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耕田之农媳翻身记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入住

    并非是江巧巧不愿意买料子更好的或是颜色鲜艳、样式好看的。而是她明白古代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平民老百姓只允许穿布料衣裳,颜色也都是灰不溜秋。一旦僭越就是犯了大罪。

    当然,她记得明朝朱元璋规定了普通百姓可以穿绸、纱、绢、布等制成的衣服。

    但现在这个朝代的具体律法是什么样的,她并不清楚。另外,古代似乎不同的职业穿着也是不同。江巧巧终是担心胡乱穿出去会闹笑话。所以初来乍到,还是以稳妥为主,不敢乱买。

    况且这四件衣裳也不便宜,统共花了她80个铜板。

    出了成衣铺后,江巧巧就拿着衣裳,直奔街上的浴堂。

    付了水钱,将自己里里外外都清洗了一遍,洗了足有一个时辰,才把自己彻底洗了个干净,洗完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了好几斤。

    江巧巧披着湿淋淋的头发,穿上新衣裳,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这会天有些暗沉。其实从发洪水后天就一直没好过,在水面上的那些天,一直断断续续的下雨,天上像破了一个窟窿。

    直到今天,才看到点太阳。但看现在,恐怕就要下雨了。江巧巧因洗的时间长,付了差不多三十个铜板,就匆匆出了浴堂的门。

    又在街上买了些米,就回了旅馆。

    回到旅馆时,陆进已经醒了,气色好了不少。江巧巧看他一副精神满满的样子,便把给他买的两件衣裳拿给了他,又叫了小二给他烧热水洗澡。

    自己则翻出来水面上捞的半大袋子瓜果蔬菜,便去借旅馆的厨房煮粥和炒菜去了。

    等把粥和菜都做好,端着回到陆进的房间。陆进已经洗好了,换了她买的衣裳,门在开着。

    但江巧巧进门看到他的那一瞬,还是不由露出了惊艳。

    这个少年长得实在赏心悦目,让人心生欢喜。

    殊不知陆进看见她的时候,也微微有些晃神。第一眼见江巧巧的时候就知道这姑娘生得好,此刻洗完澡,露出如雪的肌肤,粉嫩的脸颊,眉心血红的美人痣,高挺的鼻子,年纪轻轻就已是绝色。

    陆进感觉到自己失态,忙收回目光,轻咳了一声:“你怎么穿男人的衣裳?”

    江巧巧扫了眼自己的衣裳:“我刚才去成衣铺看衣裳,发现女式成衣大多都是裙装,穿着不便,所以就索性买了件男装。”

    而且,江巧巧想到刚才路上人们总是移向她的目光,觉得有必要把自己扮丑一点。

    陆进点了点头,没有干涉她。

    江巧巧便把饭菜都放在了桌子上,两人坐下开始吃饭。

    江巧巧做饭的手艺很好,白米粥熬得很黏稠很香,做的小菜也很爽口,很适合病人吃。二人吃的都很满足。

    江巧巧一边吃一边跟陆进搭话:“你感觉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比昨天感觉好多了。就是还是会时不时的头疼头晕。”

    “可能是你头上的伤口还没长好,明天再去找大夫问问。多找几个大夫,看看他们都怎么说。”

    “用不着那么麻烦,再过几天应就好了。”

    江巧巧也不反驳他,但心里已决定次日带他多看几个大夫,不然心里也不放心。

    来到这个孤零零的世界,没有一个亲人,现在她隐隐已把陆进当成自己的亲人了。

    到晚点让小二收了碗筷,江巧巧便回了自己的房间。但却不大睡得着。

    只是这古代也没什么有趣的娱乐活动,江巧巧就眼睁睁的看着床帐,看着古色古香、几个世纪以前的特色建筑,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慢慢的,觉得自己躺在软软的床上,抱着暖暖的被子,很有安全感。也就渐渐睡去了。

    ……

    第二天清早,是被各式各样的市井声音吵醒的。

    古代的木式建筑隔音效果本就一般,况且梁上还跟隔壁的房间相连,几乎没什么隐私可讲。

    江巧巧起床,一边擦着朦胧的双眼,一边去推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江巧巧不由吟起了诗。

    虽然不多应景,但楼下的青石街道上,因为昨夜的雨的确湿漉漉的。而街上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人们正在各司其事,摆摊、匆匆赶路、吃早食、担着担子卖新折的鲜花、已经捉了一网鱼的渔夫……一切都生机勃勃,充满了市井味。

    这美好景象简直有洗眼的功效,古代的环境太好了。

    江巧巧看着那路过的卖花郎挑着的卖花担,不由又吟了一句诗: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谁知道底下路过的几个更酸的穿白色儒服的书生,不屑道:“哪个小子,在那儿吟酸诗呢!”

    “一听这水平就烂,只会吟些前人的诗,还偏要吟女人写的!”

    一抬头,看见是个女娃。

    几个书生大笑了起来。

    “哟,不是个小子,是个思春的小娘子,哈哈哈!”

    “哐当!”江巧巧关上了窗户,果然,哪朝哪代,都少不了这些游手好闲调戏女人的混蛋们。

    底下笑的更欢了,江巧巧也不予理会,换上了男装,头发也束了起来。

    洗了脸,刷了牙。

    等到都忙活完,才意识到底下的调笑声已经消失不见了。

    江巧巧重又打开窗户通风,随后出了门,打算去熟悉一下此地的情况。

    可出了门,却发现码头、街道上的灾民越来越多了,人挤着人,个个面黄肌瘦,衣服破烂不堪。灾民扎堆的地方还散发着奇怪的说恶臭不是恶臭说焦糊不是焦糊的味道。

    由于官差每天都在赶人,灾民们不敢聚集在街道上,因此码头上的灾民最多。

    他们不像江巧巧有钱找地方住,他们三个两个的用苞谷秆搭成窝棚,做成简陋的栖身之所,晚上白天就都呆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