士兵彻底拖进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危险和恐慌。

    全方面优于炎华传统砲车。

    再加上人对未知事物的畏惧——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物什,但对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家乡周边方圆几十里就是他们的一生,类似的东西,他们别说见了,连听都没听过。

    黑军于是轻易击穿了城头守军的心理防线。

    “彭!”

    “娘!”

    有的守军精神崩溃了,哭叫着亲人。

    战争手段发展到这里,已经超出部分人类的心理承受极限。

    陆大古从远处用望远镜观察,确认了城头被己方用砲车和箭矢压制得没人敢露头,微微颔首,扭头对身边的战士们挥手,示意进行到下个步骤。

    “嘟嘟嘟嘟嘟!————”

    五秒钟后,一名黑军战士跑到不远处的小土丘上吹响冲锋号。

    两个营的战士立刻拱卫在几座云梯车周围,举盾,向城墙脚下迅速摸近,早前遴选的六百名先登锐士紧随其后,蓄势待发。

    “咔。”

    云梯顶端包上铁皮的钩子成功挂上城头。

    “嘟!嘟!”

    又两声尖锐的竹哨。

    先登营立刻踩上云梯台阶,向城墙发起冲锋。

    “同志们——”

    陆大古跳下坐骑,手中长戟戟刃一转:

    “跟我上!”

    两个营的兵力紧随他身后,作为对先登部队的支援补充,高效有序的攻城立刻推进到新高峰,不到两分钟,最前方的十几名先登锐士已经冲上城墙,同后知后觉地发现黑军砲车、弓箭暂停击发,起来要和黑军战斗的少量兵卒厮杀。

    “铛!”

    全程没受多少阻碍的大古踩着女儿墙,直往正与一名守军捉对厮杀的己方战士而去,在抵近至不到五米的时候,他跳下女儿墙,凌空蓄力,刺出重戟。

    “嗤。”

    戟刃瞬间破开那金军士兵的喉管和颈动脉。

    士兵感受着生命流失,竭力想要按住血液不断喷涌而出的创口,这时,血液又从喉部伤口倒灌气管,呛进肺里。

    力量迅速抽离的虚弱感、创伤处传来的剧痛和被紧紧扼住咽喉般的窒息让他痛苦地想要叫喊出声,却只能发出极细小的喘息,中还夹杂近乎微不可查的“咕噜”声,那是肺里最后剩下的空气正将倒灌进去的鲜血鼓出气泡。

    “嗬.嗬.....”

    “噗。”

    迎面飞来两支流矢,眼看要射中身边的战士,陆大古一把拽起那颤巍巍地跪倒的敌军士兵给他挡箭。

    两支细小的血流顺着箭杆从箭羽淌落。

    “啪嗒,啪嗒啪嗒.”

    士兵脚下淌出两小滩血迹。

    大古随手把他扒开以免挡路,不再看这撞上墙壁跌坐,再无生息的敌人,转而向身边的战士提醒道:

    “要当心啊。”

    对方愣了愣,笑了,用力点头:

    “诶!”

    陆大古继续领兵冲击,挥戟挑飞几只射向他的箭。

    “铛!”

    戟刃闪烁几点火星。

    “呜.”

    几步外传来低微的啜泣声。

    他循声看去,见到一个身材干瘦,颤抖着肩,竭力把自己挤进墙角的少年,这孩子似是想要哭,又害怕被发现,只好屏住呼吸,憋得面色青紫,涕泗横流。

    他对上了大古的视线,霎时间变得面色苍白,呆呆地看着陆大古沾染几滴血珠的面庞。

    陆大古对少年露出温和友好的笑容以作宽慰,斜映的阳光晕染得他的神情看上去格外亲切,让少年又不由得呆愣住。

    下个瞬间,青年收敛神色,冷峻如初,舞动手中八尺重戟,直冲向前面四个还在向一名黑军战士挥刀的士卒。

    “铛!”

    一戟格开离战士躯干只差两寸的刀锋,沛然巨力顺着臂膀汇入兵器,震开兵锋。

    然后是大开大合的横扫,强迫对手与他拉开距离。

    接着,他转了起来。

    “呼———”

    强悍的力量和时机精准到毫秒、方位精准到毫米级的技法让他的兵刃划出凌厉的劲风,最右边,也是最靠近大古的士兵只感到眼前寒光一闪,接着天旋地转。

    生命最后的刹那,他隐约看到个无头的人站着。

    血液正顺着兵锋划出一道弧线。

    那半空中的弧形血线还没来得及触地,陆大古站定,力从地起,足,踝,腿,腰,脊,臂,直到手腕。

    “嗡。”

    一记回马枪正中剩余三人中间最靠近他的对手的脖颈。

    “咚。”

    失却力气的尸身跪倒。

    现在还剩两个,他们一左一右合力将兵刃压在大古的重戟枪头上,意图将他制住。

    “叮!”

    戟身随着他双手运劲而转动,生生弹开两柄陌刀,重戟还转着,陆大古对准戟头与柄杆的连接处,用脚踢出,继而身随刃走,刃随意动,直刺破开左边那人的胸膛,再收势,长戟横腰,双手一震。

    最后那人只看到寒光闪烁。

    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握戟挺立,目光扫视周围,确认过城头守军溃散,昂头高喊:

    “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战场上的黑军战士们跟着喊道:

    “投降不杀!”

    “我们不杀俘虏!”

    用时两刻钟,黑军攻破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