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化仙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 摄青鬼

    “哈哈,吾自然也可观之。”

    李修筑闻言大笑,心下甚喜,试着引导柳三才道:“三才,聚气凝神,试试看能否透过黑气,再看出什么来?”

    天眼智神通的传承,在如今的周天界已近乎断绝,老道士若是真的传承此天赋神通,那也算是周天幸事!

    他李修筑,不为别的,就当是报答道祖他老人家的恩典,也自当要将老道士拉入正轨。

    谁知,老道士无奈的摇了摇头。

    “师兄,三才愚钝,只能勉强看见那是何物,再仔细些,反而看不太真切了。”

    “哈哈,无妨,无妨。”

    “你能至此地步,已让吾甚是惊叹,放心,日后定会看清!”

    李修筑大手一挥,也不说让老道士看清何物,只开怀大笑道:“道门神通,后继有人矣!”

    说着,话音刚落,天上雨滴再次落下。

    老道士晃了晃神,这才发现,原来刚才的一切皆是幻象,定睛一看,就连远处的书生人影,也渐行渐远了。

    他心下暗暗震惊:如此通天手段,相比之下,师兄才是那般妖孽似的人物啊……

    一路上,老道士问了很多,李修筑也答了许多。

    尤其是那些有关道门的山野怪谈,奇闻异事,听得老道士目露神光,异彩连连,充满向往之情。

    柳三才并不知道,李修筑其实是在向他讲解着自己的修行经验,只不过是借用另一种更为通俗有趣的方式罢了。

    “对了,师兄,你方才只和我说了人族生魂为白色,那若是死魂呢?”

    老道士忽然发问道。

    “寻常人族生灵,生魂大多为白色;死魂,则为灰色,常成浑浑噩噩之状,样貌也很好区分。”

    李修筑解释道:“若你发觉周身骤然有一股阴冷气息,打开阴阳眼后才可看清,那便是死魂。”

    “不过你要切记,死魂莫要招惹,尤其是身着红衣或青衣的死魂!”

    老道士疑惑不解道:“师兄,这又是为何?”

    “身着红衣的死魂,大多为厉鬼,生有仇怨而不得报,死后怨气化作红衣,覆于魂体,故称其为红衣厉鬼;至于身着青衣的死魂,较之红衣,则更为凶狠,其上青衣乃尸气所化,故又被称作摄青鬼、尸青鬼!”

    李修筑解释道:“因此,红衣、青衣,便是其外在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尤其是摄青尸鬼,在怨气加持之下,修为进展飞快,只需数十日,便可怨气凝形,臻至假丹!且性格暴躁,最易喜食人髓,扒皮抽筋,生啖之。”

    闻言,老道士不禁打了个激灵,眉头紧皱,脸上露出极为厌恶的表情。

    他缩了缩脑袋,很没骨气道:“看来老道我以后可得小心点,最好遇上他就跑,这玩意太可怕了,别到头来,师兄像给我收尸,都没地方去……”

    “你啊你,还是那般胆小。”

    李修筑摆了摆手,笑骂道:“放心,摄青鬼的形成极为苛刻,需生前具有深仇大恨却不得报,临死前滔天怨气临身,致使血脉于死时的一瞬间逆行,怨血化碧,尸身死而不僵!从而使三魂六魄得以窃居其中,以化碧怨血浸泡七七四十九日,方可成型。除非有南疆精于炼尸的鬼修刻意为之,不然生出摄青鬼的概率几乎为零。”

    “但此地乃西渊大秦地界,距离南疆那群阴森鬼修有万万里之遥,他们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周天铁律,私自破境,跑到这里来闹事……”

    “原来如此,”老道士点了点头,意味深长道:“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旁门左道,提升最快啊!”

    “呵,旁门左道岂堪用?”

    李修筑冷哼一声,抬手便赏了柳三才一个糖炒栗子,说教道:“须知吾辈修行者,一心求道,莫要被这看似威猛,实则阴损害人的邪法迷了心智,才是正途!”

    老道士尴尬的挠挠头,道:“师兄说的是……”

    淅淅沥沥的小雨,打落在柳三才肩头,却在护体真元的作用下,就如同打在夏荷之上,悄然滑落,不留一点痕迹。

    ……

    就这样似有似无的闲聊,路途上,李修筑却掺杂教诲了老道士许多修行至理。于不知不觉中,这师兄弟二人,已然到达了安邑县城。

    “时间竟这般快?”

    老道士停步驻足,抬头仰望安邑县那并不算高耸的城墙,感慨道:“怪不得从前看书上有关仙人修行的事迹,动辄便是十数年,甚为不解;如今听师兄讲道,不觉时间流逝,方知书中所言不虚矣。”

    他似有所得。

    李修筑站在一旁,眸中划过一抹淡金色光芒,笑而不语。

    只见老道士此时头顶上方青气更盛,黑气被逐渐吞噬,越来越稀薄。

    与其同时,浑身骨血晶莹,胸中逐渐显现出儒学经文数部,墨卷辞赋千余,字字皆吐光芒,蕴于周身三千六百穴,其状缥缈,浩如烟海,在浓云密雾中化作一股股净白色的浩然正气,从他胸膛处迸发,转而化为淡青色真元,于头顶倒灌而下,反哺其身。

    当然,凡俗人自然看不见这般神异景象。

    再看他时,那股出尘气质,竟隐隐与李修筑不相上下。

    不过那股气息,只一瞬,便消失不见。

    李修筑既不出声,也不打扰,只笑吟吟的站在那里,替老道士护法。

    这一切的一切,老道士却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只感觉浑身更加轻盈,骨头都仿佛轻了三两。

    等柳三才身无异样时,李修筑后退半步,温声笑道:“三才道长,还不进城?”

    老道士微微一愣。

    片刻后,这才想起清晨时自家师兄答应自己的小约定。

    他朝李修筑躬身作了一揖,喜道:“嘿嘿,多谢师兄成全。”

    旋即上前一步,昂首挺胸,正式踏入安邑县城中。

    行走在街道上,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各色各样的行人来来往往,从二人身旁穿过;街道旁小贩叫卖货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有人家财万贯,趾高气扬,带着家仆横冲直撞;也有人穿着破旧,衣不蔽体,蜷缩在角落里,口中不断祈求,希望能有好心人施舍一些银两。

    但更多的,还是衣着普通,家世普通,面上或欣喜,或哀愁的凡俗人。

    人生百态,各不相同,凡俗的烟火气,在此时尽现。