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纹明
繁体版

第27章 北地之行(一)

    芸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世明看来比较奇怪,不打手心不罚站,没有任何体罚,但也绝不是惯着孩子随着他们性子来。

    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是简单地讲道理或者告诉孩子“是什么”,“应该怎么样”,而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习惯追问“你为什么做什么觉得?你为什么这么想?你为什么觉得这样对?”

    孩子做了什么,芸娘不会轻易去定性“是什么”,而是先把前因后果听一遍,再问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想的,最后才分析一下这么做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你是别人,你会是什么感受。

    原家和钱家的孩子也不分彼此经常被芸娘这么教育,赵映雪和钱力大概也是这么个思路,几个孩子里面继盛年纪最大,所以慢慢继盛也越来越有大哥的样子,瘦削硬朗的面部线条给人感觉这孩子看上去性子就比较严肃。

    几个年纪较小的孩子多少都有点怕继盛,平时都躲着这个哥哥,但刘宗海的女儿刘香茹却跟屁虫似的天天跟在继盛后面,香茹跟二丫小时候长得很像,圆脸盘大眼睛,天天追着继承带她一起玩儿。

    时间长了,两家都知道这两个孩子是天生的一对儿,所以送继承来岛上的时候,宗海主动提出让香茹跟着一起来,今年继盛已经23周岁了,刘宗海的女儿刘香茹20岁,来了岛上以后一直住在芸娘家里。

    这个时代女孩子20岁没成亲已经算大龄女青年了。世明和芸娘倒是不着急,但也得考虑刘家的感受不是,刘宗海不在岛上,刘国山就是刘家的当家人。

    3月份世明委托老同学郭天民去刘国山家提亲,这本来就是心知肚明的事儿,只不过走个过场。

    五月的一个吉日,原继盛迎娶了刘香茹,这在长生岛可是一件轰动的大事儿,双方虽然年轻,可身份在这里放着。

    继盛是华夏军校校长,还是芸娘的嫡子大儿子,刘家姑娘是军队两巨头的亲侄女,一所小学的校长。

    迎亲当天三个岛屿的军人,除了留守值班的,集体来贺喜,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光收贺礼就收了差不多一万两银子。

    过堂新人拜父母的时候,46岁的芸娘,看着身材差不多一米八的儿子和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媳妇,也不由得热泪盈眶,不胜唏嘘。也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的父母和姐弟怎么样了。

    。。。。。

    这两年,芸娘在不停地根据商会发展的情况制定和出台新的“三道联合商会暂行法规”,从一开始三人就没打算采用大明律,因为岛上没有法律人才,三人也懒得去研究大明律。

    只好根据实际情况,碰到什么问题就出台一条新的法规,由丫鬟记录手抄,然后用钱梦龙搞出来的木制活字印刷出来发到基层工作人员和村里的村长手里,然后口头广而告之

    目前出台的法规大概有几大类:

    一、财产法

    二、犯罪法

    三、民事法(最高刑罚是驱除出三岛联合商会)

    四、劳动法

    五、陪审团制度

    六、商业法(很多没成形,以暂行条例形式下发)

    。。。。。

    1447年6月,四艘福船,两艘补给船,升起了帆,满载着士兵和物资悄悄地离开长生岛向东南方向驶去。海军的白底天蓝色斜十字旗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钱梦龙穿越前也是个半吊子军迷,硬是把后世俄罗斯的海军旗给复制过来了。

    陆军也是好样儿的,复制的是北约旗。

    迎着夏天的海风,看着远处的后方的长生岛渐渐变得轮廓越来越模糊,芸娘的思绪也渐渐飘向远方,黑龙江,辽阔的黑土地,我来了!

    海军司令官徐沧海亲自掌舵,随行的还有参谋部部长,兼第一营营长上校官黄国升、基础建设部部长周大全,农林渔业部部长郭民有。

    随着新移民的不断到来,陆军扩编到了6个营,大概2400人(不满编),这次随船队北上的是最先成立的第一营和第二营。

    第一营在军方内部也被称为模范军,最新的装备都是先给第一营,第二营营长少校官董海平,只有28岁,是军校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军官。第二营一直憋着一口气,因为被大头兵戏称为“万年老二营”。

    在华夏军里面,目前的主要兵员来源就是山东和辽东的移民,辽东人里面有不少都有跟北边的女真人打交道的经验,山东人里面渔民出身的也有一些,经过两年的训练和摸索,在水手方面长生岛现在人手缺口不大,听得懂女真人说话的士兵也不少。

    至于海军的战船,现在修船、改装的工作,都可以由海军自己的船厂完成,新船目前还是靠通过南方商人的渠道买,在芸娘的热情邀请下,并且预付了三艘福船的定金,已经有南方的商人在中岛开工建设可以造大型福船的造船厂。

    船队一路北上,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航行,船队四周开始有海鸥在头顶盘旋,湛蓝的大海和天空让官兵们心旷神怡,这些天来这些陆军士兵已经适应了海上的生活节奏,每天还会在甲板上分批做广播体操。

    眼看着前方的海峡越来越窄,一条大河从远处茂密的森林中奔涌而出汇入大海。往内陆看还能看到两三个屯堡。远处是呈现深绿色的绵延无尽的森林,在船上的海天一色、远处黑色的大地、无尽的森林,眼前荒凉辽阔的北地风光,让所有人都感到豁然开朗,一股豪情澎湃在每个人心中。

    “北地风光,竟然如此壮丽,这可是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董海平自言自语。

    “白姐,前面应该就是黑龙江入海口了,”钱力神情激动。

    “黑龙江,东北,我们来了”芸娘轻声说。

    “黑龙江,我们来了。他们能在这里生活,我们也能,”钱力情不自禁地说。

    “这是大明的奴儿干都司的那些卫所?”世明问。

    “应该是。”

    到了入海的地方,船队转向开始沿着河口逆流而上,能看到离河不远的两三个屯堡。

    堡子里出来挎着弓箭的几个人,骑着马跑向河边,估计是来探查下情况。

    “就这里吧,徐司令,这里能抛锚吗?”

    “会长,测量船已经测量过水深了,这里可以抛锚。”

    “抛锚。”

    “是。”

    船队靠着大河南岸抛锚,战船的侧舷都打开了炮门,防止有人冲动做出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情。穿着深灰色大衣、脚蹬高筒皮靴、头戴同样深灰色雷锋帽的士兵一片片下了船,在岸上列队,背着工兵铲的一个营工程兵开始搭建营地和帐篷。

    这次北地之行,是芸娘心心念的,所以准备十分充分,为了防止在积雪中走路不便,专门为士兵们做了后世军服样式的上衣、大衣,长筒、裤子、皮靴、棉帽子,

    为什么不戴皮帽子?因为不整齐,穿越者都有工业文明强迫症。

    在几十门60毫米大炮的注视下,安全感拉满,营地就是简单的拒马,和一顶大帐。帐中铺着羊皮的地毯、放着从船上搬下来的简单桌椅。

    几个穿着羊皮袍、带着皮帽子、北上挎着弓、腰里带着弯刀的的探马倒也光棍,径直走过来,跟华夏军里会说女真话的辽东兵,叽叽呱呱连比画带拍肩膀地交流了十分钟,然后各自上马离开了。

    士兵进来对众人行个礼:“他们回去通知各部落首领了”。

    在船上的众人得知如此,就下令留下大帐在原地,所有士兵撤回船上休息,等他们来了再下船不迟。炮门也关上了,生火做饭该干嘛干嘛。

    “这些人是所谓的野人女真吗?”钱力问云娘。

    “是,这里是满清军队里骁勇善战的索伦兵的兵源地。”

    “这么牛?”钱力感慨。

    “你要是出生在这地方,靠打猎捕鱼为生,你也牛,不牛就活不了。”

    “也对,是这么回事儿,这里的气候和生存条件实在太恶劣了。”

    “说不定狗熊和老虎比人都多。”

    “那感情好,以后有熊掌和老虎肉吃了。”

    “那是啥滋味?”

    “我哪儿知道,我又没吃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