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侠客江湖
繁体版

第十五章 伏牛山

    彭小马第一次出门,一路上看什么都新鲜。

    这一路丁放给他讲了很多江湖上的奇人异事,禁忌规则,生存技巧,听得他大开眼界。

    出门时爷爷给了他一大叠银票,说是世界上大部分问题,用这叠票子都能解决。还解决不了的,就只能靠武力了。

    彭家这数十年来闷声发大财,虽然名声不太好,经济积累却很足,比寻常的大户人家有钱多了。

    因此自从出发以来,彭小马跟丁放两人好吃好住,比公费旅游还潇洒。

    “丁叔叔,行走江湖真有意思,难怪人人争着出道。”

    彭小马近观小桥流水,远眺名山大川,想象着自己鲜衣怒马,仗剑落花,正是少年得意须尽欢,一时间意气风发。

    “你就是个富二代出来自驾游而已。”

    丁放这些天和彭小马熟了,说话随意了很多。

    瞬间被拉回现实的彭小马无语。

    想想也是,自己连马车都不会驾,全靠这些天丁放慢慢教会了他。要不然,连自驾游都算不上,顶多是私人跟团。

    “丁叔叔,伏牛山还有多久才到?”

    “马上到了,算起来,我们应该已进入伏牛山的地界。”

    道路果然逐渐变得崎岖,看来是进入山区了。

    “小马,可惜这次没赶上好时间,如果是年底,这伏牛山可热闹了。”

    “丁叔叔,年底有什么热闹事情?”

    “你难道没听说过伏牛山歌谣祭?”

    彭小马摇头。

    “每到年底,伏牛山都举办歌谣祭,把该年最红的歌手和乐师请来表演,连着开两夜。这歌谣祭已经举办四十多年,每年前来观看、游玩的年轻人数以十万记。”

    丁放说到这里眼神有点迷离:“我年轻时也来参加过一次,连着两晚,全是美酒和美女,那热闹欢庆场面真是毕生难忘。”

    丁叔叔人很好,就是上点年纪容易怀旧。

    丁放正说着歌谣祭上的年少轻狂,忽听得一阵车轮声响,从左边岔道上来了一个车队。

    三辆大车用骡马拉着,一前一后的骡车倒没什么特别,最引人瞩目的是居中那辆车,硕大无比,足足有两丈多长。这车用了两匹骡子拉,看来装满负重,行走过处,地上划出深深的车轮印。

    每辆骡车除了驾车的车夫之外,车两边还各有两人跟着跑,都是劲装打扮,腰上还配着刀。

    为首第一辆车插着一杆三角小旗,暗黄色的旗子上写着一个“姚”字。

    在车队正前方和最后方,还各有一人。

    前方引路的,一身灰布衣裳,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他打着一把伞。虽说此时正值夏季,艳阳高照,但行走江湖之人餐风露宿,没有打着遮阳伞赶路的。

    在车队后方殿后的人,穿墨绿色长袍,腰配宝剑,他也是这伙人里唯一佩剑的。

    看起来,一前一后两人就是整个车队的头领。

    这一行人走得还挺快,边走边喊着号:“我~武~淮~扬~”

    彭小马见状问道:“丁叔叔,这就是传说中的镖车么?”

    “不错,听这口号,是淮扬镖局的人。你看第一辆车的旗子,绣着个‘姚’字,押镖的想必是‘幻影伞’姚蒙。听说他武功不错,在淮扬镖局坐第二把交椅,这趟镖看来是个大买卖。”

    丁放皱一皱眉又说:“只是淮扬镖局惯走江浙一带的镖,怎么跑到河南地界来了,这可有点古怪。”

    “丁叔叔,保镖的难道还要挑地方?”

    “那是当然,每个镖局各有自己惯走的道,在这个道上必须和各路绿林朋友打好关系,逢年过节还时不时送点礼物。有了这份交情,道上的朋友就不会动你的镖,才能保一年到头平安无事。“

    “我以为保镖就是凭本事打出一条路?“

    “傻孩子,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好几百里路,你要是凭血气之勇一路打下来,累都累死了。何况就算你有一两个高手压阵,普通的镖师、趟子手难道没有闪失么?一趟镖走下来死几个人,抚恤金都亏进去了。”

    “还有这门道,那镖局跟绿林强盗还是朋友咯?”

    “岂止是朋友,有些镖局就是绿林好汉自己开的,左手抢钱,右手保镖,两边的买卖都包了。”

    “原来如此。”彭小马觉得自己的知识值至少加了三。

    看彭小马一付受教了的样子,丁放得到一种作为前辈的满足感。

    他决定继续卖弄一下见识:“你听听他们的喊号,有什么特别之处?”

    彭小马仔细听了一下,果然发现其中有蹊跷。

    只听得车队的口号以五次为一循环,第一次喊以最低沉的声调开始,每个字逐渐提升声调,第二次喊则以第一次结束的声调开始,继续逐渐提升。到第五次的时候,喊出来的号差不多就是声音能达到的最高声调。然后重回第一次,反复循环。

    “丁叔叔,他们是准备参加歌谣祭吗?”

    还是歌谣祭的印象最深。

    丁放摇摇头:“非也。这是要营造一种错觉。”

    “这最早是一个番邦人士发现的,如果有人骑着马快速向你靠近,同时大声呼喊,你会觉得他的声调似乎越来越高,即使他一直用的是相同的声调。反之,如果有人骑马快速离你远去,你会觉得他的声调仿佛越来越低。”

    “据说这个番邦人士叫多普勒,所以这个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江湖人士得知这一现象后,有聪明人就想到了法子,在车队前进的时候,让车上的人以逐渐提高的声调不断呼喊。这样给人制造一种假象,好像这个车队前进得很快。好让强盗们产生追不上的错觉。”

    ……

    “江湖人士真会玩。www.uash.co”

    彭小马想了想又说:“这番邦人士倒是厉害,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现。”

    “这算什么,蛮夷番邦太落后才尽留意这种没用的东西。有那时间不如多读圣贤书,多练武,才是正道。”

    (作者按:多普勒效应于1842年提出,与本书年代并无关系,请考据大神不必纠结-__-)

    两人正说话间,车队和他们都快到达岔道汇合处了。

    这里两条分岔小道并成一条道,汇合后他们就跟镖车队伍走同一条路了。

    对面显然也发现了彭小马二人,打伞男子快步走上前,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年纪也不大,约莫二十多岁上下。

    丁放知道江湖规矩,跳下车来一拱手,自报名号:“山西大同府,‘百步神枪’丁放路过此地。不知来者可是姚蒙姚二镖头么?”

    那打伞男子说:“正是姚某。原来是丁前辈,久仰久仰。姚某护镖任重,有失礼节,还望包涵。”

    他外号“幻影伞”,手里撑的伞就是武器。压镖的过程中全神戒备,手不离伞,所以不能抱拳行礼。

    “丁前辈事情要紧,还请先行。”

    说罢侧身让出道来,请丁放二人的马车先走。

    丁放自然明白,他们押镖的处处小心,不愿有人跟在身后。

    一抱拳说:“姚镖头保重,告辞了。”

    翻身上车,长鞭轻轻一挥,马车重新启动,顺着路继续往前。

    彭小马回头看看,见镖队还停在原地,显然刻意保持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