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千古一帝锦标赛
繁体版

第70章 刘禅:父皇,你可没告诉我手底下的人分为两派的时候该听谁的啊

    是的,赵顼也是聊天群的成员。

    或者说,赵顼身体里藏着的那个灵魂也是聊天群的成员。

    刘禅——蜀汉末代皇帝,刘备之子。

    咱们常说的那位阿斗,也就是这位了。

    而刚才刘禅和司马光所说的丞相,自然不是诸葛亮,毕竟刘禅到现在就还没晋级过,也携带不了物资。

    刘禅所说的丞相叫王安石。

    也就是变法的那位。

    刘禅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觉得王安石隐隐有几分诸葛亮的气质,于是果断的就把王安石提拔成了丞相。

    然后,就放任不管了。

    是的,就跟撒手掌柜似的不管了。

    就连国家的财政大权都直接丢给了王安石,突出的就是一个信任!

    但也因此,司马光领赏钱都需要去找王安石领。

    ……

    “父皇,我听您的话,好好听话,好好活着!可如今该咋整呢……”

    刘禅放下了手中的《资治通鉴》,喃喃自语。

    “咱不光好好的活着了,还比咱三国时期任何人都活的久!甚至,司马家统一了天下,咱还活得好好的!可如今相父不在,咱又该听谁的话呢?”

    “王安石……虽然神似相父,但却终究不是相父呐……”

    “何况,大宋如今似乎也因为这所谓的变法,出了新的问题了……”

    刘禅依旧还记得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正值大宋出现财政危机,而且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随后,便看到了那个气质和形貌都和诸葛亮有几分相似的王安石。

    一如当年蜀汉见诸葛!

    刘禅当场就对王安石好感大增,尤其是听到王安石的一番话后。

    “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

    王安石认为:北宋国家贫苦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因此,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王安石的话直接让刘禅选择无条件信任。

    随后,大宋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主要体现在三个内容:一是富国,二是强兵,三则是取士。

    但有个问题就是:这些政策对于大宋来说,步子迈的有点大了。

    单单说富国之法中的一条:青苗法。

    青苗法的内容是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这想法是好的,绝对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当下大宋民间也有放贷的,而且利息贼高。

    这青苗法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的确缓和了阶级矛盾。

    而且,咱们也知道,国家放贷是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

    这也就是青苗法被归属到富国之法里面的缘由。

    但,受时代眼光的局限性,这青苗法却让百姓苦不堪言。

    咱对比一下如今我们能接触到的贷款,国家发行的房贷年利率一般都是在四分到五分之间,甚至如果是公积金贷款利息会更低。

    但就是这样,依旧让许多人过上了“房奴”的生活,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这还是如今这种社会生产力的情况下。

    而当时的大宋,半年利息两分三分,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约等于持平或者超过我们如今的房贷了。

    是,青苗法的利息是低于民间的高利贷。

    但民间的高利贷,大宋的百姓可选择不借!

    但这青苗法,是强制性的发放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缺不缺这笔钱,只要你但凡是个大宋的百姓,就一定会背上这笔贷款。

    全民负债!

    这和加收赋税有什么区别?

    同样,还有所谓的募役法(又称免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单看内容,似乎是把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同样也增加了国家财政的收入。

    但,同样的,这对贫苦的百姓来说,依旧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等等……

    当然,王安石的这些做法也不全都是有隐藏的弊端的。

    譬如在强兵之法上,不管是为了提高军队士兵素质的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还是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的将兵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军队素质。

    或是为了提高战马质量和数量的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

    都使得大宋的军队战斗力提升了不少。

    ……

    当然,以上种种刘禅也看不出来。

    刘禅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朝堂上的不和。

    自王安石提出变法以来,朝堂上就分为了两派,其中之一便是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

    而另一边,自然就是所谓的保守派了。

    虽然王安石变法的一些弊端短期内还看不出来,但其变法却触犯到了北宋保守派的利益,所以,必然就遭到保守派的反对。

    王安石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

    御史中丞吕诲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

    韩琦上疏规劝神宗停止青苗法,执政曾公亮、陈升之等乘机附和;

    等等……

    大宋的官场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边。

    而刘禅哪里见过这种架势?

    昔年的刘禅在位早期就只要听诸葛亮的话就完事了,甚至还落了个“选贤任能”的美名。

    可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听信于宦官奸臣,反倒成为了昏庸的代名词。

    说到底,还是没有自己的主见。

    “父皇,你可没告诉我手底下的人分为两派的时候该听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